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CFE: One of the possible strategic options for Taiwan to achieve net-zero
- 2025/03/10
- 596
- 0
The latest CCPI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s were announced on November 20, 2024, with the top 3 position...
The latest CCPI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s were announced on November 20, 2024, with the top 3 position...
CES 2025再次展現車輛科技的蓬勃發展,參展商數量突破900家,年增逾三成。此現象突顯了車輛科技創新發展的趨勢,也顯示該產業正迎來關鍵轉型期。當前,全球車輛產業的技術發展圍繞三大核心主軸-自駕化、聯網化與電動化,這三大技術領域不僅彼此...
印尼作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能源生產國與消費國之一,其能源結構長期依賴化石燃料。近年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印尼規劃投入更多資源探索可持續與潔淨能源,以應對能源需求增長及環境挑戰,其中包含氫能經濟發展。本文介紹能源轉型趨勢,並深入探討氫能布局策...
生質燃料在全球能源轉型中具有關鍵作用,特別是在減少碳排放、促進能源多樣化及經濟發展方面。生質燃料來自有機物質,具碳中和潛力,應用於交通運輸、供熱及電力等領域。2021年,生質能占全球最終能源消耗的12.1%。生質燃料的未來發展需依賴政策支...
離岸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伴隨著市場與政策上的多樣化挑戰,其中,負向競標已成為近期討論的焦點。與大多數國家透過補貼政策刺激當地風電市場的方式不同,德國採用負向競標模式以推動市場競爭,此模式旨在促使開發商提升效率並控制專案成本。然該模式雖為政府...
由於世界各國的電力需求隨著經濟復甦成長,全球傳統型地熱產業也逐漸從COVID-19的衝擊中恢復,未來幾年成長速度將可望回復到疫情前的水準。此外,除了發電需求之外,各國紛紛開始尋求地熱能源的多元應用,如供熱與製冷,或是從地熱滷水中提取商業級...
在2022年NIF成功達核融合試驗的「能量淨增益」,不僅達成重要的里程碑,也提供科學家持續推動與業界持續核融合產業的信心。儘管距離實現商業化核融合發電還有一段空間需要努力,但建立核融合產業快速擴張所需的供應鏈產能目標已經浮現,因此,克服供...
台灣在CPPI的綜合排名為第60名,主要是在「溫室氣體排放」與「能源使用」構面上的排名相對落後,而全時使用無碳電力契約(24/7 CFE)將有機會扭轉台灣的能源需求與供給結構,達成台灣的淨零碳排能源目標。其可行的策略有:發展儲能技術、推動...
全球燃料電池產業鏈已基本完善,這主要得益於各國對減少碳排放和尋求替代能源的需求。其中,燃料電池的商用化重點放在定置型應用,如家用與產業用備援系統等。雖然燃料電池載具目前備受關注,但由於基礎建設發展欠佳,導致技術與市場陷入惡性循環,為此相關...
燃料電池市場雖受能源價格波動與經濟景氣影響,2023年市場規模較2022年減少約2.5%,成長趨緩,但隨著全球減排成為風潮,前景仍然看好。現階段亞太地區仍為市場重心,不過歐美地區奠基於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上近期政策資源的大量投注,市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