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芳烴(BTX)產業減碳技術之發展方向
- 2023/01/04
- 864
- 48
BTX(苯、甲苯、二甲苯)化學品是紡織、塑膠、輪胎、溶劑、醫藥等產品的重要原料。在全球化學產業的減碳風潮下,BTX的生產製程透過:1)原料改採生物質;2)生產製程搭配碳捕捉再利用技術;3)應用COTC技術調控產品收率,對焦市場需求,降低過...
BTX(苯、甲苯、二甲苯)化學品是紡織、塑膠、輪胎、溶劑、醫藥等產品的重要原料。在全球化學產業的減碳風潮下,BTX的生產製程透過:1)原料改採生物質;2)生產製程搭配碳捕捉再利用技術;3)應用COTC技術調控產品收率,對焦市場需求,降低過...
在全球「終止廢塑膠汙染」與「淨零減碳」兩大趨勢下,廢塑膠的區域化再利用已逐漸受到重視。除了全球廢塑膠輸出處理量逐年下降之外,國際石化大廠紛紛進行策略聯盟,在各地擴大廢塑膠再利用技術與範疇。目前廢塑膠仍是以焚化或能源化利用為主,仍有為數可觀...
為了滿足人類「食」的需求,我們耗費了許多能資源將農作物轉化成食物提供人們食用,在加工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剩餘資材(Surplus Materials)未被充分利用,可以透過「食品加工與農業剩餘資材循環再利用」的推動,提高這些剩餘資材的價值。...
染料與顏料在國際上合稱為色料(Colorants),是指能染色或著色的物質可美化商品與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在日常生活上更提供豐富的色彩美化人們的生活。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進步發展、社會的繁榮及生活水準不斷的提高,「綠色消費」逐漸成為消費者的...
奈米纖維素(Nanocellulose)材料是一種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在自然界中儲量豐富,具有低密度、高強度、高剛度、質量輕、熱膨脹率低、溫度變化耐受力強、不易透過氧氣及水分、透光性好、生物可降解性及可再生性等優點,應用範圍非常廣泛。近年來...
氣候變遷迫使各國明訂減碳里程碑,預訂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我國也在2022年3月頒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規劃,積極推行具體的減碳措施。碳捕獲、封存與再利用(CCSU)技術被公認是達成碳中和的重要工具,國際上正如火如荼的發展CCSU技術,...
氣候變遷以及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在世界向可持續性生活方式過渡的過程中,迫切需要生質材料來取代石化材料。PEF是一種生質基並可回收的高分子材料,與目前廣泛使用的石油基包裝塑膠材料相比,具有更優越的性能。 荷蘭Avantium公司與其合作...
中國大陸一直是我國石化產品最重要出口國家,因此中國大陸政經變化、產業發展深遠影響我國石化業景氣走勢。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委託台灣區石油化學同業公會景氣調查報告發現,業內專家們認為中國大陸議題是影響2023年景氣最主要因素,包括:中國新產能...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舉辦「2023年臺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3年臺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工研院向下修正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4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4.76%。展望2023年,國際需求不振,...
淨零碳排不僅是國家、產業要面對的長遠目標,國際研究更指出消費者行為改變,將是促進減碳的重要關鍵。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主辦「眺望2023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在開幕論壇上,匯集各大產業專家代表,分享如何透過改變消費行為,勾勒產業邁向...
接續前一篇「全球石化及化學產業相關之減碳技術與近期發展狀態(1)」,本篇將針對全球C2化學品的低碳生產技術進行介紹與分析。全球化學廠商為了降低使用輕油裂解生產乙烯的碳排放,開發運用生質酒精為原料生產C2化學品技術,該技術透過(1)含糖(例...
減少廢棄塑膠的產生已經成為許多國家長期的政策目標,除了透過宣導提倡塑膠減量外,透過先進回收技術(Advanced Recycling Technology)來處理各種不同組成的廢塑膠,更可提高廢棄塑膠的再利用價值,更進一步實現循環經濟(C...
中國業者積極投放石化產能,加上通膨壓抑總體需求下,多數石化產品自2H22起陷入深度供過於求的下降循環。本文挑選丁二烯、PX、EVA、EDC,認為丁二烯將自1H23起供給轉緊,後三者將自2H23起供給轉緊,並分析此供需結構變動的背景。 【...
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當中,多國共同簽署了《格拉斯哥氣候協定》(Glasgow Climate Pact),包含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皆承諾「2050年淨零」,為了達到所謂的「無碳目標」、阻止氣候暖化,多國...
人類排放的CO2和其他溫室氣體是促成地球暖化的主要驅動力,其中CO2對地球暖化的貢獻度高更是達90%以上。自COVID-19大流行趨緩,全球經濟活動陸續重啟,CO2的排放量也呈現反彈,據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自2018年開始,帶領全院單位以「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規劃長期技術開發方向,持續觀測重大國際趨勢變化,包含COVID-19疫情,並不斷更新藍圖內容。之後,工研院於2022年提出對於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的技術發展...
加拿大Nada雜貨店以實踐永續精神為目標,鼓勵消費者不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而是以可回收再利用的容器,購買生活所需食物與用品。店內所有食物,都是散裝出售,消費者可使用自己的罐子、容器和束口袋,依據需求裝載產品,同時也鼓勵捐贈可回收再利用的容...
近期在全球新聞中,經常傳來世界各地怵目驚心的旱澇災災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糧食供應與全球的經濟活動,氣候變遷嚴峻的程度,提醒著全人類必須盡速地採取行動。工研院做為臺灣產業科技的先行者,在2018年擘劃的「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就看到這個...
廢塑膠透過新回收技術以減少降階回收,是國際能源總署「潔淨能源技術指南」中的減碳路徑之一,其中化學熱裂解技術於無氧狀態下將混合塑膠轉製為液態油品,已有多家業者開發出商業化系統,並與國際石化大廠合作,計畫建立萬噸級處理廠,所產裂解油已經初步驗...
國際能源總署的「潔淨能源技術指南」中,廢塑膠轉製原生材料之減碳相關技術目前集中在化學回收技術,其中化學解聚與純化回收技術包含:(1) PET經化學解聚回收為單體;(2) PS經化學解聚回收為單體;(3) PP經溶劑溶解回收純化;(4)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