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與契機
- 2025/06/04
- 484
- 65
當前自動駕駛技術快速演進,核心關鍵包括電子控制系統、高效能計算機、車聯網、人工智慧與智慧交通運輸系統。電子控制系統由早期多控制器架構走向區域控制器與中央運算整合,實現更高的控制精度、即時性與安全容錯。線控技術成為自動駕駛基礎,透過感測器、...
當前自動駕駛技術快速演進,核心關鍵包括電子控制系統、高效能計算機、車聯網、人工智慧與智慧交通運輸系統。電子控制系統由早期多控制器架構走向區域控制器與中央運算整合,實現更高的控制精度、即時性與安全容錯。線控技術成為自動駕駛基礎,透過感測器、...
Lidar技術在近年受到關注,在2023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上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看到多家Lidar新創廠商參展,亦有多項搭載光達之自駕卡車展出。Lidar被視為是自駕車的關鍵技術,近年受到市場相當大...
隨著道路交通安全議題備受重視,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必須確保完全安全才能快速發展。各家業者使出渾身解數以搶占市場先機,其中C-V2X、AI或5G通訊技術是自駕車相關應用發展的關鍵要素,如自駕車本身、自駕車與其他道路使用者(連網車、行人等)的交通...
工研院發展環周感知次系統,整合光達、雷達、攝影機、衛星定位、慣性導航、C-V2X等感測與通訊元件,具備深度學習影像辨識、多重感知融合、即時事件推理等關鍵核心技術,並針對臺灣與亞洲特殊道路環境進行設計(如複雜號誌路口、汽機車混流、大雨),基...
人工智慧在智慧車輛產業應用跨越車輛生命週期,從生產製造、銷售使用、售後維護到應用服務都可透過人工智慧技術獲得不同效益。技術開發者朝向提高AI可信賴度、透明度、公平性、可審核性等面向發展,技術創新同時,法規議題成為下階段產業關注重點。汽車產...
未來對於整車的發展,已逐漸朝向以系統性角度進行運輸資訊系統與載具設計的變革。其中智慧運輸系統藉由先進ICT與下世代通訊,涵蓋5G、AI、系統安全等科技。CASE風潮當中的自駕車技術發展趨勢已為全球汽車工業帶來破壞性的衝擊與創新。在CASE...
疫情驅動數位轉型加速,也導致全球性晶片供應短缺,更衝擊汽車晶片市場,臺灣晶片廠商不但掌握關鍵技術與產品,也帶動半導體相關廠商的產能需求大增,從IC設計、晶圓、記憶體、導線架、封測等汽車晶片供應鏈受惠。疫情造成斷鏈,車廠銷售量減少,紛紛對代...
疫情驅動數位轉型加速,也導致全球性晶片供應短缺,更衝擊汽車晶片市場,臺灣晶片廠商不但掌握關鍵技術與產品,也帶動半導體相關廠商的產能需求大增,從IC設計、晶圓、記憶體、導線架、封測等汽車晶片供應鏈受惠。疫情造成斷鏈,車廠銷售量減少,紛紛對代...
美中科技戰、COVID-19疫情持續發展,導致國際車廠生產中斷;但民眾降低公共運輸需求改為個人運輸載具的使用,讓德國、美國、日本與韓國等新車訂單回流。根據IHS Markit指出,車用晶片短缺恐影響到2021年第3季或2022年才可減緩,...
在各國推動燃油車產業轉型到電動車產業政策獎勵補助下,預估2025年複合動力車約佔16%、純電池電動車約佔10%。2020年Covid-19事件導致居家防疫,美國新創公司推出自動運輸車等服務;全球車電業者透過併購、合資、投資新一代自駕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