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創新、數位—從「能源2050大會」觀察國際能源產業發展趨勢
- 2023/03/10
- 164
- 7
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強調以五大關鍵技術發展與各國減碳計畫實踐為核心,積極透過金融領域投資與跨國能源產業技術合作,建立包含氫在內的新興能源產業鏈,以期達到2030年減碳中期目標。 COP27會後,能源產業相關廠商於英...
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強調以五大關鍵技術發展與各國減碳計畫實踐為核心,積極透過金融領域投資與跨國能源產業技術合作,建立包含氫在內的新興能源產業鏈,以期達到2030年減碳中期目標。 COP27會後,能源產業相關廠商於英...
2022年可謂我國邁向淨零排放元年。2022年3月國發會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2050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2022年12月28日公布我國淨零轉型之2030年階段目標,並說明「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的...
美中科技戰與地緣政治影響下,全球逐漸意識到台灣半導體的重要性,在全球淨零的驅動下,我國半導體產業多屬於國際品牌廠商供應鏈的一環,將來必會受到品牌商要求共同承擔減碳的責任。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國際標竿企業淨零轉型做法值得我國相關企業借鏡。有...
G20成員多數屬於汙染排放較高的能源、工業或製造大國,對全球75%溫室氣體排放量負有責任,對於低碳化轉型需求刻不容緩。臺灣國發會2022年12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轉型策略》,研擬淨零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劃,有關運具電動化發展包含「運具...
為實現淨零排放,國發會繼2022年3月發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後,又在2022年12月發布淨零轉型階段目標與具體政策;針對風電/光電、電力系統與儲能、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等12項淨零排放領域,提出關鍵執行戰略方案。這些措施方案也將...
永磁相關的氧化釹價格,歷經了約七年的沉寂,在2020年10月之後開始緩步上升,直到2022年2月攀升到前高七成的歷史次高價。數據顯示同時期全球風機建設與電動車銷售也分別在2020年與2021年開始呈現較大幅度增長,連帶的與永磁類材料相關的...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omic Forum, WEF)論及永續轉型猶如另一個數位轉型,將徹底改變一切,需要徹底反思來因應嚴峻的挑戰;此外,永續發展是著眼於未來綜合利益的長遠規劃,涵蓋社會、經濟與環境領域,涉及層面廣泛,小至個人、...
在全球「終止廢塑膠汙染」與「淨零減碳」兩大趨勢下,廢塑膠的區域化再利用已逐漸受到重視。除了全球廢塑膠輸出處理量逐年下降之外,國際石化大廠紛紛進行策略聯盟,在各地擴大廢塑膠再利用技術與範疇。目前廢塑膠仍是以焚化或能源化利用為主,仍有為數可觀...
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係說明產品或服務,從原物料取得至生產、使用、生命終結之處理、回收再利用及最終處置,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的環境考量面與潛在環境衝擊。隨電動車已成為各國實現淨零減碳目標之重要...
由於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加劇,極端的氣候所帶來的天災頻傳。自2015年開始巴黎協定相關會員國同意將全平均升溫控制在2°C,並以1.5°C為目標進行減碳規劃。由於能源部門的碳排為全球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故各國在永續能源政策...
電網互動能效建築(Grid-interactive Efficiency Building, GEB)目的是提升住、商建築能源效率,並且協助電網調節,提升電網韌性。能源管理系統是GEB的核心部件,能源管理整合人工智慧,匯集建築內部人員活動...
2022年11月15日這一天,全球的某處,第80億個人口誕生了;同時巨型都市(Megacity)新型態韌性轉型規劃,正透過加速投資在數位基礎設施及城市監理ESG模式,以對抗氣候變遷衝擊的風險,以期成為「永續智慧城市」的先行者。綜觀城市治理...
長期以來,新加坡致力於打造成為一個綠色、環保、宜居的城市,近年來加上氣候變遷、綠色轉型、淨零碳排等全球性挑戰與趨勢,也持續考驗著新加坡如何在資源極度有限,但未來挑戰日益嚴峻的狀況下,保持國家、產業、社會的韌性與競爭力。在長期減排的目標下,...
數位綠色雙轉型是目前歐盟推動國家與產業轉型,邁向淨零排放的主要策略之一。本文由中小企業視角切入,界定數位綠色雙轉型的內涵,並且指出數位綠色雙轉型趨勢將會加速供應鏈減碳的進程,建議中小企業及早準備因應。本文同步透過介紹合適的工具與必要的知識...
2030年,在可再生能源、電動車等分散式能源普及擴大與電力數據廣泛利用等環境變化下,日本政府為達成增強韌性、穩定供需、脫碳、擴大消費者利益等目的的碳中和願景,將成為以再生能源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之一。日本經濟產業省能源資源廳已從電力數位化轉型...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促使各國加速減碳目標,國際品牌大廠為打造符合綠色環保要求的商業模式,已開始制定淨零排放策略與盤點供應鏈碳排放,以擴大影響力帶領供應鏈建構綠色產業生態。作為品牌大廠重要策略夥伴的臺商,因應客戶對碳管理的要求逐步提高,在東南...
國際碳排量大戶積極朝向新能源佈局,期望透過發展新能源,以及在企業生產流程與營運管理中納入ESG以降低企業總體汙染排放。電動車輛為新興產業,近年在國際政策帶動下銷量逐年成長,為響應政策亦成為消費者與物流及車隊營運商汰購的選擇。 為有效提升...
在淨零碳排目標之下,電動車發展成為矚目焦點之一,受疫情影響,電動車需求倍增,連帶推動產業發展。在此浪潮下,位處歐洲中心的捷克與斯洛伐克逐漸展現實力,汽車工業於兩國經濟發展占據重要地位,豐厚實力及人力資本吸引德國福斯集團、日本Toyota、...
在淨零碳排目標之下,電動車發展成為矚目焦點之一,且因疫情影響,電動車需求倍增,連帶推動產業發展。在浪潮下,位處歐洲中心的捷克與斯洛伐克逐漸展現能量,汽車工業於兩國經濟發展占據重要地位,豐厚實力及人力資本吸引德國福斯集團、日本Toyota、...
零碳城市已經是許多國家邁向淨零的重要方針,在未來智慧城市的科技應用中,氫能將成為取代石化材料的重要技術發展項目。鑒於未來再生能源有望進一步普及與應用,各國依據國家產業的稟賦優勢,陸續規劃與發展氫能於不同階段的創新應用。 本文將分析如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