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收購芝浦電子的感測布局,打造雙核零組件新格局
- 2025/10/14
- 427
- 73
在近十年,國巨躍升為臺灣被動元件產業的領導者,關鍵不僅在於電阻、電容、電感等基礎被動元件的深厚技術量能與規模經濟,更來自於透過精準併購的策略所打造的多元產品組合與全球通路佈局。延續這樣的併購策略,本文將以芝浦電子的收購案為核心,探討其在全...
在近十年,國巨躍升為臺灣被動元件產業的領導者,關鍵不僅在於電阻、電容、電感等基礎被動元件的深厚技術量能與規模經濟,更來自於透過精準併購的策略所打造的多元產品組合與全球通路佈局。延續這樣的併購策略,本文將以芝浦電子的收購案為核心,探討其在全...
本文聚焦全球半導體三巨頭──台積電(TSMC)、英特爾(Intel)與三星(Samsung)在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策略上的行動藍圖與實踐。半導體產業因其高耗能與高碳排放特性,成為全球淨零與永續轉型的關鍵產業。三家公司均制定具體淨零目...
日本在2023年新版《觀光立國推進基本計畫》中將「永續MICE」列為政策核心,並建立中央與地方雙軌並行架構。中央由經產省與觀光廳分工推動,觀光廳並透過JNTO強化國際招攬;地方則以「全球MICE城市」計畫集中資源於12座城市,導入永續策略...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2025年臺灣IC產業產值達新臺幣64,975億元(USD$202.4B),較2024年成長22.2%。其中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14,265億元(USD$ 44.4B),較2024年成長12.1%;IC製造業為新臺幣...
2021至2025年間臺灣積體電路進出口呈現高度波動,反映新興應用擴展、地緣政治與全球經濟變化的多重影響。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推升先進晶片出口動能,帶動整體出口規模回升;而隨供應鏈布局調整,出口區域結構亦逐步轉變。進口方面,因應新興應用下...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與複雜風險,AI科技正逐步進入主流,成為氣候調適的關鍵應用工具。本文以聯合國減災辦公室(UNDRR)推動的「打造韌性城市」(Making Cities Resilient)全球倡議十大要素的概念架構,系統性分...
為實現全球淨零排放的目標,各國積極建構氫能體系,「潔淨氨」憑藉其高能量密度、易儲運特性與多元應用潛力,正逐步從傳統化肥原料躍升為關鍵的氫能載體與替代燃料。相較於氫氣本身的儲運挑戰,氨的液化溫度與體積效率更具實務可行性,成為多國構建氫供應鏈...
受到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以及其對全球經濟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國際貨幣基金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預估2025年全球GDP成長率由3.3%調降至2.8%,2026年則下修至3.0%。另一方面,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最新預估,2025年全球...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全球GDP於2025年和2026年皆為3.3%。全球整體通膨率預計將持續下降,在2025年降至4.2%,並在2026年進一步降至3.5%。半導體產H業方面,WSTS最新預估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年成長為11...
AI技術展現出越來越強大的能力,其普及速度前所未見,對於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然而,由於人們對AI技術的信任取決於是否能確保AI應用上的安全性,因此在評估、預防和減輕先進AI系統風險的AI安全研究(AI Safety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