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氫產業四大趨勢
- 2023/06/08
- 40
- 3
2022年氫相關產業成長顯著,未來發展呈穩定擴張的態勢,除了政策極力支持、各類基礎建設與相關應用也持續發展中。展望2023年的氫產業,有四大趨勢可持續觀察,分別為電解製氫技術與產業發展速度增強、潔淨氫相關配套措施逐步成形、氫載體為熱門運儲...
2022年氫相關產業成長顯著,未來發展呈穩定擴張的態勢,除了政策極力支持、各類基礎建設與相關應用也持續發展中。展望2023年的氫產業,有四大趨勢可持續觀察,分別為電解製氫技術與產業發展速度增強、潔淨氫相關配套措施逐步成形、氫載體為熱門運儲...
Net zero is currently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and societies.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鑽井技術的發明已近2000年,但在20世紀初應用鑽井技術開採石油後,鑽井技術才隨著石油產業的蓬勃發展而快速進步。目前主流的鑽井工法為旋轉鑽井法,鑽井的型態則有垂直鑽井、水平鑽井,及定向鑽井三種,其中水平與定向鑽井均需要特殊的鑽機,鑽井成本...
本文首先簡介海洋能發電技術基本資訊,包含技術分類、發展潛力、技術成熟度、電力成本等;其次,說明全球已設置裝置容量和未來趨勢;再者,提出技術及政策方面之重點趨勢;最後,說明臺灣的發展潛力及技術開發狀況。 【內容大綱】 一、海洋能發電技...
台灣太陽光電裝置在用電大戶因應再生能源法規限制、國際供應鏈要求、國際供應鏈帶動自願使用者、強制新建物屋頂設太陽光電的趨勢下,預期會有中長期的成長動能。台灣地狹人稠,目前仍以屋頂型之太陽光電為主要推動模式,近年有愈來愈多大型地面太陽光電案場...
國際主要碳交易市場可概略區分為強制性市場(Compliance Market)與自願性市場(Voluntary Market),儘管現階段仍以強制性市場為主,依數據顯示,2021年自願性市場之市場價值,相比2018年已成長達5倍以上,在全...
生質能是再生能源的一種。以生物質為料源,透過不同的製程,獲得固體、液體及氣體型態的生質燃料,亦為低碳燃料的一種。可運用在能源、運輸、建築和工業等領域,以取代化石燃料。對於控制全球平均升溫在1.5°C內的減碳目標,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world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nounced. In 2021, the International Ene...
各國政府、機構投資人、企業品牌商對自身與供應鏈淨零減碳要求,已成為企業永續的標配。為達目標,過渡期需高度仰賴外部資金投入,帶動全球永續金融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因此以永續投資為目的的商品也較過去十年更為多元。但隨著發行規模的擴張,認定標準與管...
「淨零排放」可說是當前從產業到社會最重要的發展議題,已有上百個國家宣示達成淨零排放的時程目標,國際能源總署(IEA)也揭示淨零排放的關鍵策略,其中即包含提高再生能源和開發氫能;並在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下,更加深各國強化能源自主的意識,愈加使...
全球氣候變遷對地球造成的負面影響日益嚴峻,國際能源署(IEA)於2021年發布了淨零路徑規劃報告,作為各國規劃淨零排放政策主要的參考依據。在IEA淨零路徑中,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民眾行為改變、用能設備電氣化、碳捕捉及再利用等幾...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產業研究團隊於2022年,以《樂淨零:綠色生活 你我同行》做為年度專刊的研究主題,針對全國超過1,600位18-64歲的國民調查「淨零永續行為落實意願」,藉以了解台灣民眾對哪些綠色生活的行為改變之重視程度的不同,也研究國際...
由於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加劇,極端的氣候所帶來的天災頻傳。自2015年開始巴黎協定相關會員國同意將全平均升溫控制在2°C,並以1.5°C為目標進行減碳規劃。由於能源部門的碳排為全球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故各國在永續能源政策...
截至2021年底,全球地熱發電累計裝置量為15,855 MW,較2020年增加1,417MW,裝置量年複合成長率大約為5%左右。然而目前全球已確定之傳統淺層熱液型地熱發電潛力約為160GW,是目前裝置量的10倍左右,未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舉辦「2023年臺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3年臺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工研院向下修正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4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4.76%。展望2023年,國際需求不振,...
回顧2022年,疫情延燒不斷、俄烏戰爭開打、全球通膨加劇、淨零碳排迫在眉睫,面對詭譎多變的全球局勢,該如何因應成了各界關切重點。由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主辦的「眺望2023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今年以「淨零永續x產業趨勢」為主軸,為...
說明人類的消費行為,是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核心。英國為此特別成立了行為洞察團隊,並提出了EAST行為改變的設計架構,來改變民眾的特定行為。便利性(E)來自於善用「預設選項」,移除「惱人因素」;吸引力(A)來自於「新穎性」與「誘因機制」;社交性...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自2018年開始,帶領全院單位以「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規劃長期技術開發方向,持續觀測重大國際趨勢變化,包含COVID-19疫情,並不斷更新藍圖內容。之後,工研院於2022年提出對於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的技術發展...
減少家庭能源費用,是民眾急於被滿足的期望。近年來,日本政府積極推動ZEH(零耗能房屋),透過標準建置、認證與購買補助,拉近ZEH與一般房屋的價差,降低民眾進入門檻,同時利於業者開拓市場。 而積水房屋,就是一家銷售或租賃符合ZEH規範房屋...
近期在全球新聞中,經常傳來世界各地怵目驚心的旱澇災災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糧食供應與全球的經濟活動,氣候變遷嚴峻的程度,提醒著全人類必須盡速地採取行動。工研院做為臺灣產業科技的先行者,在2018年擘劃的「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就看到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