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信業者進軍陸上水產養殖:以IoT技術推動水產業朝工業化與規模化發展,並應對地緣政治挑戰
- 2025/09/08
- 46
- 6
隨著全球漁業資源日益緊張、海域爭奪地緣政治興起和氣候變遷影響,陸上水產養殖(Land-Based Aquaculture)正成為日本水產業及其他科技產業跨入發展的新趨勢。日本不僅面臨全球漁業資源枯竭的問題,還受到福島核電站水排放問題影響,...
隨著全球漁業資源日益緊張、海域爭奪地緣政治興起和氣候變遷影響,陸上水產養殖(Land-Based Aquaculture)正成為日本水產業及其他科技產業跨入發展的新趨勢。日本不僅面臨全球漁業資源枯竭的問題,還受到福島核電站水排放問題影響,...
2025年第二季臺灣IC製造業產值為新臺幣10,686億元,相較2025年第一季成長10.4%。晶圓代工產業,在AI與HPC需求旺盛,再加上通訊、工業和汽車半導體需求回升的加乘帶動下,顯著拉動業者營收。記憶體與其他產品方面,DRAM部、N...
生成式AI以自動生成文字、圖像、程式碼及音樂等多元內容為核心,與傳統AI相比更具創造力與應用廣度,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激發創意並開啟全新商業模式。全球Gen AI市場快速擴張,預計2030年將達1.5兆美元,並呈現大型通用模型推動雲端發展...
一、印度與美國貿易談判破局,美國宣布對印度課徵25%關稅,另因印度向俄羅斯採購石油,美國額外加徵25%懲罰關稅;二、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向國會提呈《第十三大馬計畫》(RMK13),RMK13下推出2030年國家人工智慧行動計畫(Nationa...
根據SEMI與TSIA資料,設備用電占比約72~75%,製程氣體約10~15%,供應鏈10~18%,凸顯雙重治理壓力。國際法規趨勢方面,美國《綠色晶片法案》、歐盟F-氣體與CBAM、台灣《氣候變遷因應法》、韓國碳中和政策及日本綠色成長戰略...
2025年第二季臺灣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3,595億元,較2025年第一季微幅減少0.7%。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年初受惠於中國補貼政策的急單效應已逐漸消退;二是新台幣匯率急升,導致產生匯兌損失。不過,邊緣AI晶片與網通晶片的市場需求仍持續...
全球輸血體系因高齡化、手術複雜化、戰爭與疫情而面臨供需失衡,高所得國家掌握近半數血液資源,低所得地區卻經常短缺,5歲以下兒童尤受影響。傳統濃縮紅血球受限於捐血依賴、保存期限與誤用風險,凸顯體系脆弱性。人工血液遂被視為戰略補強,目標是提供可...
數據顯示,設備用電約占碳排七成以上,逸散氣體雖比例較低但具高暖化潛勢,已成減碳核心議題。國際政策如巴黎協定、美國《綠色晶片法案》、歐盟CBAM、日本與韓國能源轉型政策,以及台灣《氣候變遷因應法》,皆要求產業加速再生能源導入與碳盤查。報告進...
歐洲化工產業長期為歐盟經濟支柱,支撐製造供應鏈並提供高附加價值產品,但近年面臨能源與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來自美中低價競爭、疫情與地緣政治衝擊下的產能關閉,以及嚴苛環保法規抑制投資等挑戰,競爭力與供應鏈安全受威脅,引發「化工主權」議題。本文針...
醫療與健康照護機器人是指應用於醫療、健康管理與照護領域的機器人系統,結合人工智慧(AI)、感測技術、精密控制與雲端平台,提供診斷、手術輔助、復健、監測、陪伴及運輸等功能。自1980年代第一批以機械手臂為核心的機器人進入醫療領域以來,醫療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