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IEKTopics|Taiwa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World's Resilient Industry Ecochains
- 2022/05/06
- 611
- 13
Seiz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during the Pandemic Increase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 and Strengthen Industry Ecochains...
Seiz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during the Pandemic Increase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 and Strengthen Industry Ecochains...
2020年以來,受惠疫情引發宅經濟效應,電子終端產品需求帶動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需求大爆發,加上全球各大央行在疫情期間實施的量化寬鬆政策下,通化膨脹已逐漸成形,此外,大廠在產能不足及原物料與機器設備的漲價效應下,亦逐步調高產品售價,創造出半導...
2021年第四季台灣IC製造業產值為新臺幣6,135億元,相較2021年第三季增加4.5%。在晶圓代工產業產值持續成長,2021年第四季產值來到新臺幣5,401億元。記憶體與其他產品產值,因庫存水位相對健康,故在第四季減緩需求動能,產值為...
量子科技不僅是出現在科幻電影的酷炫技術,甚至已是科技大國競逐的新興市場。量子科技是透過操控個別原子、電子、光子甚至原子核等的量子疊加(Quantum Superposition)和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行為,...
近年各國布局半導體產業的角力日趨明顯,包含歐盟、韓國、中國、美國、日本皆相繼推出半導體產業政策,鼓勵設廠、投資,以推動自主供應鏈為首要目標。歐洲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上具有設備、材料優勢,在製造及封裝則較為劣勢,且無涉足先進製程。過去一段時間...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最新統計,2021年台灣IC產業產值達新臺幣40,820億元(USD$145.8B),較2020年成長26.7%。其中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12,147億元(USD$43.4B),較2020年成長42.4%;IC製造業...
2021年第四季延續今年以來成長態勢,終端產品在高階人工智慧及中階物聯網相關應用對晶片異質整合仍存在需求,且因台灣IC封測業擁有先進封測技術能量及多樣化產品線,有足夠產能及技術能量滿足終端晶片整合需求,且因疫苗逐漸普及下,歐美疫苗普級后大...
2021年應用端加速創新引發半導體需求擴大,引爆供應鏈供應重分配議題,然既有IT應用產品規格對半導體先進製程需求增加,市場受限於缺料、交期延長,加上物流問題,為整體供應帶來重大挑戰。此外各國政策變動主要國家從全球化分工轉向保護主義,開始嘗...
2021年第三季半導體產業屬旺季,同時因疫苗逐漸普及,使全球經濟逐步回升,此外,在高階人工智慧及各種物聯網相關應用對晶片異質整合需求亦持續增溫,加以臺灣IC封測業全球市占全球第一,擁有全球先進封測技術能量及產品線,能滿足各種雲端及終端電子...
由於終端裝置的算力及功耗等相關技術大幅提升,物聯網已進入AIoT時代,加入了學習判斷能力的AI人工智慧,讓工業和車用等較高門檻的物聯網應用迎來大幅成長;物聯網市場中營收占比最高的processing晶片,也將持續強勢,透過AI晶片在邊緣端...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最新預估,2021年台灣IC產業產值達新臺幣40,566億元(USD$137.0B),較2020年成長25.9%。其中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12,002億元(USD$40.5B),較2020年成長40.7%;IC製造業...
全球從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再邁向物聯網(IoT)與人工智慧(AI)科技時代,智慧物聯網(AIoT)相關應用的大量興起,掀起新一波典範轉移,其中的AI晶片仍是關鍵核心,扮演重要技術角色。 2020年全球AI晶片市場達230億美元(占整體半...
全球半導體產業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又掀起了一波併購風潮隨著AI、5G、自駕車等新興應用的崛起,半導體大廠也積極採取策略,因應趨勢布局未來發展方向,企圖用最快速的方式建立下一個關鍵應用的核心技術能力。2020-2021這兩年間許多全球半...
近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從過去以企業為中心逐漸轉向國家之間的競爭,可見其對於一國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韓國為全球半導體重要國家,2020年在半導體產業產值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與臺灣,並且在記憶體領域具有主導地位。然而高...
本文將從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大國-中國大陸,來探討其IC產業的現況與廠商布局,其中因中國IC自製率偏低,因此大多仰賴進口,而近期關注到中國許多晶圓代工廠商紛紛展開擴產布局,以下也將針對此部分及廠商相關動態進行研析。另外在廠商展開擴產布局之下...
2020年上半年我國IC封測產值年成長達15.7%,而下半年更是在疫情引發宅經濟效應下,消費性電子產品如筆記型電腦等強勁需求下,2020年下半年台灣半導體封測產業產值為2,845億新台幣,年成長4.6%。2021上半年延續2020下半年的...
2021年第三季台灣IC製造業產值為新臺幣5,869億元,相較2021年第三季增加11.1%。在晶圓代工產業產值持續成長,2021年第三季產值來到新臺幣5,081億元。記憶體與其他產品產值,由消費性電子產品與新興產品的需求在本季持續增加,...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28)日發布2021年與2022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2021年製造業產值為23.06兆元新臺幣,年增率達21.26%,為歷史次高成長。展望2022年,各國經濟重啟、國際需求強勁,加以內需可望回溫,2...
去年( 2020 )以來,全球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疫情席捲,迫使個人與企業面臨新常態;美中科技鏖戰,引發供應鏈版圖移轉、原物料供應失序。面對一連串變局,工研院本著守護臺灣、振興產業之心,發揮多年累積的研發能量,運用科技力、快速展現韌性,...
擔任工研院院長三年多以來,一直鼓勵同仁朝三個方向努力:工研院需以市場為導向,要做產業界、學術界與國際間有效的橋梁,更要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做為國際的橋梁,是快速讓臺灣價?向上提升的重要作為。2018 年工研院成立「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