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產業觀測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產業觀測
      標題 作者 內文
      1
       

      發展智慧型運動產品與服務引領健康台灣新趨勢

      • 2025/10/08
      • 167
      • 4

      AI代理(AI Agent)正引領全球健康照護市場的轉型,本文深入分析台灣智慧型運動產品與服務市場,探討其在健康意識提升與科技進步下的發展現況、競爭格局及未來趨勢。隨著AI技術的導入,產業正從「數據化」邁向「智慧化」,AI代理人已成為重塑...

      2
       

      日本科技照護現況觀測與未來發展剖析

      • 2025/10/08
      • 133
      • 4

      日本是世界高齡大國,高齡化伴隨照護需求激增與照護人力不足的背景下,科技照護被視為核心發展方向。本文從日本在科技照護之政府政策及產業發展現況切入,以日本政府在醫療照護數位轉型之核心上位政策,到獎勵補助制度設計落地進行分析,同時探討目前日本照...

      3
       

      全球青光眼微創手術醫材發展與市場趨勢分析

      • 2025/10/07
      • 76
      • 6

      青光眼已是全球第二大失明原因,患者人數持續攀升,臨床對安全且恢復迅速的療法需求日益迫切。在這股趨勢帶動下,微創青光眼手術(MIGS)快速崛起,憑藉切口小、併發症低等優勢逐漸成為臨床醫療主流。由於多屬於二類醫材(Class II),在美國申...

      4
       

      2025 醫療科技趨勢:資料驅動下的智慧健康藍圖

      • 2025/10/07
      • 5138
      • 11

      2025年全球醫療科技產業進入快速轉型的新階段。面對高齡化與慢性病帶來的醫療需求,醫院同時又面臨人力短缺、成本攀升與資安風險,推動各國加速數位化腳步。從美國TEFCA到歐盟EHDS,都開始要求病歷、影像與感測數據能跨系統互通,並支援AI分...

      5
       

      2025 醫療科技關鍵觀察:商業模式、供應鏈與永續的變革

      • 2025/10/07
      • 3239
      • 10

      2025年全球醫療科技產業在技術加速與外部風險下持續轉型,從過去只比拚硬體,轉向結合AI、雲端與永續的新型態服務模式。影像AI新創正填補醫師人力缺口,並把多模態影像和跨科別資料接上雲端,讓診斷與通報流程更即時、連貫。手術機器人也開始透過租...

      6
       

      數位孿生與3D生物列印領域的結合與市場機會

      • 2025/10/02
      • 301
      • 12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而日益增加的退化性疾病與器官衰竭病例,移植器官及組織修復等需求日益增加,傳統治療方式如藥物或器官移植受到供應不足、副作用或排斥反應等限制,推進再生醫學已逐漸成為醫學領域中的關注焦點。近年來,3D生物列印技術被視為再生醫學...

      7
       

      從精準醫療到精準照護:新加坡NPM資料治理與臨床導入對台灣的啟示

      • 2025/10/01
      • 162
      • 12

      新加坡自2017年起推動為期十年的「國家精準醫療策略」(NPM),採取三階段藍圖:概念驗證、價值驗證與規模化推廣,並成立「精準健康研究院」作為中央推動機構。該策略不僅建置大規模基因臨床資料庫,同時建立數據治理與倫理框架,並透過公私協作(P...

      8
       

      顏值經濟下的皮下植入物市場與技術發展

      • 2025/09/30
      • 1636
      • 15

      消費者對低侵入性、立即見效的醫學美容需求激增,皮下植入物的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5年的41.3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73.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2.1%。當前技術趨勢已從單純的「填充」功能,進化至強調「再生」、「塑形」及「膚質改善...

      9
       
      10
       

      分子診斷智慧轉身邁向臨床實踐與醫療新局

      • 2025/09/24
      • 980
      • 23

      分子診斷自RT-PCR、數位PCR、Sanger定序與微陣列發展至次世代與長讀長定序,逐步建立臨床級高通量能力,並透過前分析控制、品質指標與外部能力試驗確保一致性。在制度面,美國主要透過CLIA與LDT框架管控實驗室品質,並以MolDX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