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歐洲氫能補助競標制度探討產業切入機會
- 2025/01/06
- 393
- 12
2021年之後隨著全球對於淨零減碳目標形成共識,各國紛紛推出氫能政策與補助措施,至今各國累積投入金額超過3,600億美元,聚焦補助低碳氫項目,瞄準目前低碳氫生產成本仍偏高的問題。本篇介紹在全球政策利多驅動氫能發展的趨勢下,推動速度相對穩健...
2021年之後隨著全球對於淨零減碳目標形成共識,各國紛紛推出氫能政策與補助措施,至今各國累積投入金額超過3,600億美元,聚焦補助低碳氫項目,瞄準目前低碳氫生產成本仍偏高的問題。本篇介紹在全球政策利多驅動氫能發展的趨勢下,推動速度相對穩健...
本文探討了醫學影像產業在減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首先,全球各國正在推動淨零碳排的目標,並制定了相關法規,如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和碳稅徵收制度。其次,醫療產業約占全球總碳排放量的4.4-5.2%,醫學影像設備是主要來源之一,改善設...
新加坡作為亞洲領先的創新樞紐,近年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2024年在《全球新創生態系報告》排名全球第六;在《全球創新指數》中名列第四,建構出極具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系。此一成就建立在新加坡政府系統性的政策支持上。這些表現都奠基於新加坡長期以來...
加拿大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將結合政府、產業和研究機構等通力合作,共同投入淨零技術研發、擴大規模、概念驗證和試點,以降低創新的風險。其中,加拿大「碳管理戰略」具有前瞻性和永續性,它透過五個優先推動項目,來指導各級政府逐漸落實其宏偉...
2023年我國將氫能納入國家2050淨零碳排關鍵策略,交通部也於2024年頒布「氫燃料電池大客車試辦運行計畫申請者資格及補助審查作業要點」,象徵我國氫能電動載具發展向前邁開大步。雖然我國避開日本與韓國在推動氫能電動乘用車上的陷阱,但從歐洲...
燃料電池市場雖受能源價格波動與經濟景氣影響,2023年市場規模較2022年減少約2.5%,成長趨緩,但隨著全球減排成為風潮,前景仍然看好。現階段亞太地區仍為市場重心,不過歐美地區奠基於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上近期政策資源的大量投注,市場發...
全球燃料電池產業鏈已基本完善,這主要得益於各國對減少碳排放和尋求替代能源的需求。其中,燃料電池的商用化重點放在定置型應用,如家用與產業用備援系統等。雖然燃料電池載具目前備受關注,但由於基礎建設發展欠佳,導致技術與市場陷入惡性循環,為此相關...
解決食物浪費問題是達成淨零碳排目標的一大挑戰,國際社會為減少食物浪費已採取法律規範,或鼓勵簽署自願性協議(公開承諾)等多種措施,試圖影響食品相關企業。而食物浪費原因各異:零售部門主要因生鮮食材過期或包裝損壞而浪費;餐飲服務業則在烹飪前、中...
碳定價機制長期被認為是最為有效的碳管制工具,目前全球已有75個碳定價工具正在運作中,營收也首度突破千億美元。減碳機制最為完整的歐盟,作為ETS補充與強化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正式啟動過渡期即將屆滿一年,這項機制代表著是過去國家...
隨著塑減輕塑膠汙染、降低碳排等成為重要議題,減少塑膠包材使用成為國際重要趨勢,各國也紛紛提出源頭減量、生產者延伸責任等政策措施,以及鼓勵使用再生塑料與循環包材等商業模式,期望能減少塑膠廢棄物,並改變消費者使用塑膠包材的習慣。然而,消費者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