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IEKTopics|鏈結國際量子生態,開啟臺灣新篇章

近年來,量子科技被譽為「下一波改變世界的力量」。無論是運算效能的突破、通訊安全的強化或感測精度的大幅提升,量子正引領全球邁向新一世代的科技競逐。各國政府無不投入龐大資源,將量子列為國家戰略重點。身處全球科技供應鏈關鍵樞紐的臺灣,更應積極投入,把握這波產業契機。

2021年,我在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召集人任內,推動成立「量子國家隊」,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培育高階人才、掌握關鍵技術、推動量子發展,目標是建構臺灣自主量子核心技術,為十年後延續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的全球優勢奠基。儘管挑戰艱鉅,臺灣在半導體、通訊、材料與資訊科學領域已具深厚基礎,正是我們推動量子科技的獨特優勢。

近兩年,「量子國家隊」已取得多項突破:中研院成功研發五位元超導量子處理器,並建立「量子計算測試平台」,逐步打造完整的自主量子研發能量;清華大學與中華電信利用既有光纖網路,完成跨縣市10公里量子加密通訊測試,奠定高安全性網路基礎;工研院與台積電合作,利用28奈米製程開發低溫控制晶片與模組,可在−269°C穩定運作,體積縮小40%、功耗降低逾50%,並吸引國際企業洽談合作。這些成果顯示,臺灣正從基礎研究邁向技術實用化與產業應用。

同時,臺灣也積極推動跨國合作,透過科研計畫與國際人才交流,加速創新成果的商品化。正如我常說:「單一國家難以全面推進量子技術,跨國攜手合作是必然之路。」

展望未來,量子不僅是科學突破,更將驅動產業創新、提升社會福祉。臺灣若能將半導體製程、IC設計與資通訊的優勢與量子運算及通訊結合,將開創全新的應用模式,進一步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此過程需要跨域協作、長期投資與人才培育,才能形成從基礎研究到產業落地的完整創新動能。

如同當年我們掌握半導體契機,奠定全球優勢,今天也必須勇敢擁抱量子浪潮。本專刊的出版,不僅梳理國內外重要趨勢與觀點,也呈現臺灣量子科技的努力與成果,更期盼凝聚產官學研共識,激發更多創新與合作,讓世界看見臺灣在量子新世代的堅定步伐,共同開啟嶄新篇章。

本文檔案:2025 IEKTopics|鏈結國際量子生態,開啟臺灣新篇章下載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