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基礎設施是維持政府與社會功能運作的必要資產。一旦關鍵基礎設施失能,無論肇因來自天然災害或人為疏失,甚至是軍事威脅或恐怖攻擊,都可能對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以及經濟民生造成嚴重衝擊。
電力是維持基礎設施運作的重中之重,若因人為疏失導致突發性電力中斷,瞬間喪失電力供給或影響電力系統運作,嚴重時將造成大停電,影響民生經濟。根據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數據分析,2023年美國電力供應商共提出185起主要針對關鍵電網基礎設施的物理攻擊或威脅事件報告,打破歷年來紀錄。
其次,通訊系統基礎設施的穩定運作亦不容小覷。隨著數位化基礎建設,資訊安全同為關鍵議題,駭客攻擊往往會造成大規模的電網及通訊系統癱瘓。例如:俄烏衝突爆發,俄羅斯駭客發動攻擊,美國網路系統及衛星服務商Viasat擁有的同步軌道通訊衛星「KA-SAT」,其用戶端數據機遭到網路攻擊,造成烏克蘭境內通訊中斷,連帶造成電信商Nordnet在法國地區九千家用戶、電信商Bigblu在德國、法國、匈牙利、希臘、義大利和波蘭地區,影響超過一萬家用戶發生斷線問題,此外德國5,800多架用於發電的風機則是無法遠端監控與控制。
第三,因氣候變遷的極端天氣,或板塊、火山活動伴隨的地震、海嘯等災害,皆可能損壞戶外電氣設備與通訊設施,產生大範圍基礎設施中斷運作。如2024年日本能登半島地震造成4萬戶停電,配電設備嚴重損壞、通訊中斷,且因道路破碎,使救援與恢復工作難以進行。
減少電力中斷的財損,微電網鞏固供電可靠度
電網中斷對臺灣產業及民生造成嚴重影響。舉例來說,2022年303興達電廠事故造成發電量瞬間喪失1,050萬瓩,約占全臺1/3電力,造成全臺大停電,總計影響全臺549萬餘戶,經濟部轄管園區的損失金額合計超過新臺幣8億元。
依據美國能源部定義:「微電網是多個且協調的負載和發電機組的孤島電網系統,亦可併網作為主電網的可控結構運行,並受到明確限制的電氣邊界」。
簡單來說,微電網本身可以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小型電力供應網絡,讓電力自給自足,除了平時併網協調主電網供需平衡之外,當主電網發生事故,可使斷電損失高的重要產業及維生設施延續供電一段時間,加強重要園區的供電可靠度,減少無預警斷電損失。另外,微電網亦可在在大事故下,協助建立緊急備援方案,在基礎設施運作功能受損、停止時,採用分散式、可獨立運作之區域電力系統,提供運轉彈性及復原工作,強化電網韌性。
通訊中斷影響民生,預備多元化的替代通訊方案
通訊中斷或系統負荷不足,同樣會對臺灣經濟及國家安全產生衝擊。例如:金門、馬祖海底電纜屢遭切斷,過去6年內損毀超過29次。維修需耗時數月與鉅資,儘管微波、衛星通訊可滿足緊急聯絡,但無法應付民生需求。
「通訊韌性」成為各國政府政策與基礎建設推動的重要施政目標,包含韌性連網技術、分散式資料中心等解決方案,降低自然災害或戰爭行為所導致基礎設施破壞、停電風險造成的通訊中斷。日本提出「實現新時代所須之強韌且健全的數據流通社會」,建構防災性強的通訊網路,並確保替代通訊方式,如電信業者間漫遊、非地面網路,打造在緊急狀態也可繼續使用數位服務的環境。
澳洲政府挹注5千萬澳幣於「電信抗災創新TDRI計畫」,強化衛星連接,如低軌衛星,或可同時監控網路並與緊急服務共享關鍵資訊之新方法。「電力恢復解決方案」包含獨立離網電源解決方案、可調度電源供應及延長電信基礎設施備用電源時間之相關技術。
日、澳同屬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國家,在氣候環境也有相似之處,政策著重多元通訊來源與電力設施韌性,相關政策可供臺灣借鏡。
工研院「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韌性社會下的國家基礎設施正常運作
工研院擘劃的「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其中「韌性社會」為五大聚焦領域之一,發展韌性社會研發領域,可長遠佈局、累積與應用
圖2.工研院南分院六甲院區之區域能源微電網示範系統(圖片來源:工研院綠能所)
科技實力,以敏捷因應重大突發事件所造成之社會動盪及產業衝擊。韌性社會以社會公共安全的風險預防整備為目標,針對重要的交通、通訊、網路、電力等國家基礎設施運作,建立風險預警、快速反應與備援,以及加速復原之解決方案與技術。相關情境包括:
- 對基礎設施硬體進行巡檢,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維修,例如:以無人車、船、機進行設施巡檢。
- 對基礎設施運作效能即時監控,早期發現失效徵兆,並進行預防處理,例如:以數位分身監控油氣水電與交通運輸。
- 建立緊急備援方案,當基礎設施運作功能受損、停止,提供必要備援,例如:分散式、可獨立運作之區域電力、供水、通信、網路系統,以無人車、船、機進行緊急物資運送。在斷電事件造成影響後,能迅速應變、降低損失,並加速復原進程、適應新外部局勢,已成為國家與社會永續發展的重要目標。
工研院發展多重微電網技術,具備「智慧化、多元化、分散式、替代性」優勢
工研院將透過成熟技術組合與新興技術研發,從智慧化、多元化、分散式與替代性角度,建構社會對突發風險進行預警、因應、備援與復原能力,以及發展相關技術與解決方案,將危機轉為商機。因此,以社會公共安全的風險預防整備為目標,發展關鍵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運作監控,以及重要資源與能源供應快速修復與備援機制。
工研院將發展區域電網災害應變技術,建立多重微電網韌性技術,提升區域能源供電品質、建立區域緊急電源復電運轉技術,作為短期維生及通訊需求使用。以工研院南分院六甲院區之區域能源微電網示範系統為基礎,已完成包含410kWp(峰瓩)太陽光電發電系統、500kW(千瓦)/1,000kWh(千瓦‧時)儲能系統、高壓電力傳輸設備,以及區域電能管理控制平臺建置。
透過導入單區域太陽光電發電預測、負載預測、排程演算法、長時功率控制等技術,完成短時區域功率平衡功能、短時穩定再生能源輸出(平滑化)、日前排程運轉調度控制等功能之測試與驗證。未來將以整體系統運轉角度,規劃各系統元件之運轉操作與調度排程,實現微電網於負載面管理與控制的功效,並透過短時實功率控制技術,平衡區域負載用電功率。平日以虛擬電廠,操控並鏈結分散式資源支援大電網,災害停電時進行緊急供電拓樸切換,無縫轉換為分散式資源自主化。
建構陸空三維通訊,完善具韌性的通訊服務生態系統
通訊韌性方面,工研院朝提升整體通訊網路韌性發展,整合衛星、非地面通訊與地面通訊,建立動態建構網路鏈結。短期內積極整備以滿足緊急狀況發生時的通訊運作功能,未來朝向6G世代的全覆蓋、地空整合情境。現階段基於國內網通產業的5G/B5G行動網路,發展高空通訊技術,整合衛星通訊與地面光纖網路,建構陸空三維穩定的韌性通訊服務生態系統。
工研院投入研發韌性網路的通訊技術多年,佈局「高空平臺基地臺」(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 HAPS)所搭載的無人載具可以是氣球、無人機或飛船等,做為通訊中繼和監控載具。工研院開發「飛船載具解決方案」,具有滯空時間較長、空運能力較佳,以及成本較低等特點,在戰爭時期及救災需求下,快速部署臨時通訊連結,協助人員傳輸重要資訊,進行緊急調度與監控任務。另外也提供小範圍區域的通訊輔助,是自主衛星網路建置完成前,可優先佈建使用的解決方案。
工研院發展太空通訊科技,開發臺灣第一顆國產自主通訊衛星的通訊酬載,配合國家太空中心(TASA)規劃,最快可望在2027年起陸續發射B5G低軌通訊衛星。透過驗證國產通訊酬載,打造臺灣成為衛星零組件、地面通訊設備與晶片的研發和製造基地。研發聚焦三大主軸:太空次系統、地面次系統與零組件、組網與服務。目前在基頻/射頻天線與晶片模組已有初步成果,並於國內外展會發表。
結語
面對極端氣候、地質活動與地緣政治等風險,在仰賴電力與通訊驅動的高度數位化的生活模式下,基礎設施韌性成為維繫日常運作的基石。若遭意外癱瘓,不管政府運作或經濟活動必將戛然而止。因此在智慧化調配、多元、分散及可替代的思維指導下,強化電網及通訊設施的建設,期許能在任何情境下快速反應與調整,保有基礎設施的彈性堅韌運作。
圖3.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之系統單線圖(圖片來源:工研院綠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