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大爆發,AI奇點將提早來臨
- 2022/12/19
- 572
- 18
2022年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最熱門關鍵字是「生成式AI (Generative AI)」,幾乎是AI創造力的代名詞。2022年上半年AI算圖能做到「以文轉圖」成為生成式AI應用大熱門。2022年下半年ChatGPT聊天機器人在開放使用5天內...
2022年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最熱門關鍵字是「生成式AI (Generative AI)」,幾乎是AI創造力的代名詞。2022年上半年AI算圖能做到「以文轉圖」成為生成式AI應用大熱門。2022年下半年ChatGPT聊天機器人在開放使用5天內...
2022年臺灣資安產業產銷現況與展望調查,提供以臺灣資安企業為主體的現況調查。臺灣資安產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59.6%的資安業者具有自主資安產品服務與專業服務,40.4%為專業經銷代理。超過3成的資安自主業者經營範疇以提供「網路安全防護產...
隨著全球極端氣候變化影響的加劇(環境面),人們對於社會公益責任的重視(社會面)以及企業經營良善治理(公司治理面)等議題備受世人關注,企業如何洞悉ESG趨勢所帶來之經營風險,進而佈局相關永續產品服務商機,已成為近年企業高層責無旁貸、戮力以赴...
在國內資安政策及計畫推動下,近年臺灣資安新創確實比以往快速增加,也受到國際市場與創投的青睞。尤其是臺灣資安新創廠商,在弱點掃描、滲透測試、紅隊演練等資安服務及端點防護等,擁有較高的技術研發能力。未來也期望國內資安新創數量還可持續增長,因為...
近年來供應鏈資安事件頻傳,對於用戶隱私、生命財產及國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脅。本研究透過國際新創資料庫Crunchbase與CB Insights的資安投資網絡分析,討論國際大廠之創投基金(CVC)對資安新創的關注領域和投資方向,進而推測國際資...
會展產業(MICE)具多元整合特性,是貿易、交通、金融、旅遊等火車頭型服務業,隨著後疫時代行銷策略轉變,導向經營混合會展,例如新加坡率先提出會展後疫復甦指引,成為加速數位轉型提升產業韌性典範。加上數位永續意識興起,逐漸改變會展型態,如何提...
系統整合是影響以Open RAN模式部署行動網路成敗的關鍵能力,掌握此能力的廠商在產業中備受關注亦佔有優勢地位。目前系統整合專業廠商多來自於美洲和亞洲,歐洲相對稀缺且正致力於補足此缺口。傳統資通訊軟硬體科技大廠在其全球服務能量和紮實研發能...
元宇宙為近年來成長最快速的領域,其關鍵技術有AI、Blockchain、Content、Interactivity、IoT和Network等六大項。由於元宇宙沒有明確的定義,概念也尚未成形,國際科技大廠、新創等皆以自身專業領域建構相關生態...
近年全球疫情影響帶動遠距需求上升,數位服務蓬勃發展,人們更加頻繁地在網路上活動,依賴透過網路服務與人交流。然而,網路上真假資訊並存,加之新興科技發展,內容偽造更加容易,深偽技術(deepfakes)的惡意使用,帶來比以往更具針對性和破壞性...
2022年臺灣通訊產業仍持續受惠遠距新興應用商機、企業數位轉型與大型資料中心升級需求,帶動5G、Wi-Fi 6/6E、Switch、Cable CPE、光纖接取設備PON等產品升級需求,惟手機方面因戰爭、通膨衝擊總體經濟使消費緊縮,手機消...
中國為全球衛星持有數量第二大國,伴隨歐美巨型星系興起,中國亦傾國家之力自建巨型星系,打造衛星封閉服務系統。而從衛星通訊四大次產業能量來看,產值偏重於衛星製造與發射,並由國企或央企所主導,以設備終端、系統平台等優先發展國產,意謂排外效益明顯...
資料中心應用跟電動車一樣有極高的節能需求;雖目前市面有許多新技術皆可協助資料中心節能,但從xPU/運算晶片及外部連接介面下功夫,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資料中心另個立即需要節能的理由在「大型語言模型」興起,可應用範圍越廣,未來必然是研究重...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舉辦「2023年臺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3年臺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工研院向下修正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4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4.76%。展望2023年,國際需求不振,...
全球5G通訊技術繼公網基礎建設市場需求引領市場發展四年後,在3GPP Release17技術標準定義出輕量化架構的發展下,討論已久的5G垂直領域企業應用專網議題逐漸成為熱門焦點。綜觀全球5G專網部署概況,以德國與日本已公開案例數量較高,分...
美國鑒於在5G開發競賽落後中國,為避免6G的發展重蹈覆轍,勢必會積極與盟友在6G技術的合作,並制約中國行動通訊發展,期望能在6G的發展上重返以往通訊領導地位之榮耀。面對美國的科技圍堵,中國除了繼續壯大自身6G技術的實力,還會積極地尋求在6...
台灣智慧交通產業生態系以提供車用相關零組件、感測器、地磁模組、觸控面板、車載機等硬體製造為優勢,具完整的產業鏈,發展智慧停車、智慧車流、科技執法等創新解決方案較為完善。近年來,有鑒於5G、AI技術成熟,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升級為國家戰略目標...
近期美中科技戰AI及半導體皆座落在暴風圈核心;從目前對中國的觀察,長期AI/HPC運算硬體發展將會嚴重受限。RISC-V有可能作為中國未來技術突破口,但對資料中心等級CPU、GPU想要做到「進口替代」就更難如登天。近期全球AI/元宇宙硬體...
衛星通訊近幾成熱議話題,隨著3GPP納入非地面通訊(NTN)的通訊標準逐步推進,電信營運商持續進行相關驗證測試。傳統衛星通訊主要以語音/簡訊為主要的通訊功能且需要搭配衛星通訊專屬的手持裝置,隨著技術的突破,已有可直接連接衛星通訊的智慧手機...
年來,歐盟逐步強化商用車輛的強制性規範,進而帶動車隊管理系統市場,應用於節能駕駛,則直接有效降低車隊營運業者之營運成本。 CANGO MOBILITY的遠端數據處理解決方案,具備彈性客製化、無縫整合、高度支援等特色,為車隊管理系統帶來駕...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自2018年開始,帶領全院單位以「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規劃長期技術開發方向,持續觀測重大國際趨勢變化,包含COVID-19疫情,並不斷更新藍圖內容。之後,工研院於2022年提出對於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的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