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 2023直擊-從創新醫療競賽觀測篩檢與生理監測醫材未來發展趨勢
- 2023/12/01
- 45
- 1
全球最大醫療器材展Medica 2023聚焦於醫療科技、遠距醫療、人工智慧、穿戴式醫療器材、實驗室與體外診斷等領域,展現了醫療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其中,疾病篩檢及居家用連續式生理量測領域的創新產品,具有微型化、居家用、完整雲端分析平台等特...
全球最大醫療器材展Medica 2023聚焦於醫療科技、遠距醫療、人工智慧、穿戴式醫療器材、實驗室與體外診斷等領域,展現了醫療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其中,疾病篩檢及居家用連續式生理量測領域的創新產品,具有微型化、居家用、完整雲端分析平台等特...
全球最大醫療器材展Medica 2023聚焦於醫療科技、遠距醫療、人工智慧、穿戴式醫療器材、實驗室與體外診斷等領域,展現了醫療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在植入式醫材、外骨骼機器人及復健管理領域,產品仍延續微型化、即時監測、智慧化等趨勢發展。未來...
Gartner預測2024年全球75%的個人資料將受到隱私法規的保護。畢竟隨著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個人資料的收集、處理和利用已經變得更加容易且便利,也進而引發了對個人隱私和資料安全的疑慮,尤其是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分析等領域。然而,現...
光達(LiDAR)可提供精確的物體量測和高解析度的分辨率,應用於工業自動化、地形地貌繪測、手機3D感測、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等領域。近年來許多汽車大廠將LiDAR視為車輛邁入自動駕駛的關鍵解決方案,故積極投資光達相關新創,並合作發表相關的技術...
心臟結構性疾病為高齡化社會常見的疾病,尤其是鈣化的心臟瓣膜或是心臟衰竭,在未有長期追蹤的情況下,容易直接導致直接死亡,因此是目前高齡化社會發展下亟需解決的需求。目前心臟手術多數已改用微創手術,藉由從股動脈或是股靜脈執行心臟微創手術,進行鈣...
醫用腦機介面(BCI)應用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並展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BCI技術透過直接與大腦溝通,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治療途徑,其應用範圍涵蓋了從運動功能恢復、輔助溝通到認知功能評估、癲癇和神經障礙治療,乃至精神疾病和感覺缺陷治療等多...
全球生技製藥產業各大廠商為加速推進自身產品上市速度以及增加市場競爭力,常常以技術轉移、策略同盟與商業併購等商業模式來取得研發資金,進而活絡整體市場資金。自2022年資本市場受聯準會升息及市場通膨等影響而沉寂。全球2023年製藥產業坐擁大量...
近年我國工具機產業分別受到中國與日本的性能規格進逼與價格降維打擊,尤其是在日幣貶值後許多訂單流至日本;面對虎視眈眈的中國與需要迎頭趕上的日本,國內廠商必須要積極另闢應用領域才有機會突破重圍。半導體產業是全球最受矚目的領域之一,台灣又有非常...
生成式AI崛起,從交流對談、藝術創作、程式碼生成到個人化推薦等領域展現內容生成的應用潛力,具備準確性與創造力,企業在推動數位轉型中,嘗試導入生成式AI作為工作助手,提升產品服務與營運流程效率來創造價值。本文將剖析生成式AI重要趨勢,並闡述...
發展再生能源是能源轉型的主要方向,充足的再生能源也是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必要條件。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是台灣主要發展的再生能源種類,對其所產生的綠電具有龐大需求,除了填補電動車增加的電力需求之外,外銷型產業受國際碳關稅影響,亟需降低排碳量...
全球發電主要依賴化石燃料,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數據,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到2030年減少25%,並...
美國於2022年12月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現代化法案2.0》(FDA Modernization Act 2.0),解除藥物開發必須經過動物實驗的限制,於法規面中認可了多種非動物性替代創新技術的應用,昭示美國推動實驗動物3R決心的同時...
2023年第三季臺灣IC封測產業總產值達新臺幣1,525億元,隨著IC設計業存放於封測端的「Wafer bank」庫存逐漸消化,加以高階手機等消費電子、記憶體產品急單挹注,在季節性需求反彈之下,拉動半導體封測業產能利用率緩步回升,2023...
Cybersecurity startups have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in Taiwan during recent years. For example, Devcore was founded i...
台灣未來在2奈米以下的先進半導體製程良率,有很高的機會領先全球發展,關鍵在於13.5nm光源的EUV設備和精確的自動化量檢測技術。本文將從半導體設備產業的範疇探討IC製造、IC封裝之量檢測市場現況與發展重點。此外隨著電動車的產品愈來愈多,...
2023年第三季臺灣IC製造業產值為新臺幣6,756億元,相較2023年第二季成長11.2%。晶圓代工產業產值表現為季度成長11.8%,2023年第三季產值為新臺幣6,316億元,主要因第三季傳統旺季帶動成長,以及市場對於先進製程的需求提...
Gartner預測AI半導體市場在2027年將達到1,116億美元的規模,半導體產業在AI技術推動下呈現強勁成長,全球市場前景樂觀。然而,地緣政治變動和技術競爭是挑戰,合作和創新至關重要。台灣可通過國際合作來強化競爭力,同時加大新興科技領...
2024年預估將能迎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復甦,其中車用半導體是未來幾年半導體成長幅度最大的應用領域。通訊應用仍主導半導體整體市場規模,2028年5G晶片市場預估達810億美元,終端應用中行動裝置仍占有超過六成,汽車領域成長動能最大。第二波5...
為了回應氣候暖化議題,汽車大廠,包含美國福特汽車、德國福斯集團、日本豐田汽車等,紛紛響應淨零排放,作出相關承諾,並且積極推動供應鏈減碳,著手改善交通運輸領域的碳排放。考慮到台灣中小企業在汽車產業國際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本文選定代表性車廠...
隨著各國經濟因COVID-19疫情減緩復甦,能源需求快速增加,加上烏俄戰爭引發能源危機,導致各國加速發展再生能源以提升能源自主與韌性,紛紛推出相關地熱發展政策,使得地熱發電的前景可期。此外,由於各國追求能源減碳,加速降低對於化石燃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