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2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與設備市場發展回顧
- 2023/01/09
- 846
- 33
由近年來美、歐、日、中等各大強國的半導體政策,可看出全球半導體產業從專業分工逐漸轉向生產在地化、供應鏈多元化,以保障晶片供需平穩。其中,隨著高階晶片的發展,製造技術和先進設備是關鍵的一環,各國也針對晶圓廠和設備商,祭出許多優惠,包括邀請並...
由近年來美、歐、日、中等各大強國的半導體政策,可看出全球半導體產業從專業分工逐漸轉向生產在地化、供應鏈多元化,以保障晶片供需平穩。其中,隨著高階晶片的發展,製造技術和先進設備是關鍵的一環,各國也針對晶圓廠和設備商,祭出許多優惠,包括邀請並...
半導體是我國最具優勢產業,然而晶圓製造過程總伴隨大量廢棄物產生,目前半導體廢棄物資源再生產品多面臨銷售通路不順問題,若廢棄物或再生產品庫存水位滿位,將同時衝擊半導體動靜脈產業生產。 本文將從市場分析角度調查半導體產業氨氮廢水回收再利用,...
半導體是我國最具優勢產業,然而晶圓製造過程總伴隨大量廢棄物產生,目前半導體廢棄物資源再生產品多面臨銷售通路不順問題,若廢棄物或再生產品庫存水位滿位,將同時衝擊半導體動靜脈產業生產。 本文將從市場分析角度調查半導體產業氨氮廢水回收再利用議...
高速運算的數位時代下,終端業者皆尋求速度更快、更節能的解決方案。伺服器、HPC設備相關半導體晶片與其製程所需材料之需求於2022年上半年持續升溫,雖然2022年下半年開始,遠端工作與消費性電子需求減緩,全球經濟表現逐步降溫,但2022全年...
在國際組織形成2050淨零排放的共識下,ESG由Nice to Have走向Need to Have,如何將商業行為扣合永續責任引發全球熱議。身為高耗電、高碳排產業,半導體面臨的永續挑戰首當其衝,而臺灣在半導體產業鏈上具有關鍵地位,更受到...
近期美中科技戰AI及半導體皆座落在暴風圈核心;從目前對中國的觀察,長期AI/HPC運算硬體發展將會嚴重受限。RISC-V有可能作為中國未來技術突破口,但對資料中心等級CPU、GPU想要做到「進口替代」就更難如登天。近期全球AI/元宇宙硬體...
由於整車電子化機能大幅增加,應用端加速創新引發半導體需求擴大。因疫情以及其他應用產品競爭產能的影響,車用半導體市場受限於缺料、交期延長,加上物流問題造成半導體供應分配議題延燒。主要國家從全球化分工轉向保護主義,其中日韓汽車業因車用晶片缺貨...
2021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為1,026億美元,相較於2020年成長44%,顯示隨著全球新興科技的發展,半導體設備的需求明顯增加。而這些設備幾乎以每週7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運轉著,使得生產過程中,對氣體、化學品、水、電等能源的需求,已...
隨著2050年淨零碳排議題成為全球共識,各國政府訂定各階段減碳目標與政策促使產業朝向碳中和邁進。受到終端客戶對永續產品的需求,布局淨零永續已成為半導體企業是否能維持其產業競爭力的關鍵。 半導體產業的永續發展是整條供應鏈的議題,企業透過綠...
全球對半導體的需求持續增加,使得廠商持續擴增產能。預計2022年全球半導體資本總支出達1,827億美元,成長率19.7%。資本支出維持在高水平主要是因為由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電子在7奈米及以下製程節點上持續增加產能。從區域半導體資本支出...
隨著5G、物聯網技術發達,電子裝置數量持續增加,為配合不斷微縮的晶圓製程,倚賴的是半導體製程技術不斷演進與良率的提升,半導體製程材料於此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製程中所使用的靶材,有別於傳統的電鍍製程使用較厚的膜層藉以得到鍍膜的均勻性,使用...
2021年全球終端電子產品之中,以運算電子產品類別為最大規模市場,其中PC在2021年出貨量為年成長11.2%。而運算用半導體市場規模在近幾年都位居第二(僅次於通訊用半導體),其中以高階輕薄型NB應用市場為最大規模。在未來當摩爾定律趨向物...
2021年中國IC製造業產值為3,207億人民幣,成長率為24.3%,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在2022年中國IC製造業產值為3,945億人民幣。以全球晶圓廠來看,以亞太地區為主要的生產基地,其中,中國大陸的晶圓廠占全球比重為14%,以8吋晶...
IMF發佈預估2022年全球GDP正成長3.6%,預測2023年同樣亦是正成長3.6%。2022年第一季,全球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類產品在第一季度的成長性,與2021年第一季度同期比均為衰退,顯示全球終端電子產品的需求熱度正在降溫。...
IMF發佈預估2022年全球GDP正成長4.4%,預測2023年為正成長3.8%。2021年下半年的第四季度,全球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類產品在第四季度的成長性,與2020年第四季度同期比為衰退,顯示全球宅經濟的熱潮正在降溫。WSTS...
2022年第一季台灣IC製造業產值為新臺幣6,667億元,相較2021年第四季增加8.7%。在晶圓代工產業產值持續成長,2022年第一季產值來到新臺幣5,969億元。在記憶體與其他產品產值方面,因供應商庫存水位健康,以及供應鏈長短料等因素...
美國是全球創新引擎,所蘊藏豐沛的創新與創業能量,造就其在全球科技與經濟領先地位。前任總統歐巴馬開始推動美國再工業化及製造業回流、現任總統川普更大幅修正以往美國對外經貿的政策方向,致力於帶動美國製造業再起。台灣將如何從中獲取川普政府對製造業...
2017年台灣之半導體產業和顯示器產業,為新台幣3.75兆元產值規模之產業,台灣成為全球主要之半導體與顯示器設備市場,此兩大產業之製程設備與關鍵零組件,由美、日、荷等國家所掌控。然而掌握關鍵設備,即掌握制勝之工具及市場先發契機。發展具競爭...
隨著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市場擴大,中國政府亦大力扶植半導體欲提升其自製率,台灣半導體廠商為搶先進入中國大陸半導體內需市場,早期已陸續進軍中國大陸擴廠之外,近期也已開始量產的台積電南京12吋晶圓代工廠,以及較台積電早至中國建設12吋晶圓廠的聯電...
WSTS(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預估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延續2017年的高度成長,預估年成長可達12.4%,全球半導體市場上升至4,634億美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2018年台灣IC產業產值可達新台幣2兆6,082億元 ( U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