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KView: Thre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for the EV charging service industry in Taiwan
- 2023/11/30
- 78
- 4
The EV charging service industry in Taiwan started in 2012-2015. It was initially a government-led pilot scheme to assi...
The EV charging service industry in Taiwan started in 2012-2015. It was initially a government-led pilot scheme to assi...
發展再生能源是能源轉型的主要方向,充足的再生能源也是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必要條件。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是台灣主要發展的再生能源種類,對其所產生的綠電具有龐大需求,除了填補電動車增加的電力需求之外,外銷型產業受國際碳關稅影響,亟需降低排碳量...
為了回應氣候暖化議題,汽車大廠,包含美國福特汽車、德國福斯集團、日本豐田汽車等,紛紛響應淨零排放,作出相關承諾,並且積極推動供應鏈減碳,著手改善交通運輸領域的碳排放。考慮到台灣中小企業在汽車產業國際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本文選定代表性車廠...
燃料電池市場雖然受能源危機與景氣影響有成長趨緩之勢,但隨著全球減排蔚為風潮,2022年市場規模較2021年上升約12%,前景仍然看好。現階段亞太地區的定置型應用仍為市場重心,領導廠商也以定置型發電或小型乘用車為主;商務用的中大型載具因基礎...
隨著各國經濟因COVID-19疫情減緩復甦,能源需求快速增加,加上烏俄戰爭引發能源危機,導致各國加速發展再生能源以提升能源自主與韌性,紛紛推出相關地熱發展政策,使得地熱發電的前景可期。此外,由於各國追求能源減碳,加速降低對於化石燃料的需求...
當下氣候變遷議題日益嚴重,世界各國上從政府下至民營企業均戮力於尋求節能省碳方案,顯示器產品不斷追求尺寸更大、亮度更強、解析度更高,伴隨耗電量增加與淨零碳排的長期目標背道而馳,本文介紹反射式顯示器中「全彩膽固醇液晶電子紙整合太陽能電池零碳技...
馬達於工業耗電量占7成,空壓機則占馬達耗電量約3成,為耗能量大的設備。隨著能源成本提高及淨零碳排趨勢推動下,市場對於高效率空壓機需求提升,也一併推動高效率技術發展。此外智慧工廠發展,也象徵著整廠設備智慧化時代來臨,空壓機也朝向智慧化聯網方...
日本電業低碳轉型策略之觀測,依據政府碳中和目標與自主電力碳係數目標,日本電業提出完整的短、中、長期的低碳轉型策略與創新技術開發方向,並逐年評估修正。 供給側朝向低碳電源多元化轉型,需求側著重於推動電氣化與能源管理優化。此外,開發下一代電...
日本經產省於2023年9月25日至10月7日舉辦「東京GX週」,集中辦理能源和環境相關國際會議,共有約8,000名以上線上及線下參加者參與。會議主要目的為共享日本及國際的能源政策目標及發展方向,展示相關技術創新成果並探討前瞻技術趨勢,凝聚...
面對未來全球局勢多變,為提前掌握未來產業新機會,工研院舉辦「創新50,洞見新未來」國際論壇,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面對下個50年挑戰所擘劃的「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
工研院誕生在國際局勢險峻的七〇年代,從成立的那一刻起,便肩負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的使命,回顧過去半個世紀,工研院協助臺灣從勞力密集的產業結構轉變為技術導向的高科技大國,奠定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基石,也帶動資通訊、材化、機械、生醫、綠能等產業...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TW X-NONE ...
工研院今(24)日舉辦「2024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論壇」,發布2024年臺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受全球需求疲弱、國際訂單下滑影響,2023年臺灣製造業面臨庫存調整。隨著庫存逐步消化,在通膨趨緩、新興科技應用結構需求帶動,外需有望緩步...
「淨零碳排」已經成為全球運動,平日的食物、服飾必須符合低碳足跡認證;居住、工作的場所則是低碳或淨零耗能建築;外出時,選擇低碳運輸網絡;進行育、樂活動時,主動關注低碳相關措施,以節約能源。
今年時逢工研院創立50週年,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繼2018年帶領全院規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引領長期技術的開發方向之後,進一步在今年開始規劃「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在原有的三大科技應用領域「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和...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啟動「跨世代臺灣民眾共同譜寫的2035生活樣貌」問卷,針對年齡介於18~69歲的臺灣民眾進行調查,旨在了解他們對於2035臺灣社會的期望。同時,透過由此次調查,也希望激發民眾對於未來新興科技解決痛點的嚮往與想像...
都市化是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目前地球上大約有80億人口,預測顯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飆升到90億,其中70%將居住在都市地區,比例相當驚人。 隨著經濟發展,城鄉將吸納90%的人口增長,促進80%經濟繁榮,但也將消耗約75%的能源,排...
2035年,這個充滿未知與憧憬的未來已經向我們緩緩展開。五十年前,一個重要的科技研發機構在政府的支持下播下了種子,它就是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在此深根,奠定臺灣半導體發展主幹,攜手產業群策群力,打造資通訊光電生態系,帶動一波波產業蓬...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淨零排放等挑戰,各產業也面臨快速演化、轉型升級的考驗。為了協助產業掌握商機,工研院發表2023 IEK Topics《奔未來:深耕50 領跑世界》永續50紀念專刊,揭示臺灣未來十大跨領域趨勢,協助企業打造韌性體質的新肌...
人類的活動對大自然造成巨大破壞,導致自然災害日益加劇,熱浪、暴雨、森林大火頻傳,加上冰河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問題。這些劇變與災害對生活環境與財產造成重大影響,甚至威脅生命安全。而這些挑戰無法單靠過往的經驗來解決。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