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半導體設備產業發展觀察
- 2025/07/10
- 16
- 8
東南亞半導體設備產業因全球供應鏈重組及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帶動,成為國際投資熱點。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以完善基礎設施、政策誘因及區域優勢,吸引美、歐、日等國際大廠設廠與擴產,並積極培育本地半導體設備企業,推動產業升級。新加坡聚焦先進製程...
東南亞半導體設備產業因全球供應鏈重組及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帶動,成為國際投資熱點。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以完善基礎設施、政策誘因及區域優勢,吸引美、歐、日等國際大廠設廠與擴產,並積極培育本地半導體設備企業,推動產業升級。新加坡聚焦先進製程...
美國衛星產業是全球產業的縮影,全球在軌酬載逾86%由美國掌握,具制空權支配與代表性。其市場營收表現,2024年美國衛星產業營收創下近五年全球佔比新高,達40%,其產業規模已達到1,180億美元。依四大次產業看,各領域皆有代表性標竿業者參與...
德國借鏡工業4.0成功經驗,系統性推動農業數位化轉型,期以數位科技重新建構農業生產體系。德國聯邦農業部強調數位化的最大效益在於提升永續性和生產力,同時減少肥料、農藥使用並改善動物福利。研究機構Fraunhofer扮演關鍵角色,跨所自主研究...
歐洲電動車市場在2025年呈現明顯復甦,Renault、VW與Stellantis等車廠受益於碳排放規範與政策補貼,推動銷量成長並持續推出新款電動車。Renault主打平價戰略,推出2.5萬歐元級別的5 E-Tech與未來Twingo E...
本文將探討全球熱管理市場的成長趨勢、電子構裝所面臨的散熱瓶頸,並針對關鍵散熱材料的類型與應用發展方向進行分析。隨著AI、5G與電動車等高功率電子產品快速發展,晶片功耗與封裝密度持續上升,帶動熱管理需求快速成長,預估至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
固態電池以固態或半固態電解質取代液態系統,具高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為未來電池技術主流。其製程需避水避氧,廣泛採用乾式極片工藝與等靜壓技術以提升密度與介面穩定性。乾式製程包括粉體混料、纖維化、靜電噴塗等,可避免液態製程中材料不相容問題。為避免...
美中科技對抗升溫,使關鍵礦產與材料逐漸成為地緣政治與經濟博弈的核心工具。2023年起,中國陸續針對鎵、鍺、石墨與稀土等戰略資源實施出口管制,意圖將原料優勢轉化為政策籌碼,作為反制科技封鎖的手段。西方國家則積極投入礦產開採、推動供應多元化、...
矽晶圓是半導體製程的核心載體,可謂產業的基石,在全球科技競局的背景下,更轉變成戰略性的核心資產。從成熟製程所需的8吋晶圓,到支撐先進製程的12吋晶圓,尺寸的演進不僅反映了半導體應用需求出現分流,也預示全球晶圓市場正值關鍵轉折,經歷結構上的...
隨著AI、電動車、物聯網與智慧醫療等應用快速發展,全球電子產業正加速轉型,也為零組件供應鏈帶來新一波機會與挑戰。台灣在MEMS感測器、被動元件與PCB等關鍵領域具備深厚基礎,2025年即便面臨國際政經變數與市場景氣波動,整體仍展現出穩健的...
全球醫療費用上漲,各國逐漸意識到傳統的按服務計酬(Fee-for-Service, FFS)制度已難以為繼,需轉型為健康成果為導向的價值導向醫療(Value-Based Care, VBC)。本文從VBC的核心理念切入,分析從FFS過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