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管制政策鬆綁下的全球AI基建浪潮
- 2025/10/08
- 1749
- 21
川普政府放寬美國AI管制政策,並欲藉由推動「AI外交」,以AI技術與晶片輸出擴展國際影響力,有望帶動中東與東南亞等市場的龐大AI基建需求,包括各國政府積極推動的主權AI,以及企業端因生成式AI與實體AI的普及,所加速投入的AI基建,都將帶...
川普政府放寬美國AI管制政策,並欲藉由推動「AI外交」,以AI技術與晶片輸出擴展國際影響力,有望帶動中東與東南亞等市場的龐大AI基建需求,包括各國政府積極推動的主權AI,以及企業端因生成式AI與實體AI的普及,所加速投入的AI基建,都將帶...
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高與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電路板材料產業積極進行海外布局。其中,泰國與馬來西亞成為兩大主要據點。泰國因具備電子聚落、成本優勢與政策穩定,吸引台燿、聯茂、富喬等多家材料廠新設產線;馬來西亞則因技術基礎完善與國際接軌程度高,成...
川普政府對機器人、工業機械及醫療設備進口展開232調查 美國海關對巨大發布暫扣令,東亞供應鏈在新貿易秩序下面臨風險重估 歐盟監管削弱美國科技領導,反而讓中國受益 在聯合國川普批判綠色能源,習近平則提出中國減排目標 中國「去NVI...
一、印尼政府發布《國家人工智慧路線圖白皮書》,內容涵蓋生態系建構、應用推動與融資機制,將透過三階段策略推動當地AI技術發展;二、泰國政府通過為期三年的全國數據策略,並成立國家人工智慧委員會,聚焦四大核心領域並推動數位轉型;三、印度總理訪日...
美國、日本、菲律賓共同啟動「呂宋經濟走廊」計畫,旨在建立多邊夥伴關係,推動美、日資本與技術的進駐,不僅建構菲律賓的基礎設施打造良好經營環境,也深化美日兩國對菲律賓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在此契機下,可望提升臺灣企業在菲律賓的投資布局意願,從而壯...
馬來西亞電子製造業具備高人均GDP、政府體系清廉、物流效率佳等優勢,是新南向重點六國中投資風險最低者,但勞動力短缺及外籍勞工政策保守,對人力密集產業構成挑戰。電子產業聚落主要分布於檳城、雪蘭莪、柔佛、吉打、霹靂等地,臺商主要布局半導體封測...
日本在2023年新版《觀光立國推進基本計畫》中將「永續MICE」列為政策核心,並建立中央與地方雙軌並行架構。中央由經產省與觀光廳分工推動,觀光廳並透過JNTO強化國際招攬;地方則以「全球MICE城市」計畫集中資源於12座城市,導入永續策略...
在全球淨零排放與供應鏈永續要求驅動下,綠電使用已成為製造業因應碳管理與維持國際接單競爭力的關鍵策略。泰國作為臺灣企業在東協的重要製造據點,隨產業布局深化,導入綠電的需求與壓力同步升高。當地雖已建立綠電多元制度,顯示能源轉型正逐步進入制度深...
一、以色列高科技產業推動經濟成長,在危機時期扮演減震和穩定作用 二、以色列⾼科技投資焦點:網路安全與生成式AI 三、2024年⾼科技整體投資金額終於回升,來自國外資金占比高達八成 四、政府持續推出投資計畫,支持新創企業因應挑戰 IEKVi...
IEEPA違法裁決:高額關稅或將免除,但川普若推新措施,全球不確定性再度升溫 印度半導體的崛起為全球供應鏈提供另一個區域支點 中國政府要求國內企業50的AI晶片必須使用國產晶片 中國地方政府廣發「算力券」促進AI導入各行各業 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