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智慧運輸發展現況與挑戰
- 2025/06/12
- 18
- 2
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將智慧運輸視為解決交通問題的可行方案。相對於需要大量預算和時間進行建設的傳統土木工程,智慧運輸利用先進的電子、通信、資訊及感測技術,透過整合人、車、路的管理策略,提供即時資訊,從而提升運輸系統的安全性、效...
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將智慧運輸視為解決交通問題的可行方案。相對於需要大量預算和時間進行建設的傳統土木工程,智慧運輸利用先進的電子、通信、資訊及感測技術,透過整合人、車、路的管理策略,提供即時資訊,從而提升運輸系統的安全性、效...
當前自動駕駛技術快速演進,核心關鍵包括電子控制系統、高效能計算機、車聯網、人工智慧與智慧交通運輸系統。電子控制系統由早期多控制器架構走向區域控制器與中央運算整合,實現更高的控制精度、即時性與安全容錯。線控技術成為自動駕駛基礎,透過感測器、...
不久之前,「量子科技(Quantum Technology)」還只是物理學家的研究領域;如今,從金融服務到智慧家庭、醫療診斷到智慧醫療,量子技術正悄然進入我們的生活。它不再只是實驗室裡的黑盒子,而是逐步形塑我們未來生活樣貌的力量。
2025年GTC大會,自動駕駛領域發展持續受到矚目,NVIDIA扮演核心推動的角色。大會中除了展示NVIDIA在硬體、軟體和平台方面的最新進展,更揭示了與汽車製造商的戰略合作,以及對自動駕駛安全的高度重視。今年度大會的主要亮點包括NVID...
車輛產業發展趨勢,朝向自駕化、聯網化與電動化的協同發展。自駕化方面,技術應用日趨多元,從乘用車、微型巴士到廂型車及賽車,呈現多樣化實證案例。此外,高算力晶片性能提升,結合數位分身建模技術與新型感測器,帶動車內外狀態即時感知與演算能力技術,...
15分鐘城市的概念係指居民可在15分鐘步行、騎自行車或搭乘大眾運輸的範圍內,滿足生活、工作、商業、醫療保健、教育和娛樂等日常需求。這個概念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特別是在Covid-19疫情期間,人們更加依賴住家附近的設施。實現15分鐘城市需...
2023年全球車電市場規模達3,185億美元,年成長率8%;整體市場穩定成長,預期2030年突破5,000億美元。電動化、智慧化與聯網化的發展為驅動整個產業及市場需求的核心;全球一階供應商的營運策略亦圍繞著電動化、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
由於全球氣候異常化,為控制全球升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世界各國皆透過減碳技術及低碳行為,防止氣候進一步惡化。其中,交通更是旅遊主要的碳排來源之一,因此透過更環保的運輸型態及觀光模式,以減少碳排。交通部觀光局自2023年9月起升格成為觀光署...
2024年第30屆智慧運輸世界大會(ITS Congress)於9月份在杜拜圓滿結束,今年度大會主題為智慧交通驅動的移動性(Mobility Driven by ITS)。推動創新一直是智慧運輸領域關注的焦點,智慧運輸涉及載具、通訊、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