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質化學品的未來與意義
- 2023/10/19
- 403
- 40
為了實現全球2050年的淨零排放,深度減碳的永續發展,由廢棄生物質所產生的生質化學品開發,帶給全球化學工業可以實質取代石化原料基質衍生化學品的曙光,但也伴隨著相對應的挑戰。筆者在此倡議,深度減碳的實際舉措,還是在於如何減少對石化原料的依存...
為了實現全球2050年的淨零排放,深度減碳的永續發展,由廢棄生物質所產生的生質化學品開發,帶給全球化學工業可以實質取代石化原料基質衍生化學品的曙光,但也伴隨著相對應的挑戰。筆者在此倡議,深度減碳的實際舉措,還是在於如何減少對石化原料的依存...
延續本文作者於2023/5/8發布之〈英國淨零政策全解析—政策趨勢〉一文,此次將聚焦於德國。德國政府自1990年代後期即積極推動永續發展,政府持續因應國際趨勢建立完整的減碳政策,並透過資金挹注與滾動式調整的市場機制,帶動德國低...
近年來公部門與私部門紛紛響應淨零排放,承諾營運過程要為地球帶正面環境效益。然而,隨著各界對於淨零排放議題的認識程度愈來愈深之後,各單位的淨零承諾或者環境效益宣稱,也開始受到檢視,甚至是挑戰。為了進一步瞭解這些現象所揭示的反漂綠趨勢,本文說...
全球永續發展浪潮持續發酵,歐美大國接續提出淨零減碳相關法規與制度,例如,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促進全球各國政府積極響應展開氣候行動、跟隨訂定自身的淨零減碳目標。對於世界各國企業而言,亦興起...
為減緩溫室氣體對於自然環境之影響,各國政府、各大企業紛紛提出減碳期程,相關的理念也漸被全球民眾高度重視,走向淨零碳排的趨勢已勢不可擋,例如做為領導的Apple、三星電子皆有提出相應的淨零碳排作法,面對此趨勢,顯示產業投入永續行動或是推出低...
全球淨零趨勢越演越烈,各國政府紛紛制定淨零目標,同時頒布相關管制措施以及補貼政策。歐盟為了防止「碳洩漏」,提出了《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草案,美國也跟進提出美版的CBAM─《清潔競爭法》;2022年美國政府提出《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大...
全球暖化造成氣候變遷加劇,全球永續意識提升,2015年起《巴黎協定》會員國同意以全平均升溫控制於1.5°C為目標,各國開始擬定淨零碳目標並推動相關政策及措施,期能兼顧永續與經濟發展。 日本在2020年提出了「2050年碳中和綠色...
1990年代後期,永續發展意識提升,已開發國家自《京都議定書》開始將減碳議題納入環境發展政策。英國長期以來對減碳政策相對積極,於2008年已將2050年減碳目標入法,並建立完整監管機制。2015年《巴黎協定》後全球加快永續發展步調,英國政...
琥珀酸(學名:丁二酸)可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化工和農業等領域,屬於C4平台化合物,可用於合成多種化合物。美國能源部和歐盟BREW Project研究計畫,皆將琥珀酸列入最具潛力以及最有價值的平台化合物之一。隨著時代與潮流的發展,琥珀酸及...
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強調以五大關鍵技術發展與各國減碳計畫實踐為核心,積極透過金融領域投資與跨國能源產業技術合作,建立包含氫在內的新興能源產業鏈,以期達到2030年減碳中期目標。 COP27會後,能源產業相關廠商於英...
氫能車發展歷史並不晚於電動車,在近年純電動乘用車發展高歌猛進同時,氫能載具也悄悄朝向商用車市場區隔發展。除了國際知名零售通路商Amazon、Walmart開始規模採購氫能載具與綠氫外,全球各國也積極在港阜運輸上一較長短。然而,為何廠商開始...
廢塑膠透過新回收技術以減少降階回收,是國際能源總署「潔淨能源技術指南」中的減碳路徑之一,其中化學熱裂解技術於無氧狀態下將混合塑膠轉製為液態油品,已有多家業者開發出商業化系統,並與國際石化大廠合作,計畫建立萬噸級處理廠,所產裂解油已經初步驗...
國際能源總署的「潔淨能源技術指南」中,廢塑膠轉製原生材料之減碳相關技術目前集中在化學回收技術,其中化學解聚與純化回收技術包含:(1) PET經化學解聚回收為單體;(2) PS經化學解聚回收為單體;(3) PP經溶劑溶解回收純化;(4) P...
於COP26會議經過最終談判後所提出的《格拉斯哥氣候協議》已可視為是現階段的共識並對未來全球如何運作有決定性的影響,其中明定以2020年為基準,至2030年碳排放量必須下降45%,於此之後,包括PCB主要生產地區的中國大陸、台灣、日本、韓...
智慧城市與物聯網技術已被視為因應氣候變遷、邁向淨零的重要手段之一。未來將有更多應用於能源使用管理與提升能源效率的解決方案,預計2025年全球物聯網在能源市場之價值將增至352億美元。 本文以美國紐約、奧地利維也納、英國倫敦、新加坡登加鎮...
如何降低因塑膠使用需求所衍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並同時解決塑膠衍生的環境問題,已成為邁向永續發展必須面對的課題,故因應塑膠循環經濟理念的倡議,本文首先將塑膠衍生碳排放量的評估範疇,從生產端延伸至最終處置(end-of-life),據此探討石...
2022年預期半導體封測廠產能在前一年的擴廠效果逐漸顯現,封測產能將持續擴大,封測供應鏈將會更順暢,然因疫情期間各國寬鬆貨幣政策結果,使得全球通膨居高不下,是故自2022年起各國央行由貨幣寬鬆轉向貨幣緊縮政策而紛紛升息,加以人民飽受物價高...
一、城市是節能減碳的起點 二、產能端與耗能端的減碳效果差異甚大 三、需量治理為城市減碳最有效的手段 四、用城市治理的高度解決排碳問題 五、城市大量減碳的關鍵因素 六、IEK View (一)普及化 (二)成本誘導 (三)配套政策或法令
一、需量治理(Demand Management)為城市減碳最有效的手段 二、國際城市發展趨勢已蘊含需量治理概念 三、新都市主義及其低碳主張 四、哥本哈根市的2015城市願景 五、雪梨市的2030年遠景 六、雪梨的市民活動節點(Activ...
一、支持產品碳足跡的環境逐漸形成 (一)制度平台和廠商能力 (二)各國認同的評估標準 二、國際品牌可能是減碳壓力來源 (一)碳標籤或低碳標章不難取得 (二)國際品牌要求可能會逐漸升高 三、廠商可做的準備 (一)掌握供應鏈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