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屬於能資源匱乏的海島型國家,電力無法與其他國家聯網支援,因此提升能源自主性與多元化發展變得格外重要。近年國內高科技製造業發展蓬勃,使電力供需變得更加緊繃,有限能資源使我國達成能源轉型與2050淨零目標將更具挑戰性。
面對能源供需與環境永續性的長期挑戰,過去的經驗顯示,當系統中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時,容易引發連鎖反應,例如:2017年7月29日,颱風造成花蓮和平電廠聯外電塔倒塌,導致機組雖可正常發電,但電力無法送到台電系統,減少約130萬瓩供電能量。這提醒我們,更分散的能源供應將是確保未來穩定供電的重要一環。
另一個案例是桃園大潭電廠,於2017年8月15日因中油承包商疏失導致天然氣供應中斷,引發全臺大停電。當大潭電廠這個北臺灣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的機組跳脫後,電網透過分區限電防止了全面性崩潰。雖然此次事件暴露了依賴大型集中式火力電廠可能帶來的風險,但也為我們提供了提升系統備援能力與韌性的契機。
從這些事件可以看出,我國能源供應結構的多元化和韌性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並增強低碳與零碳能源的使用,以及探索替代性能源載體(如氫氣)的供應,將是我們邁向2050年淨零目標的重要一步。參考國際提升能源供應韌性的實務經驗,可透過能源樞紐(Energy Hub, EH)方案,加速實現能源供需穩定與淨零轉型的目標。
增強能源供應韌性,將挑戰轉變為機會
若要提升我國能源系統供應韌性,能源供應朝向多元且零碳目標發展,可針對以下挑戰逐一克服:
- 電力傳輸挑戰:再生能源屬分散式能源,須擴展電網傳輸設施,尤其大量離岸風電,須從海上將電輸送至岸上,因此海底電纜與岸上升壓站的建設有其重要性。未來再生能源進行跨區輸送,將會是常態,跨區高壓電網容量足夠與否,將是可以多著墨的議題。
- 能源儲存挑戰:再生能源是未來降低能源系統碳排的主要路徑,克服其間歇性將是重中之重,亟需仰賴儲能技術(例如:儲能、儲氫)來調節再生能源供應不穩定情況。我國儲能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大型儲氫設施的規劃也剛剛起步。儘管發展已經開始,但若要加速應用,仍需克服諸多挑戰,包括成本高昂、技術成熟度有待提升等挑戰。
- 能源轉換挑戰:若要利用儲氫技術來調節再生能源的間歇性,或作為長時間儲能的工具,首先需要依賴電解製氫(電轉氫)技術。然而,目前電解製氫技術仍處於發展初期,相關產業也還在起步階段。隨著全球逐步推進淨零排放,我國對氫氣或電轉氣(PtoG)技術的需求可能會有所增加。
- 能源傳輸挑戰:除電網容量擴大外,也要發展非電能源輸送網路與載具,才能將氫氣輸送至需求端。建議將透過現有天然氣管網混氫運輸的方法納入可行方案評估,以利更廣泛地取得氫氣,例如:產業用熱、氫能載具等應用。
- 系統整合挑戰:縱使能源技術缺口被填補,但整體能源供應系統還是存在供應、轉換、傳輸、儲存的整合與優化問題。若能優化系統來提高整體能源的使用效率,例如:調節因應AI高速運算增加改變用電需求的情況。
國內外強化韌性的科技發展與應用案例
為了提升能源供給的韌性,國際上採取的其中一個方法是推動多能源供應的架構。透過多能源供應、轉換、輸送、儲存及應用的整合,推動「能源樞紐」(Energy Hub, EH)方案。國際上目前已展開各種能源樞紐概念的應用,包括:多能源供應系統、淨零聚落、淨零園區、智慧微電網、氫谷、氫樞紐等,以下介紹兩個實際案例。
案例1:荷蘭北瓦登氫樞紐(NortH2)
NortH2是歐洲2020年啟動的大型綠氫供應計畫,以氫氣生產與供應為主的能源樞紐應用。該計畫是跨國的產業合作案,也是荷蘭首次推動大型的綠氫生產計畫,主要由荷蘭Shell、荷蘭Eneco、挪威Equinor、德國RWE等企業合作組成,各企業依據專長負責不同的任務:
- SHELL:荷蘭能源集團,近年積極佈局再生能源產業,負責計畫統籌規劃工作。
- Eneco:荷蘭天然氣、電力和熱能生產與供應商,是該計畫的主要投資者。
- Equinor:挪威石油與離岸風電企業,負責離岸風電開發、管理及營運。
- RWE:德國能源公用事業,負責離岸風電與電解槽建置、整合及營運。
NortH2主要任務為生產綠氫、供應鄰近化學工業(例如:化學、肥料工廠)綠色原料,以及針對工業高溫用熱的綠色燃料需求,強化該區能源自主及推動產業淨零轉型任務。其次任務是滿足能源與工業用氫需求,形成一個兼具能源韌性與永續發展的產業聚落。
NortH2計畫透過能源樞紐架構,提升能源供應韌性,在達成目標之前面臨相關挑戰,因此也規劃以下解決方案作為解套:
- 滿足綠氫供應:推動離岸風力建置及電解生產綠氫,規劃2040年完成40GW離岸風電產氫能力的建置,解決韌性提升過程中,能源轉換設施不足的問題。
- 完善儲氫設施:透過建置大型地下儲氫設施,為需求端建置穩定的綠氫供應鏈,有效解決韌性提升過程中,能源儲存設施不足的問題。
- 強化輸送能力:更新與鋪設氫氣輸送管線,將氫氣輸送至各需求端(包括:工業、交通及建築),解決韌性提升過程中的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
從上述方案可發現,NortH2除了增強能源供應韌性,也借助提供綠色氫氣來協助該區域的建築、運輸產業進行低碳轉型。根據評估每建置1GW(百萬瓩)的綠氫生產能量,每年可以減少約90萬噸CO2排放,相當於減少2030年該區域4%工業碳排放;或45萬輛汽車的排放;或25萬戶家庭能源排放,達成的減碳效益相當顯著。
案例2:英國亨伯產業聚落(Humber計畫)
Humber計畫由英國亨伯河流域產業聚落企業夥伴關係協會(Humber Local Enterprise Partnership)主導,屬於產業淨零轉型的能源樞紐應用。該計畫從2019年開始推動,預計2025年啟動脫碳基礎設施建設,並於2040年實現亨伯淨零產業聚落目標。該計畫受到英國BEIS(商業、能源和產業策略部)與UKRI(研究創新局)補助,透過亨伯產業脫碳部署、零碳亨伯、亨伯綠氫、Humber Zero、Gigastack等5個計畫推動淨零轉型。
Humber計畫透過能源樞紐概念,推動產業聚落淨零轉型,推動過程因應挑戰,特別制定以下解決方案:
- 生產零碳能源:規劃建置各種低碳零碳能源技術,包括:具備碳捕集與封存(CO2 Capture, Storage, CCS)生質能發電廠、100%燃氫發電廠、具備CCS的製氫廠、再生能原電解製氫廠等,藉此解決能源轉換設施不足的問題。
- 打造儲存輸送設施:建置儲氫站及氫輸送管線,向需求產業(鋼鐵、石化等)提供穩定的氫氣,改善能源儲存設施與輸送設施挑戰。
- 整合能源供需:透過整合聚落內各種能源供應、儲能、輸送及需求,形成聚落能源樞紐系統,等於運用系統整合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
- Humber計畫除了增強能源供應韌性,透過整合低碳零碳技術協助該區域產業進行低碳轉型,相關效益包含CCS生質能發電提供近零碳電力;藍氫供應讓產業每年約減少90萬公噸CO2排放;CCS技術每年可替該區煉油廠減少約8萬噸CO2排放。
以「氫」為核心,在能源樞紐扮演要角
能源樞紐是未來提升國家能源供應韌性的關鍵技術,其中,氫氣將是未來能源樞紐整合的關鍵元素。若要強化氫能角色,並以綠氫來驅動能源樞紐,以下有幾項值得關注的發展趨勢及效益:
- 趨勢1擴大再生能源電解製氫:再生能源電解生產綠氫可用於發電,減少電力部門碳排放,亦可作為工業零碳替代原料。
- 趨勢2氫氣儲存與輸送設施:電解儲氫可用於調節再生能源間歇性問題,並透過儲氫與管網提供穩定的氫氣供應鏈。
- 趨勢3能源樞紐整合:透過多元的能源供應、轉換、儲存及應用的整合,可滿足產業的各種能源需求,並最大化能源供需的效率與穩定。
- 效益1產業獲得更多樣減碳資源:氫可滿足工業低碳高溫熱需求,以及部分工業生產(例如:鋼鐵、石化等)低碳原料需求,有助工業部門深度減碳。
- 效益2調節再生能源供應間歇性:減緩再生能源對能源系統產生的衝擊,尤其是電力系統,電解製氫儲氫有助提升能源供應的多樣性。
結語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淨零轉型的腳步已勢不可擋。為了促進我國能源供應安全與環境永續層次,化挑戰為機會,能源樞紐將是未來能源供應系統淨零轉型的重要解決方案,特別是綠氫可視為驅動能源樞紐的關鍵路徑。
觀察國際趨勢,歐洲已推動多個綠氫驅動的能源樞紐應用,用來加速再生能源在不同產業的滲透率,以及協助產業聚落展開淨零轉型。而我國當前也正積極擴大再生能源建置,若能透過氫能源樞紐的整合,相信將有助於擴大再生能源應用於各產業(例如:鋼鐵、石化、先進半導體等)的實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