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2020 IEKTopics|參與浪漫的社會改造

大學生引導創作 X 在地居民創造藝術

地方創生「藝」不容辭

藝術不能用「產值」來衡量,應該重視帶來的「價值」與「品質」。《關渡共生共好計畫》(以下簡稱:《關渡共好》)承襲了臺北藝術大學的氣質,強調藝術教育可以傳達感動的力量。

現已退休的北藝大張中煖副校長認為,想形塑人文社會,學界當然「藝不容辭」,且考量到校園與共生所在地—關渡,雖朝夕相處,卻缺乏全面性的認識、反思與互動。因此積極爭取《關渡共好》(執行期程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讓北藝大師生(青壯世代)走出校園,透過與社區居民(全世代)的共生共好,引領藝術與地方的跨世代創新。

參與浪漫的社會改造

《關渡共好》由北藝大幾位不同學院系所志同道合的教師組成團隊,鼓勵師生跨出舒適圈,與關渡在地社區里民、學校、醫院、宮廟、科技公司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合作,共同研討、對話並發展與彼此相關的課程。從先前醫藝互動課程的經驗中,曾有一位醫學生在課堂中脫口而出說:「我跟他(指著某位同學)同窗共學6年了,都沒發現原來他長這樣子啊!」醫學也應從認識自己開始,進而開始對周遭的感知,醫生在執業時可以更體會病人感受、視病如親。

《關渡共好》期望透過課程喚起居民對藝術渴望,如與華碩(ASUS)合作開創免費長者手機學習與藝術結合之課程,由藝術引導長者身體互動,以美學建立起與人之間的關係,並根據反饋修正藝術的呈現方式,讓藝術接地氣,而不再是高高在上。

在「共生」的基礎上,《關渡共好》藉著更多的了解與關懷,每月與地方文史專家開會討論,並由藝術大學學生(Artist)引導在地居民創造原生展演,讓民眾不只在藝術的外圍欣賞,也能成為製造藝術的Arts Maker。在「關渡鬧熱節」的遊街、匯演上,可以看到居民化身為藝術創作者而進行演出,發展出自己的表演文化,亦有居民開始不定期進行屬於自己的藝術展演活動。藝術教育為火車頭,象徵一股無形的力量,以高教的資源,塑造在地創新的藝文風格,觸發民眾產出藝術創作,達到「外製行銷」功效,帶著社區不同世代的居民到達未來的位置。

 

青農學習務農 X 老農傳承技術

相放伴 老青農互助

農業問題在近年漸受年輕人關注,他們開始關心農業、參與農業。2012年,南投內埔發生因味丹多喝水產品擴廠而與農民爭農地的事件,有一群暨南大學的學生因參與楊志彬老師指導的教育部「公民素養陶塑計畫」,開始默默關心農業,成立內埔農業後援會,進入農村做田野訪調,後來也實際租地下田,親身投入農業,醞釀出現今的「穀笠合作社」。

穀笠合作社當初以6個喜愛埔里農村的年輕人為核心,在教育部青年署的支持下,於2014年創立農業社會企業――穀笠合作社,用行動實踐他們對土地及農業的愛。他們進駐埔里的籃城社區,租用了一塊農地種稻,但因為完全沒有務農經驗,第一次收割才知道農會的收割機無閒暇處理小範圍農地,完全不知下一步怎麼辦。

後來在一位老農金海伯的門口發現有收割機,鼓起勇氣過去洽談,金海伯很阿沙力地答應幫忙收割。在一次良好互動後,穀笠合作社與金海伯建立起契作與農業教學的關係。

邀請有心嘗試務農的年輕人來到農村,用「穀笠合作社」累積的在地農業知識及社會網絡,幫助青年尋找租屋與農地,也讓老農成為田間老師、指導青年,縮短青年務農的摸索期。

在烘穀、灑肥、貨車運輸上有老農可協助;而在老農農忙時期,過去受指導的年輕人投入協助幫忙收成「相放伴」(臺語),這是一種早期農村人力換工、相互陪伴關係的實現。透過契作把專業交還給農民,讓有意願的農民嘗試友善耕作,而年輕人則用擅長的網路、包裝行銷等技術,打造友善作物的行銷通路。

 

跨世代創新的成功之道

堅毅實驗家帶頭跨過世代鴻溝

所謂「代溝」是一種世代族群自我價值的捍衛,而「世代」則是固定某段時間族群的代稱。「世代」議題牽涉各自群體的主觀感受,因此處理上需要頻繁溝通,但卻不見得有效,導致許多人對「世代」議題避之惟恐不及。此時,具有堅毅精神的領導人物便是跨世代創新的核心。

走進「民間」親身守護土地    

《關渡共好》個案中,北藝大前副校長張中煖深感北藝大擁有深厚的藝術資源、學術積累,以及國際級的藝術能量,但與共生的所在地關渡,雖朝夕相處,卻始終沒有計畫性地全面認識深耕。北藝大自覺應更緊密地與在地連結,經由與在地結合的力量,更紮實穩健地與地方共生共好,並期望藉此計畫能長出全球最獨特的枝枒。

穀笠合作社個案中,6位年輕人從關心農業「農地不農用」的社會議題到以農為業,對務農一無所知的年輕人,偶然與老農金海伯接上線,並成功結合社區,開啟了老青農相互合作、各自發揮所長、互相陪伴協力的「相放伴」機制。

跨世代的創新過程是浪漫的,跨世代創新者的特色是對理想的堅持、對核心價值的捍衛,不提動機跟誘因,也沒有明確的KPI;沒有縝密的計畫、配套措施及驗證機制,但是一本初衷的堅持是讓人感動的。

跨世代很難 初衷不改才能成功   

《關渡共好》的爭取,原先各界都不看好,但在北藝大前副校長張中煖對於「藝不容辭」理念的堅持下,終於成功爭取到原本只屬於文學院的計畫。透過北藝大師生(青壯世代)走出校園,與社區居民(全世代―銀髮族、青少年、遊客、香客、醫院、科技業人士等)共生共好,成功結合正直且善意的團隊,展開地方社群與藝術人文的對話。

《關渡共好》憑藉的是一股對藝術教育的堅持、與社區共生共榮的理想,成功傳遞了藝術的價值。

穀笠合作社以張森葳為首的6位創辦人畢竟不是農民,很難真正了解這個行業的困難點在哪裡,於是為了更貼近農民,他們租了一分地,邀請內埔社區的廖志寬農友和籃城社區的賴克祥農友,擔任耕作一分水稻田的田間老師,學習友善耕作的方法,也期望找到當中的轉型契機。

穀笠合作社融入了新興農業銷售模式概念,如「穀東預購制」、「打工換宿」、「入穀」、「放伴」等,讓新興概念與傳統農業結合,多元的服務提供模式、跨世代互信互助機制的建立,讓此模式又多了傳承延續之意義(老農知識X農青人力)。

穀笠合作社創辦群因種種因素,目前僅有張森葳、吳宗澤兩位留下,他們不同於返鄉青農,面臨無土地、無人脈、家人衝突,以及在地認同、理念與金錢拔河的多重挑戰。跨世代堅毅實驗家總是燃燒著熱情與理想的火把,照亮自己腳下名為堅持的那條路。

結合在地資源 提供持續性支持

跨世代創新需要雙向的互動回饋,形成強而有力且不可或缺的連結,始能延續並產生在地韌性。為鼓勵跨世代創新,十分需要協助串連在地網絡,並給予持續性的支持。

跨世代創新也需要「地產地消」,然而地方營運以縣市政府、鄉鎮公所為主,學校營運則主要集中在教育部(或各縣市教育局),資源無法共用共享。政策上應擘劃在地適性發展方案,跨層級與部會結合各種資源,運籌帷幄。

如前述,跨世代創新需有持續性資源挹注,然而政府部門習慣以期程推動計畫,有許多計畫在屆期之後得不到資源,許多好計畫無疾而終,十分可惜。世代間應共同參與社會創新,運用有限的資源,以完成目標矛盾的任務,共創在地美好生活。

跨世代創新的挑戰非常高,因為牽涉了不同世代對於本身核心價值的捍衛。跨世代堅毅實驗家十分堅持自己的理想,一點一滴建立起跨世代間的「認同感」與「信賴感」。

跨世代創新是安定者,把人留下來了,創造了在地就業;跨世代創新是開創者,活絡了地方社群的經濟活動;跨世代創新是土地的守護者,提升了在地的認同價值。跨世代創新透過多元服務模式、建立互信互助的機制,除了經濟價值外,有更高一層的傳承延續意義。

IEKView

跨世代創新思維

「世代」的議題牽涉主觀感受,要運用有限的資源、完成目標矛盾的任務,具有堅毅精神的領導人物便是跨世代創新的核心。創新的過程是浪漫的,跨世代創新者的特色是對理想的堅持、對核心價值的捍衛;不提動機跟誘因,沒有縝密的計畫、配套措施及驗證機制。

跨世代創新需要有雙向互動回饋,形成強力緊密的連結,始能延續產生在地韌性。鼓勵跨世代創新,需以「地產地消」的概念協助串連在地網絡並給予持續性的支持。

跨世代創新是安定者,把人留下來了,創造了在地就業;是開創者,活絡了地方社群的經濟活動;是土地的守護者,提升了在地的認同價值。跨世代堅毅實驗家總是燃燒著熱情與理想的火把,照亮自己腳下名為堅持的那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