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IEKTopics|盤點三大量子技術應用範疇:運算、通訊、感測
- 2025/10/28
- 3910
- 24
量子技術是利用量子力學原理所發展出來一系列的技術,主要是利用量子力學的特性,如「量子糾纏」、「量子疊加」等現象。在20世紀時,對於量子技術主要著墨在原理的探索與實證研究。
量子技術是利用量子力學原理所發展出來一系列的技術,主要是利用量子力學的特性,如「量子糾纏」、「量子疊加」等現象。在20世紀時,對於量子技術主要著墨在原理的探索與實證研究。
在快速變動的全球科技時代裡,唯有洞悉趨勢、前瞻布局,才能為臺灣產業找到持續成長的動能。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自2013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每年匯集分析師與各領域專家的智慧,發佈年度專刊《IEKTopics》,剖析未來五年內值得臺灣...
在近十年,國巨躍升為臺灣被動元件產業的領導者,關鍵不僅在於電阻、電容、電感等基礎被動元件的深厚技術量能與規模經濟,更來自於透過精準併購的策略所打造的多元產品組合與全球通路佈局。延續這樣的併購策略,本文將以芝浦電子的收購案為核心,探討其在全...
隨著AI晶片功耗不斷攀升,伺服器散熱已成為決定算力邊界的關鍵課題。傳統氣冷方案難以因應動輒上千瓦的熱設計功耗,液冷因而成為高效能運算伺服器的必然選擇。然而,液冷系統亦伴隨漏液、流量異常等潛在風險,可能導致伺服器短路或非計畫性停機。為此感測...
意法半導體(STM)斥資9.5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的微機電系統(MEMS)感測器業務,將NXP在車用與工業領域的感測技術,整合至STM自身的晶片製造體系,藉此形成從感測器到訊號處理器的完整方案。此交易案將強化STM在汽車電子市...
Micro LED被稱為是終極顯示技術,目前各段製程皆持續發展之中,面板製造成本仍高,未來若要成功推進成本下降,晶片、巨量轉移設備製程、背板技術的發展可說是至關重要,目前各段製程皆持續在進步發展之中。我國已是為全球Micro LED發展重...
Driven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AI, electric vehicle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smart ...
CMOS Image Sensor (CIS)為目前的主流影像感測元件,廣泛應用於各領域。然而,現行以矽為基礎的CIS在光學吸收上受限,僅可涵蓋可見光與近紅外波段,無法滿足新興應用對短波紅外光(shortwave infrared, SW...
隨著AI、電動車、物聯網與智慧醫療等應用快速發展,全球電子產業正加速轉型,也為零組件供應鏈帶來新一波機會與挑戰。台灣在MEMS感測器、被動元件與PCB等關鍵領域具備深厚基礎,2025年即便面臨國際政經變數與市場景氣波動,整體仍展現出穩健的...
在全球科技快速變革與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刻,工研院日前舉辦「2025全球科技產業競局之趨勢與挑戰系列研討會」,吸引近500位學研專家與業者參與。研討會聚焦半導體策略定位、電子零組件商機與量子科技供應鏈布局三大主題,剖析全球產業變局下臺灣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