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影響國際政經局勢的黑天鵝事件愈發頻繁,舉凡美中對抗、COVID-19、烏俄戰爭等,衝擊效應深遠,以致全球歷經數十年發展而成的高度分工供應鏈體系,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世界經濟論壇(WEF)直指,多重危機的湧現成為世界新常態,應證了「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的老生常談。面對全球愈趨複雜難測的風險樣貌,韌性力成為各國、產業乃至個人都需具備的能力。
「韌性」是面臨突發重大風險事件,或出現可能影響產業穩定發展的長期壓力時,能及早預警、有效降低衝擊、維持基礎運作、迅速復原或是重新適應新局的綜合性能力。對資源有限卻又處於國際製造與貿易關鍵地位的臺灣來說,以科技力量打造韌性社會,是政府、產業乃至於全民的必修課。
韌性社會的建設,並非仰賴單一技術的突破,而是需要整合多元技術,從智慧化、多元化、分散式及替代性的角度出發。2024年初工研院即發表「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在既有的應用領域包括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之外,新增「韌性社會」的範疇,發展「基礎設施韌性」、「資源能源韌性」、「生產力韌性」,預先投入相關科技研發,藉科技力提高國家及社會的韌性力,化危機為轉機,並帶來新商機。
《韌我行:科技致能永續臺灣》專刊是一本韌性寶典,見樹又見林,大方向從國家層面著手,探討政策、法規,並借鑑日本、美國和歐盟等國家做法,透過政策引導與科技應用提升社會韌性,參考與臺灣同處地震帶、地理位置相鄰的日本,以「五年加速化對策」積極導入數位科技強化防災、減災和基礎設施,引他山之石,為臺灣提供指引。再微縮至產業層面,從科技研發、應用,乃至相準韌性商機應運而生的新創公司,為產業探討新型態商機方向。
更重要的是,從科技層面探討如何善用創新技術,提升應對風險和快速復原的能力,以建構更具韌性的社會。舉例來說,「基礎設施韌性」是保障日常生活和經濟運作的核心基礎,工研院開發「多重微電網韌性技術」,強化供電體系對突發風險進行預警、因應、備援與復原能力,減少對社會與經濟的衝擊。
在「資源能源韌性」方面,強化能資源的運輸、儲存和維運,以及關鍵資源的供應韌性,特別臺灣有需多產業需要特殊原材料,目前多以進口為主,工研院為提升半導體和電動車材料的自製率,投入「低碳循環礦物技術」及「稀土永磁廢棄料源關鍵組成分析與評價技術」,發展回收、分解、再循環技術,也能進一步減少關鍵材料的進口需求。
隨著全球高齡化與人口結構的改變,勞動力短缺問題已開始於產業中出現,「生產力韌性」成全球關注焦點。製造業為主的臺灣,必須提前布局,建立相關維護、調配或替代方案與技術,以保障必要生產力,工研院即整合機器人與製造系統,開發「快拆式關節機器人」並推動數位化技術的傳承,幫助製造業克服勞動力短缺挑戰,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
工研院的韌性策略布局,不只用創新技術提升社會韌性,其實也具有相當的商業應用潛力。誠如古人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期望透過本刊國際標竿案例與工研院創新技術方案,為讀者帶來更多啟發,突發狀況或許不可預測,若能及早發現技術缺口,事先加強準備,就能打開對韌性社會的全新想像與商機,迎接未來的每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