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燃料電池船舶發展現況與未來
International Fuel Cell Ships Development
- 2025/10/01
- 855
- 20
為達成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全球海運業正加速推動燃料電池船舶的發展與應用。燃料電池被視為零排放推進的解決方案,技術路線主要涵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與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搭配壓縮氫、液氫或甲醇/氨等衍生載體燃料。國際上,如挪威「MF Hydra液氫渡輪」與中國「三峽氫舟1號」等示範案例,已驗證PEMFC混合電推系統在短程航線的可行性。然而,燃料電池船舶仍面臨技術可靠度不足、燃料供應鏈不完善、經濟性偏弱、以及海事法規與基礎設施如加氫站缺乏等挑戰,短期內仍需從特定短程航線逐步導入。
【內容大綱】
- 一、發展脈絡與政策驅動
-
二、燃料電池船舶技術路線與系統
- (一)燃料電池型式
- (二)燃料與供應形態
- (三)船上電力架構
-
三、國際代表性示範與商轉案例
- (一)德國FCS Alsterwasser(2008)
- (二)MSC World Europa(2022起)
- (三)日本ZESP(Zero Emission Ship Project, 2022–2026)
- (四)挪威Norled MF Hydra(2023)
- (五)中國「三峽氫舟1號」(2023–2024)
- (六)美國SWITCH Maritime Sea Change(2024)
- (七)挪威Viking Energy(建造中,2026)
-
四、燃料電池船舶應用的挑戰
- (一)燃料電池技術挑戰
- (二)燃料與供應鏈挑戰
- (三)經濟性挑戰
- (四)法規與安全挑戰
- (五)基礎設施與環境挑戰
- 五、借鏡國際與未來發展
- IEKView
【圖表大綱】
- 圖1、全球海運碳排放統計(2016-2023)
- 圖2、德國ZemShip Alsterwasser燃料電池船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