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在人形機器人主要應用與Nvidia、TI、Infineon三大供應商剖析
- 2025/10/09
- 947
- 27
人形機器人被視為繼智慧型手機、電動車後的下一波科技與產業革命,其背後的推動力量之一,便是晶片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模組化應用。隨著人工智慧演算法與具身智慧(Embodied Intelligence)的突破,機器人不僅需要感知環境,更要能進行決...
人形機器人被視為繼智慧型手機、電動車後的下一波科技與產業革命,其背後的推動力量之一,便是晶片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模組化應用。隨著人工智慧演算法與具身智慧(Embodied Intelligence)的突破,機器人不僅需要感知環境,更要能進行決...
2025年是美國Robotaxi市場從導入期轉向成長期的關鍵一年。根據報告指出,Robotaxi的市場規模在2023年僅1.14億美元,但預計到2025年將達2.62億美元,並在2030年以97.6%的年均成長率快速擴大。市場的快速成長得...
全球無稀土馬達市場正快速擴張,2024年市場規模約為251億美元,預計至2032年將達49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8.9%。其成長主要受稀土供應鏈風險、能源轉型政策影響,以及電動車與工業自動化需求擴張所驅動,並隨技術成熟度提升逐步取代部分...
全球三相馬達市場於2022年規模達530.2億美元,預估至2031年將成長至860.3億美元,2024至2031年均複合成長率為5.82%。隨著淨零排放的政策推動,高效率馬達逐步取代低效率產品,IE3與IE4等級變得更加普及,並與變頻器、...
出成型機係將塑膠原料加熱熔融後,注射入模具中成型冷卻成製品的設備;該設備可依驅動方式分為液壓式(Hydraulic)、電動式(All-Electric)、混合式(Hybrid),其主要組成包括射出單元(Injection Unit)、夾模...
本研究聚焦於人工智慧(AI)與永續發展的雙向關係。AI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領域的應用展現巨大機會,但同時也面臨挑戰,如能源需求激增、社會不平等加劇與數據中心的高碳排放等。國際間透過聯合國AI for Good、SDG人工智慧實...
數據顯示,設備用電約占碳排七成以上,逸散氣體雖比例較低但具高暖化潛勢,已成減碳核心議題。國際政策如巴黎協定、美國《綠色晶片法案》、歐盟CBAM、日本與韓國能源轉型政策,以及台灣《氣候變遷因應法》,皆要求產業加速再生能源導入與碳盤查。報告進...
2025年全球電子產業處於前所未有的變革浪潮之中,而電子零組件為整個電子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其中市場趨勢、技術提升與供應鏈布局將決定整體電子產業的競爭格局。本文將深入分析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在2025年的發展前景與關鍵挑戰,檢視全球與臺灣電...
臺灣商業服務業營收雖穩定成長,但正面臨著缺工、高流動率、營運成本上升與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未來隨著勞動人口持續下降,企業需開始思考導入數位與自動化工具以維持營運韌性。本文透過說明國外服務型機器人在商業服務業的實例應用,說明服務型機器人已能...
面對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與智慧化的加速發展,電機、電控與電池系統已成為車輛技術升級與供應鏈重塑的關鍵核心。本文從2025年技術發展觀察出發,分析電驅系統朝向高效率、輕量化與整合化演進。電控模組則強調高壓化、高整合與智慧驅動IC,並加入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