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領域開放式創新平台,塑造台灣物聯網新典範

工研院院長 劉仲明

近兩年,物聯網(IoT)無疑是科技界與創投界最熱門的議題,儘管在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相關的想像與預言,但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以及電子商務與大數據分析的平台能力,使實體與虛擬世界走向融合,讓物聯網重新成為科技業關注的焦點。不管在今年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或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相關產品、應用百花齊放,意味著物聯網發展潛力與商機無限大。

這股產業變革的最大動力,不僅國際大廠摩拳擦掌,各組生態聯盟爭搶話語權,各國政府也藉機重新提振國家產業地位,包括美國政府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德國也重新定義國家製造業地位的工業 4.0 計畫。而台灣如何在浪頭上奪得立足點,也是目前產官學研界最關注的話題。

台灣產業小而美,在單一領域上都有很好的基礎,然而,物聯網必須藉由跨領域技術整合,方可實現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科技與生活連結的應用。身為國家級的研發機構,工研院須帶領台灣產業往同一方向努力,使製造業、消費性產業等能合作,軟、硬體能結合,產生聚砂成塔的力量。

近年,工研院積極推動各技術領域發展開放性創新平台(Open Innovation Platform),透過跨領域融合自主創新與深化核心技術 TBB(Technology Building Blocks),用快速拼圖的概念將產業的缺口與工研院累積的能量拼接,協助產業跨越技術、應用瓶頸,提升價值創新。另一方面,工研院目前也選定重點新興產業,包含物聯網、穿戴式裝置、先進製造、先進醫療器材、先進材料等,連結矽谷之創新與創業能量,打造台灣成為先進國家的創新夥伴,同時在國內強化前瞻創新學研合作平台,眾志成城使台灣成為全球創新與新市場的要角,為台灣開創產業新機會。

工研院 IEK 是國家的產業智庫,在物聯網的熱潮下推出這本專刊,主要是希望讓向來擅長硬體與製造的台灣產業看到連結點。是故以此為主軸,除了剖析物聯網各應用領域之創新案例外,同時也提出對於台灣產業的啟發與佈局重點,以及以國家的高度,建言物聯網時代的台灣產業轉型策略與總體環境建構的關鍵要素,期望能在物聯網的混沌不明期為台灣點一盞明燈,指引產業奪得先機,創造產業革新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