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品應用於骨盆底肌障礙之發展商機
- 2022/11/21
- 355
- 15
全球骨盆底肌障礙盛行率上升,骨盆底肌障礙會形成一系列生殖與排泄相關症狀,導致醫療保健及社會成本支出增加,同時也帶動相關市場的擴張。老化、肥胖與孕產為骨盆底肌障礙主要風險因子,而全球高齡化及全球肥胖人口增加,同樣導致潛在的患者人數群體增長。...
全球骨盆底肌障礙盛行率上升,骨盆底肌障礙會形成一系列生殖與排泄相關症狀,導致醫療保健及社會成本支出增加,同時也帶動相關市場的擴張。老化、肥胖與孕產為骨盆底肌障礙主要風險因子,而全球高齡化及全球肥胖人口增加,同樣導致潛在的患者人數群體增長。...
高齡人口比例攀升,WHO積極推廣呼籲「賦能社會」(Enabling Society),各界積極尋求解方以協助長者自立、降低公衛體系負荷。打造高齡友善住宅來補強長者功能性能力、達到長者賦能自立,對應高齡住宅衍生的服務,則能結合生活支援、健康...
全球老人人口占比攀升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預估2050年全球老人人口將達15億人,預期醫療及照護需求也將隨之增加。面對快速成長的醫療照護需求,目前國際上如英國、瑞士、北歐國家等,越來越多國家的長照政策以在地老化為發展重點,更強調以...
心理健康不僅是個人健康的基本元素,也是個人能否過著具生產力之充實生活的先決條件。心理相關之疾病是全球負擔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疾病類別之一。依WHO觀察,大約20%的60歲以上高齡者患有心理或神經系統相關之疾病(不包含頭痛)。心理健康問題,對高...
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的趨勢,全球面臨人口結構改變的關鍵議題。今年6月在日本福岡召開的G20財長會議上,首次將高齡化視為全球風險,呼籲全球主要國家的決策者正式著手解決有關的經濟問題,且必須在人口高齡化的問題出現前採取行動。
根據衛福部調查,台灣有愈來愈多即將邁入老年生活的熟齡族群,意識到未來生活將面臨的巨大轉變而提早規劃,顯示高齡者生活規劃日漸受到重視。在2017年的調查中,有55%的55至64歲受訪者在規劃未來老年生活時,較2013年調查增加達34.4%。...
台灣正逐步邁入高齡化社會,高齡者的健康照護、就業需求、生活型態,將為產業創造新的商機,以銀髮族為服務對象的產業鏈正逐漸成形。工研院針對台灣都會及鄉村中高齡者進行相關調查,以居家生活、社會參與、就業狀況等三大面向進行觀察分析;並綜合近兩年來...
結合資通訊(ICT)發展健康照護風潮興起,市場關注如何透過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結合,提供創新服務,幫助民眾或銀髮更即時便利達到預防保健、飲食運動等自我健康管理。此外,透過數位化、智慧化導入優化服務或管理流程之效率及品質,是推動該產業升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65歲以上人口預計於2050年達到現在的兩倍。信評機構穆迪(Moody’s)預測,到 2020 年為止,將有 13 國達到「超高齡社會」標準;到 2030 年,則有 34 國達標。國發會推估,2...
在上一篇主要提到新加坡高齡照護與ICT科技應用的案例,本篇則是透過持續修改的高齡退休政策、推陳出新的高齡照護政策,以及不斷創新的高齡照護服務,來進一步說明新加坡高齡照護市場發展概況。過去新加坡的高齡照護市場是由政府制定架構與模式,並提供基本...
目前高齡化人口比例較高的國家,大多採取積極的方式,試圖延緩高齡者失能時間、促進高齡者健康及社會參與,使其能達到健康老化(Healthy Aging)、活躍老化、甚至是生產力老化(Productive Aging)。近年來,透過世代融合來增加...
日本2017年6月內閣會議發佈「未來投資戰略2017」,並將「健康・醫療・照護」領域列為實現「Society 5.0」的5大戰略領域之一,希望透過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AI)等先進技術融入產業及社會生活之中,提供更細緻服務以滿足多元需求...
台灣在今年(2018)正式跨入高齡社會,預計8年之後高齡人口將超過程20%邁入超高齡社會。日本則是在200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在邁入超高齡社會後,企業如何因應?日本近畿旅遊集團不僅提供了一個從產品線調整到組織調整,以因應高齡化的例子,也展示...
隨著高齡議題已成為全球關注趨勢,各主要國家皆已開始針對此議題進行政策擬定與發展規劃。新加坡為亞洲及全球重要市場,由於華人佔該國人口76.8%,與臺灣社會型態極為相近,高齡照護政策與發展也成為我國借鏡的重要國家之一,更可成為臺灣高齡產品及服務...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因應高齡族群生理退化需求湧現,也帶動相關解決方案的推動標竿日本,已從以失能照護為主的思維,轉變為以發展自立支援為主軸,透過延緩失能發生時程的模式,來降低照護負擔,因此近年來日本高齡服務體系開始有突破性的發展,提供支援產品與...
內政部推估,2018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逾14%,進入「高齡社會」;2025 年比例更將超過 20%,達到「超高齡社會」標準。根據工研院IEK在2016年針對國內樂齡族群所進行之生活支援服務需求調查結果,其中營養餐食 (包含烹...
在席捲全球的銀髮浪潮下,現今社會或可說是人類歷史上對於老年期這個階段,最重視其「社會參與」的時代了。儘管民眾至今對於「老」這件事,仍普遍有著深刻且負向的刻板印象,但,各國政府與學者透過政策與研究對於人口高齡化的努力倡議與因應,或多或少使人們...
台灣預計在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2026年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的政策,使人在老年生活也能享有優良的生活品質,擁有最適的健康、社會參與與安全保護。透過運動達到身體上的活...
【內容大綱】 一、前言 二、高齡化與機器人發展 三、當機器人不是機器—以SONY Aibo的傳奇為例 四、IEKView 【圖表大綱】 圖1、家事機器人2015~2022年全球巿場規模推估 圖2、需要他人協助者與可自理者需自動化家電之...
【內容大綱】 一、健康促進-運動健身為各國因應高齡社會的對策 二、台灣高齡政策發展測重照護與協助 三、台灣高齡運動健康促進推行現況 (一) 桃園市-「健康無限,樂齡九九」 (二) 台中市-「樂齡臺中,活力九九」 四、借鏡國外高齡運動健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