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人工智慧技術全球商業研發中心(Glob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Business by Quantum-AI technology, G-QuAT)於2023年7月設立,隸屬於日本領先的研究機構—國立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G-QuAT作為連結研究與產業應用之間的橋樑,扮演國家級實施樞紐角色,串聯日本國內外的大學、研究機構、新創公司與大型企業。
日本早已建立以「量子技術創新據點」(Quantum Innovation Hub, QIH)聯盟為核心的完善學術研究架構。QIH著重於基礎與學術研究,而G-QuAT則補足其不足,專注推動實際應用、基礎設施發展與商業創新。依循國家政策,G-QuAT確立八大策略重點:(1)國際合作、(2)與政府計畫對接、(3)產業共創、(4)供應鏈發展、(5)情報與預測、(6)智慧財產與標準化、(7)創新與合作平台、(8)競爭性生態系建構。這些策略旨在達成六項關鍵成果:培育全球人才、與國際領袖合作、開拓全球市場、孵化全球新創企業、產業供應鏈布局,以及強化經濟安全。
量子科技——尤其是量子運算——雖然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但其特別之處在於基礎科學、應用研究、工程技術與商業創新是多軸同步推進。量子運算、量子通訊與量子密碼學等技術,預計將徹底重塑數位社會。因此,國際合作不僅有助益,更是推動全球量子科技發展的必要條件。
打造開放共享平台-攜手國際夥伴加速研發進度
G-QuAT已經透過備忘錄和合作研究專案,與14個以上國家建立夥伴關係。我們的基礎設施與研發能力,開放給所有致力於推進量子科技的國際夥伴。同時,G-QuAT也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如ISO/IEC),以提升日本在全球量子領域中的地位與影響力。
本中心運營一個結合傳統與量子運算的混合架構平台,稱為ABCI-Q(AI Bridging Cloud Infrastructure, ABCI)。該平台整合多種量子電腦技術,包括由富士通開發的超導量子處理器、美國新創公司QuEra的中性原子量子電腦,以及日本新創公司OptQC的光子量子系統,並與日本最強大的GPU超級電腦之一(搭載2,020顆NVIDIA H100 GPU)整合運作。整個系統透過高速介面互聯,實現無縫遠端存取與混合運算,這項基礎設施已廣泛應用於材料、金融、物流等領域的產業實證案例。
除了運算資源外,G-QuAT亦透過共享測試平台支持硬體創新,用於裝置與材料評估。該平台設施涵蓋超導電路設計、低溫測量與原型製造等能力,有效縮短從研發到量產的週期。我們也會協助新創公司與既有企業合作,加速量子相關業務發展,進而促進日本與國際間形成健全的量子供應鏈。
迎向量子產業元年,從科技突破到全球協作
我的職涯多數時間投入半導體與積體電路的研究,與成熟的半導體產業相比,量子科技在規模與結構上似乎仍稚嫩。然而,其發展速度正迅速加快。自1925年海森堡發表矩陣力學以來,2025年標誌著量子力學的百年紀念,因此被訂為「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隨著近期硬體、演算法與應用層面的多項突破,2025年或許會成為量子產業化的真正元年。
近來在量子錯誤修正與可擴充架構方面的技術突破,顯示我們正處於一個「敏捷動態時代」——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社會實踐乃至商業化正同步展開,並即時相互影響。這種非線性的創新模式,需要學術界、政府與產業界的深度合作,共同承擔風險並獲得互惠利益。
G-QuAT致力於實現這種敏捷且動態的願景。我們不僅引領日本的量子產業化進程,也期許成為一個值得信賴且開放的國際合作平台。我們深信,量子科技不會在孤立環境中誕生,唯有全球研究機構、政府與產業之間,以開放、信任與共擔責任的態度合作,對推進這個變革性領域至關重要。
秉持這樣的精神,我們期望與工研院(ITRI)及亞洲乃至全球各地的夥伴深化合作。放眼未來數十年,攜手結合彼此的優勢,共創讓社會與產業所依賴的全球量子生態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