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濟體半導體政策發展與產業布局
- 2025/07/02
- 54
- 11
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與技術競爭加劇下,半導體產業已成各國戰略核心。美國以晶片法案推動製造回流,而未來新政府的政策走向亦為關注焦點;歐盟藉晶片法案強化在地生產與供應鏈韌性,惟進度與市占目標面臨挑戰;日本則透過加強政策框架與資金機制優化,加速先...
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與技術競爭加劇下,半導體產業已成各國戰略核心。美國以晶片法案推動製造回流,而未來新政府的政策走向亦為關注焦點;歐盟藉晶片法案強化在地生產與供應鏈韌性,惟進度與市占目標面臨挑戰;日本則透過加強政策框架與資金機制優化,加速先...
2025年第一季臺灣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3,620億元,較2024年第四季增加8.4%。主要是受惠於中國陸續推出刺激政策,以及筆電、網通、手機等供應鏈對於關稅議題不確定性所導致的提前拉貨需求所挹注,整體營運狀況優於預期,呈現淡季不淡的市...
Beyond 5G (B5G)技術的發展對全球硬體供應鏈帶來的變革與機遇,並分析相關市場動態與區域策略,B5G技術以更高頻譜效率、超低延遲與智慧網路為特性,對硬體供應鏈的需求與挑戰全面提升,涵蓋晶片設計、基站設備及終端設備等領域。全球B5...
亞洲地區的離岸風電市場正在迅速發展,韓國作為主要參與者,透過一系列政策推動其市場增長。自2017年起,韓國制定了《再生能源3020計劃》,設立2030年達成20%再生能源發電目標,並在2020年發布《綠色新政》,強化離岸風電發展。為解決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實施對等關稅政策,超出先前市場預期,各國皆準備因應。以伺服器產業來看,美伺服器市場佔全球43.5%;臺灣伺服器輸美出口占比為74.07%。根據「產品在美競爭力」、「產品美國本土的製造能力」、「對產業營收影響」、「對產業獲...
根據WEF指出,2025年全球將因為「供應鏈相互依賴性」使得資訊安全複雜化,更加難以預測,包含網路不平等造成小型組織韌性不足、供應鏈透明度不足、第三方供應商合規性難以驗證、對關鍵供應商過度依賴、地緣政治等,這五大關鍵風險都將因為供應鏈相互...
日本以重振半導體為目標,將投入10兆日圓公共資金期帶動50兆日圓公共與私人投資,推升2030年日本半導體市場規模提升至15兆日圓以上。日本與IBM合作開發2奈米製程與光電融合技術,布局先進運算領域,並支持TSMC與JASM設廠,已吸引超過...
近年國際市場受地緣政治影響,過去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已逐漸式微,再加上美中科技戰的推波助瀾,以及電子品牌廠要求供應鏈廠商至新興市場布局,催化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促使在中國生產之電子製造業者開始進行產線跨國調整,新南向六國成為電子製造業落地的...
細胞與基因治療(CGT)作為現代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治療效果已在多項臨床試驗中獲得驗證。然而,CGT面臨製造工藝複雜、技術門檻高,且有限的使用規模與傳統藥物有著根本的區別,高額成本導致治療價格遠超一般民眾負擔能力,開發和商業化面臨諸多挑戰...
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還未就任就引起全球經濟波動及政治影響。在經貿上,他主張對進口產品加徵10-20%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同時推動減稅以振興美國製造業。這些保護主義措施將造成全球性的影響。在科技政策方面,川普傾向放寬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