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灣電路板材料與設備發展現況與趨勢分析
- 2023/05/17
- 1099
- 83
儘管台灣PCB產業在2022年低迷景氣中逆風而行,PCB製造仍靠著載板與其他高階應用產品的助力,繳出了雙位數的成長率,但在材料與設備反而出現衰退。這是由於台灣PCB材料與設備在高階製造的基礎不足,是目前產業鏈發展的短處。 不過掌握趨勢洞...
儘管台灣PCB產業在2022年低迷景氣中逆風而行,PCB製造仍靠著載板與其他高階應用產品的助力,繳出了雙位數的成長率,但在材料與設備反而出現衰退。這是由於台灣PCB材料與設備在高階製造的基礎不足,是目前產業鏈發展的短處。 不過掌握趨勢洞...
隨著環境永續與淨零碳排意識抬頭,智慧城市政策逐漸聚焦於如何透過數位化進行綠色轉型;唯獨有偶,許多企業也思考在後疫時代經濟與商業活動快速發展的同時,如何有效促進商業效益與維持環境永續,企業雙軸轉型(Twin Transformation)的...
永磁相關的氧化釹價格,歷經了約七年的沉寂,在2020年10月之後開始緩步上升,直到2022年2月攀升到前高七成的歷史次高價。數據顯示同時期全球風機建設與電動車銷售也分別在2020年與2021年開始呈現較大幅度增長,連帶的與永磁類材料相關的...
電網互動能效建築(Grid-interactive Efficiency Building, GEB)目的是提升住、商建築能源效率,並且協助電網調節,提升電網韌性。能源管理系統是GEB的核心部件,能源管理整合人工智慧,匯集建築內部人員活動...
長期以來,新加坡致力於打造成為一個綠色、環保、宜居的城市,近年來加上氣候變遷、綠色轉型、淨零碳排等全球性挑戰與趨勢,也持續考驗著新加坡如何在資源極度有限,但未來挑戰日益嚴峻的狀況下,保持國家、產業、社會的韌性與競爭力。在長期減排的目標下,...
在淨零碳排目標之下,電動車發展成為矚目焦點之一,受疫情影響,電動車需求倍增,連帶推動產業發展。在此浪潮下,位處歐洲中心的捷克與斯洛伐克逐漸展現實力,汽車工業於兩國經濟發展占據重要地位,豐厚實力及人力資本吸引德國福斯集團、日本Toyota、...
在淨零碳排目標之下,電動車發展成為矚目焦點之一,且因疫情影響,電動車需求倍增,連帶推動產業發展。在浪潮下,位處歐洲中心的捷克與斯洛伐克逐漸展現能量,汽車工業於兩國經濟發展占據重要地位,豐厚實力及人力資本吸引德國福斯集團、日本Toyota、...
隨著車內電子產品日益增加,傳輸資料的速度與用量需求也隨之提升。過去傳統車用通訊技術採用重量較重的纜線,而在淨零碳排下,改為乙太網路後,車用線束的重量將大幅減輕。瑞昱車用乙太網路切入歐系車廠,預期未來營收佔比估在5%左右。 時效性網路(T...
歐盟於2021年7月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草案,規範碳密集型產品進口到歐盟,必須購買證書(Certificates)並申報碳排放,歐洲議會亦於2022年6月通...
2021年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之宣示,使2050年淨零碳排正式成為我國國家未來發展目標,次年國發會公佈淨零碳排路徑,氫能已為達成零碳社會之重要選項。氫能產業之建立投資龐大、回收期間尚不可預期,絕非單一企業可獨立進行。而日本發展氫能歷程已久...
推動淨零碳排已成為製造業必須面對的挑戰;無論是大型企業或中小企業,都需要持續投入相當資源來實現淨零碳排目標。製造企業一方面要從能源供應角度,透過使用低碳、無碳能源來減少總體碳排放。另一方面則需要努力提高製程中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使用量。...
全球主要供應鏈廠商陸續承諾2050淨零碳排目標,並擬定階段性策略,國發會則在2022年3月公告「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在運具電動化目標中,設定電動機車新車年銷售量占所有機車銷售比例於2030與2035年分別達35%與70%,並...
隨著愈來愈多大型企業宣示推動供應鏈減碳與承諾落實「淨零碳排」,淨零碳排已經成為這一、兩年產業發展與企業經營管理的熱門關鍵字。同時,有鑑於中小企業是台灣產業發展的骨幹,各界亦相當關心中小企業可以如何因應淨零碳排議題帶來的挑戰。 為了探討適...
國際能源署(IEA)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提出,建築與建設部門(buildings and buildings construction)占全球碳排放約37%,其中27%的碳排放,來自直接或間接的建築物使用,另有10%來自...
本文首先說明拜登總統藉由通過聯邦可持續性和隨附的聯邦可持續發展計劃(統稱為「聯邦可持續發展計劃」)促進美國清潔能源產業和就業的第14057號行政命令概述到2050年美國整體聯邦運營中實現淨零排放政策與方案內容。 並於後段中檢視美國目前電...
COP26會議內容涵蓋各式產業:電力、汽車、金融等。對於氣候變遷,各國領導人以及全球企業,從上到下,都提出相應對策。本篇評析將會從COP26的結論,作為前提,接著深入分析在議程中具有指標性的全球性倡議產生內容,以及會帶來的重大影響。最後分...
COP26落幕,全球淨零碳排的競賽正式展開。在「COP26落幕之後的零碳經濟時代(上)-重點趨勢以及關鍵倡議」彙整了相關重大倡議以及未來趨勢。以及COP26所達成的協議以及促成的國際合作組織,如何將全球產業導向淨零排放,以及如何產業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