近期在全球新聞中,經常傳來世界各地怵目驚心的旱澇災災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糧食供應與全球的經濟活動,氣候變遷嚴峻的程度,提醒著全人類必須盡速地採取行動。工研院做為臺灣產業科技的先行者,在2018年擘劃的「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就看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將「永續環境」納入本院三大應用領域之一,以協助臺灣產業運用創新技術,結合資通訊科技優勢,朝「循環經濟」、「智慧製造」、「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方向發展,尋求經濟與生態和諧相處之道。
然而,近年隨著歐美各國與經濟體紛紛祭出嚴格的碳排管制法規(如歐盟即將在2023年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淨零轉型已經不只是企業層級的環保課題,而是提升到攸關國家產業競爭力之經濟課題。今年3月,國發會發表「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以2050淨零轉型為長期目標,從國家的高度在「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面向的重要領域制定行動計畫,落實淨零轉型目標。
其中對於「能源轉型」,為打造去碳電力系統,規劃9%~12%的電力要仰賴氫能發電。為回應政府的決心,工研院團隊與經濟部「氫能推動小組」共同努力,透過諮詢重量級產官學研專家,於6月發表「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從「發電」、「載具」、「工業」三大氫能應用與氫氣供應面向,結合產業需求與技術發展,提出未來30年臺灣氫能應用技術的發展策略,希望最終能協助臺灣打造潔淨能源。
對於「產業轉型」,由於臺灣是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夥伴,各界投入低碳科技的關注與資源甚多;反而對於「生活轉型」的國內倡議聲量較為分散。然而,從2021年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研究報告明確指出,低碳科技與行為改變是同等重要,估計淨零路徑中至少約60%的減碳貢獻與消費者選擇和行為改變有關,可以說沒有公民的支持與參與,全球無法達到淨零轉型的目標。
因應此議題的重要性,今年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希望登高一呼,引發國內的關注。在2022年度專刊《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中,率先針對具消費力的民眾進行淨零永續生活行為調查為起點,並應用行為經濟學的概念,從國內外的企業案例中,解析能促進民眾從意願轉化為行動的產品/服務設計原則,供國內企業學習,以利建構低碳商業模式。
一般而言,想改變民眾行為,需要多方的努力,造就有利施行的環境,方可促成。以電動車來說,臺灣要拉高普及率,充電樁的設置是關鍵。然而,目前各研究機構提出的觀點,都是引用歐美的經驗,但想要設計出適合臺灣的充電設施規劃,必須考量當地的需求。臺灣地小人稠,應以臺灣的人口密度、道路設計、居住條件、都市規劃等,來推敲未來我國的充電行為使用情境,並據以規劃出合宜的基礎充電設施藍圖,方可誘發人們對購買電動車的動機,實踐零碳交通的綠色轉型。
以改變飲食型態為例,為減少食用會造成溫室氣體排放的牛肉,就必須要推出口感相當又價格合理的植物性替代品,以解決民眾的口腹之慾。有別於目前以大豆、小麥做出的素料,工研院與業者攜手合作,研發出來自本土藻類的TVP材料配方,模仿肉類的纖維,不只外觀相似,連口感也相像,目前已有餐廳上市銷售,也將逐步銷往國際市場。推出具吸引力又容易取得的綠色食品,才能促使民眾落實低碳生活型態,創造綠生活產業鏈。
在淨零永續這個迫切的議題上,沒有一個人是局外人,沒有一件事可以被忽略。我們周知市場是由供給方與需求方組成,除了利用科技打造綠色供應鏈外,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可以站在需求端,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共同投入減碳行動,厚植臺灣淨零轉型競爭優勢,邁向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