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盟CBAM與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政策看台灣綠色交通產業淨零商機
Taiwan Green Transport Prospects under EU CBAM and National Climate Strategies
- 2025/06/30
- 138
- 11
隨著國際氣候協定推進與碳定價機制實施,歐盟CBAM於2026年起課徵碳關稅,美國則提出清潔競爭法草案,影響全球產品競爭格局,也推動全球綠色交通碳市場規模估逾6,000億美元,綠色交通產業正進入以市場機制與法規雙軌驅動的新階段,而中國正擴大布局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值得借鏡。我國出口高度集中歐美,調整低碳競爭策略在即。我國面對2030階段減碳30%與2050淨零目標,政府已設定電動機車、市區公車與小客車減碳時程目標,惟執行面仍有挑戰;最新推出的減碳計畫,鎖定保有量6%卻貢獻逾4成碳排的商用車需求。未來產業應聚焦車輛與能源雙轉型,並強化服務型創新,如綠色交通融資機制、維保服務等軟體後勤配套。建議業主可走在政策前頭,主動掌握綠色交通邁向淨零產業的轉型商機。
【內容大綱】
-
一、零碳經濟東風吹向交通產業
- (一)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落實
- (二)歐盟CBAM鎖定碳洩漏對象
- (三)綠色交通規模超過6,000億美元商機
-
二、國際綠色交通發展趨勢
- (一)國際綠色交通需求分析
- (二)國際綠色交通供給分析
- (三)標竿國家發展新策略
-
三、台灣綠色交通產業現況與需求
- (一)出口歐美市場貿易關聯度高
- (二)總統府設氣遷委員會設定30%減碳新目標
- (三)我國當前交通載具電動化推動現況
- IEKView
【圖表大綱】
- 圖1、歐盟碳排放許可證差價合約價格走勢圖
- 表1、全球主要國家交通運輸部門碳排量暨碳排總量表
- 圖2、2022-2024年全球新車銷售燃料別品牌擁有國家
- 表2、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各技術路線滲透率目標
- 表3、中國商用車碳中和與產業配套發展時程表
- 圖3、2022年我國每單位運具年均碳排放量
- 表4、我國機動車輛電動化現況與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