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IEKCQM:2022年製造業產值預估延續成長6.04%
- 2022/06/10
- 6950
- 108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10)日發布2022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預測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80兆元新臺幣,產值成長率為6.04%,四大業別均延續正向成長。但在美國升息、俄烏戰爭、中國封控等國際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疫情升...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10)日發布2022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預測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80兆元新臺幣,產值成長率為6.04%,四大業別均延續正向成長。但在美國升息、俄烏戰爭、中國封控等國際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疫情升...
屬於上游的電子零組件產業,2021年受惠於5G所帶動產品的高值化、電腦與智慧家電等產品因WFH與線上教育而催生出了少見的需求、以及國際情勢有利於台灣整體產業等利多因素,就產值年成長率而言,多數零組件表現皆優於過去的平均值。然而進入2022...
Micro LED自發光產品在近年發光發熱,不論是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我國2022 Touch Taiwan展會均可見主要品牌大廠發表相關產品。Micro LED產品擁有諸多優勢,...
中國大陸電路板產業的崛起軌跡相似於其它多數產業,主要可歸功於廣大的內需市場與本土品牌的帶動,經歷了多年市占率快速成長的階段後,2021年在主要競爭對手亦表現不俗的情況下,市占率的提升出現了停滯的狀況,顯示全球的競爭格局進入了另一個階段,產...
Seiz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during the Pandemic Increase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 and Strengthen Industry Ecochains...
2021年台灣電路板產業全年統計產值為8,178億新台幣,年成長17.5%,不僅首次站上8,000億大關,年成長率更是繼2010年之後,成長幅度最大的一年。展望2022年,在5G、半導體、電動車及其他創新科技帶動下,台灣電路板產業有望再攀...
2021年台灣電路板產業全年統計產值為8,178億新台幣,年成長17.5%,不僅首次站上8,000億大關,年成長率更是繼2010年之後,成長幅度最大的一年。展望2022年,在5G、半導體、電動車及其他創新科技帶動下,台灣電路板產業有望再攀...
雖然受到疫情擴大的影響,部份車廠臨時改以線上參展來取代,但仍不影響整體的趨勢走勢,汽車產業仍是2022 CES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本次展會可歸納出:「EV, Mobility, Logistics, Next Mile 四大主軸著重於整合...
車輛的智慧化雖然不是新穎的話題,但若觀察產業的動態,每年皆可見到廠商具有實質的進展,包括:Tesla於AI Day推出自行研發的D1晶片與Dojo超級電腦,打破了汽車系統業者之自駕晶片普遍採用第三方產品的慣性;近年來積極進軍汽車產品的鴻海...
隨著WFH的需求增加,帶動5G/ WiFi等應用市場的成長,亦帶動高頻濾波器(>3GHz)以及天線的需求,LTCC不僅具有高頻低損耗、高速傳輸和較寬頻帶等特點,且易於達到表面貼裝、小尺寸和高層數等製造與組裝需求,未來市場成長可期。 【內...
在5G浪潮下,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市場對半導體需求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而載板是IC晶圓封裝用的基板,為技術極精密的PCB產品,隨著終端產品對各式晶片模組需求遽增,也帶動載板產業順勢而起。全球載板產值由2016年65.3億美元市場規模,到20...
全球軟板產值始終保持穩定的成長趨勢,由2014年91.5億美元市場規模,預估2021年將成長至17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到9.7%,占全球電路板產值比重也由2014年約17%一路上升至2021年約22%。軟板市場仍處於應用擴散的階段,換...
台灣為全球最大的PCB供應者,2020年全球市占率高達33.9%。面對國際同業的競爭以及維持全球競爭力優勢,台灣應集中資源發展高階PCB產品,並強化與半導體產業之連結。半導體是所有科技發展與智慧應用的基礎與核心,而載板是PCB產品中與半導...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28)日發布2021年與2022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2021年製造業產值為23.06兆元新臺幣,年增率達21.26%,為歷史次高成長。展望2022年,各國經濟重啟、國際需求強勁,加以內需可望回溫,2...
去年( 2020 )以來,全球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疫情席捲,迫使個人與企業面臨新常態;美中科技鏖戰,引發供應鏈版圖移轉、原物料供應失序。面對一連串變局,工研院本著守護臺灣、振興產業之心,發揮多年累積的研發能量,運用科技力、快速展現韌性,...
擔任工研院院長三年多以來,一直鼓勵同仁朝三個方向努力:工研院需以市場為導向,要做產業界、學術界與國際間有效的橋梁,更要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做為國際的橋梁,是快速讓臺灣價?向上提升的重要作為。2018 年工研院成立「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簡稱產科國際所,ISTI )於2018 年劉文雄院長領導組織精進開始,陸續整合了原來的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IEK,2018 )、國際中心(IIC,2018)、五個國外辦公室(2020)、 及區域與兩...
2021年上半年台灣PCB產業承襲了自2020下半年的各項利多因素,整體產業氛圍相當樂觀,產值與成長率皆創下了歷年同期的歷史紀錄。探究其原因,除了各類型終端產品,如:筆記型電腦、平板與汽車等,銷售量皆續保持高度的成長,而半導體晶片市場的火...
2020年COVID-19肆虐全球於上半年衝擊供應鏈運作,所幸下半年產業生產體系逐步展現韌性,加上下半年居家避疫衍生的數位轉型需求開始發酵,使連接器產業渡過了有驚無險的一年,全年市場僅小幅衰退1%~2%避開了大規模的衝擊。展望未來,連接器...
2019年Apple將UWB技術率先導入指標性的iPhone 11產品上,自此開啟了UWB邁入高精度精準定位商業化應用的快速發展階段,而汽車領域亦在全球前十大車廠的力拱之下,亦將開啟汽車智慧數位鑰匙的相關應用,藉由本文探討UWB主要晶片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