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IEKTopics|具永續思維的韌性社會政策

近五年,以COVID-19為首,伴隨極端氣候、地緣政治衝突等變動,為全球自然環境及人類社會帶來諸多深遠影響,再再凸顯建立一可吸收、適應外部衝擊之韌性社會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國際社會面對規模更大、更加難以預測的自然災害,除針對基礎建設進行總體盤點與強化外,結合科技賦能建造可用的解決方案,成為建立韌性社會的核心關鍵。

面對這些多變且難以預測的挑戰,建立韌性社會已成為國家層級的重要議題,各國紛紛透過中長期規劃和科技創新,致力於提升國家整體應對風險的能力。本文將研析「日本、美國、歐盟」等國家及區域,以長期策略思維建立韌性社會的作法與方向,剖析其藉由導入科技所創造之韌性社會體系,從中探詢值得國內學習之處。

日本:導入科技,重新建構韌性社會思維與策略

日本因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加上島國四面環海之地理條件,發生颱風、地震等天然災五年加速化對策凸顯科技在建立韌性社會的關鍵作用。該對策除進行基礎建設盤點修繕外,導入科技工具提升基礎建設功能與災害防治效能,將是打造韌性社會的重中之重。面對規模越發龐大且不可預測的天然災害,更需借重科技建立完整的「災前預測、災中救援、災後復原」體系。美國與歐盟:整合資源,建立通盤性韌性社會除日本外,美國與歐盟亦於近年針對建立韌性社會,展開制度面的改革,從長期性策略視角出發,建立通盤的韌性社會策略。害的頻率普遍高於其他國家,更甚者,2011年東北大地震引發海嘯侵襲,造成大規模核災及一系列災害。另一方面,日本自2007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化趨勢造成勞動人口短缺,長期而言將對產業發展與經濟財政,造成莫大衝擊與損失。在環境與社會兩大課題交迫之下,促使日本即早著手建立韌性社會的改革工程。

為應對挑戰,日本政府採取一系列策略性措施。首先,日本內閣於2018年提出「為達到防災、減災與國土強韌化之三年緊急對策」,盤點國內具高風險或對民生影響甚劇的基礎建設,如引水道、蓄洪池、基地臺等,規劃於2018 年至2020年期間完成補強修繕。

為進一步強化國家韌性,接續於2021年提出「為達到防災、減災與國土強韌化之五年加速化對策」(以下簡稱五年加速化對策),擘劃2021年至2025年的中長期基礎建設及防災硬體提升計畫,共提出123個施工項目,為日本國土強韌化中長期策略之一,涵蓋天災預防、救援及提升基礎建設安全等兩大主軸。

五年加速化對策凸顯科技在建立韌性社會的關鍵作用。該對策除進行基礎建設盤點修繕外,導入科技工具提升基礎建設功能與災害防治效能,將是打造韌性社會的重中之重。面對規模越發龐大且不可預測的天然災害,更需借重科技建立完整的「災前預測、災中救援、災後復原」體系。

美國與歐盟:整合資源,建立通盤性韌性社會

除日本外,美國與歐盟亦於近年針對建立韌性社會,展開制度面的改革,從長期性策略視角出發,建立通盤的韌性社會策略。

美國的策略著重在強化聯邦政府及各州政府的協作,建立雙軌防災體系,增進對天然災害的應對能力。鑑於2023年發生超過23起損失超過10億美元的天災,美國決定擴大強化聯邦和各州的雙軌防災體系,自然災害發生後,由各州政府優先利用內部資源展開救災,當災情超越其負荷時,再尋求聯邦政府轄下的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協助,變更為由聯邦政府主導救援、FEMA負責指揮救災行動。除了救援行動外,FEMA近年亦強調災後的迅速復興,透過BRIC(Building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and Communities)計畫向各州、地方社區等,提供災害復興資金資源,協助修復基礎設施,提升社區復原力。

歐盟與德國為另一重要標竿典範,採取更全面的方法,涉及多個關鍵領域以建立韌性社會。歐盟27國最早於2008年開始重視關鍵基礎設施的韌性與安全,制定《歐洲關鍵基礎設施指令》(Europea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Directive),此指令係歐盟提升關鍵基礎設施韌性的基礎草案,當中指定能源、交通、銀行、金融市場、健康、飲用水、汙水處理、數位基礎建設、公家機關、太空與糧食生產及配送,為攸關維持社會穩定的重點領域。2023年接續制訂更完善的《歐盟關鍵基礎建設與實體韌性指令》(Directiveonthe Resilience of Critical Entities),闡明歐盟各國政府及私部門對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義務,要求歐盟各國須透過自我風險評估、制定技術安全與組織策略等手法,建立國家韌性政策且定期評估關鍵基礎設施的韌性狀態。

盤點日美歐建構韌性社會之近期進展

建立國家級韌性政策的確有其必要性,時至今日,檢視日美歐三區,各自施行所建立的防災政策與機制,確實產生顯著地成效。

日本的五年加速化對策,特別是在科技應用面取得實質進展。在123項工程中,規劃24個將基礎建設結合科技的施工項目,如於鐵路與高速公路加設感測器與攝影機掌控即時車流資訊;建立智慧電網與虛擬電廠打造數位管理系統;營造工程期間導入數位工具監管流程與工作進度。從量化指標著手觀察,至2023年其營造工程導入數位工具占比達83%、全國地形量測與災害風險3D地圖累積達12,400平方公里、全國水利設施數據管理系統完成率達75%等。

除了關注基礎建設,五年加速化對策也著重打造全面的韌性防災體系。在天然災害的預測、救援、復原等不同階段賦予科技不同角色,如災前強調科技的精準預測與掌握,透過學研單位導入前瞻科技啟動相關專案,使用量子電腦、超級電腦等高效運算工具,進行雨量、潮汐變化、地震震度、風速、淤沙量、線性降雨帶等預測。災時救援則強調即時性的訊息掌握,結合法人開發之災害管理共享資訊平臺(Shared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SIP4D),打造防災救災情報系統,整合跨單位資訊,及時掌握受災狀況與推測救援作業資訊,如地點地形、受災人數、需投入的人力與配置等。災後的復原強調速度效率與資源效益最大化,透過無人機進行物資傳輸,並打造共享經濟網絡,指定民宿、藥局、大型卡車等作為重要物資中繼站來共享資源。

美國除強化聯邦層級的防災體系外,各州也積極建立韌性措施。以加州為例,州長緊急服務辦公室(CalOES)於2017年頒布加州緊急應變計畫(SEP),在更新版本中新增災害復原支援功能。CalOES還針對野火、洪水和地震等常見災害制定專項防災計畫。值得一提,加州在2019年啟動全美首個全州範圍的地震預警系統,並在2020年與Google合作推出MyShake App,為居民提供地震早期預警。這些措施旨在確保災害發生時,能即時向民眾和應變機構提供準確訊息和指導,提高救援效率、減少損失。

歐盟的韌性社會體系中,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在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政策以「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保護策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建立提升關鍵基礎設施韌性的主要步驟。首先透過中央與地方分權,針對關鍵基礎設施進行盤點,並確保符合國際與歐盟法規要求。同時擴大韌性議題範圍強化跨部門、跨官民合作,例如:氣候變遷韌性、民防與國防整合、資通訊安全平臺等。

除了上述規劃,德國也針對特定領域制定韌性強化政策。例如:對環境社會相當重要的議題,提出文化遺產安全指導原則、飲用水安全風險分析與危機準備計畫、金融與保險產業資通訊安全、河川盆地開發水災防治計畫等。以河川盆地開發水災防治計畫為例,鑑於近年來強降雨的頻率與範圍漸增,故重新評估德國境內流域範圍甚廣的主要河川其水災風險,如萊茵河、易北河與多瑙河,重新盤點各政府部門間的水災防治與區域管理計畫,依淹水高度、地形、水速等方式做出評估,再透過擴張疏洪區、還地於河、科技監控等方式進行風險管控。

結語

綜觀日、美、歐的多項韌性社會政策,回應臺灣的天災及複雜的地緣政治風險,更應以長期思維制定國家層級的韌性策略,作為政策導引方針。為實現此一目標,臺灣應考慮結合前瞻科技進行災害狀況與災損預測,善用超級電腦、量子運算等,整合衛星、感測器、無人機、人工智能等軟硬體技術,打造次世代天災防範與預測系統。

此外,完善配套措施,如建構災後資源共享圈,也將有助於提高社會整體應對災害的能力。臺灣更應倚重國內ICT產業與研發量能等優勢,建立情境模擬研析能力,增強風險評估與應對能力,使之涵蓋更多潛在風險領域。

透過這些措施,期盼臺灣在「變化是唯一不變」的多元風險時代下,以自身韌性體質為基礎,建立一個全面、靈活且具前瞻的韌性社會;不僅能應對當前挑戰,更為日後潛在風險做足準備,持續開創並掌握先機。


 

本文檔案:2024 IEKTopics|具永續思維的韌性社會政策下載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