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行車產業脫碳下的挑戰與機會
- 2022/12/21
- 712
- 29
2022年第一季至第三季整體自行車出貨持續走高,預期第四季出貨仍暢旺,國際以歐美為主要市場,並以高階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出貨為主,中低階自行車則存在庫存滿檔議題,預計2022年傳統自行車出貨數量為197.1萬台,電動輔助自行車出口數量為...
2022年第一季至第三季整體自行車出貨持續走高,預期第四季出貨仍暢旺,國際以歐美為主要市場,並以高階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出貨為主,中低階自行車則存在庫存滿檔議題,預計2022年傳統自行車出貨數量為197.1萬台,電動輔助自行車出口數量為...
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係說明產品或服務,從原物料取得至生產、使用、生命終結之處理、回收再利用及最終處置,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的環境考量面與潛在環境衝擊。隨電動車已成為各國實現淨零減碳目標之重要...
2022年全球汽車整車銷量受中國疫情封城及俄烏戰爭影響下滑3.7%。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13年蟬聯單一國銷量首位,美國維持居次,印度於2022年超越日本成為第三。Toyota有望小幅拉開與VW差距,GM超越Stellantis重回第四位...
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在各國設定淨零減碳目標及車市刺激方案帶動下,銷量仍初估較2021年成長35.1%;中國自2018年後持續位居全球電動車銷量首位,美國超越日本位居第二,日本退居第三。2022年豐田持續位居首位,比亞迪受惠中國市場銷量...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舉辦「2023年臺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3年臺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工研院向下修正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4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4.76%。展望2023年,國際需求不振,...
淨零碳排不僅是國家、產業要面對的長遠目標,國際研究更指出消費者行為改變,將是促進減碳的重要關鍵。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主辦「眺望2023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在開幕論壇上,匯集各大產業專家代表,分享如何透過改變消費行為,勾勒產業邁向...
近期在全球新聞中,經常傳來世界各地怵目驚心的旱澇災災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糧食供應與全球的經濟活動,氣候變遷嚴峻的程度,提醒著全人類必須盡速地採取行動。工研院做為臺灣產業科技的先行者,在2018年擘劃的「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就看到這個...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自2018年開始,帶領全院單位以「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規劃長期技術開發方向,持續觀測重大國際趨勢變化,包含COVID-19疫情,並不斷更新藍圖內容。之後,工研院於2022年提出對於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的技術發展...
Noodoe以加速世界零排放交通轉型為使命,藉由在機車儀表導航、充換電站代工,到客製化充電服務之實戰經驗,推出「Noodoe EV OS」雲端平台,以獨特技術優勢吸引車廠、營運商、商業場域業者之目光,解決車廠、商場、停車場、建案、私人住宅...
台灣電動車市場隨著2016年Tesla來台上市;2019年當年度近十家歐美日韓車廠電動車款登台,台灣本土的充電服務產業也正式進入四方搶進的階段,包含汽車相關,能源、通訊、不動產、停車場管理、媒體等等產業都有企業挾本業優勢,投入布局充電站點...
全球電動機車市場持續受到鼓勵政策及環保趨勢導引,B2C與B2B成為雙主流應用客群,「零接觸經濟」商業應用成為疫情下另一波快速成長動能,2021年電動機車市場已達195.2萬輛,主要市場為亞洲,2022年因國際在疫情下的共享與物流外送蓬勃發...
國際碳排量大戶積極朝向新能源佈局,期望透過發展新能源,以及在企業生產流程與營運管理中納入ESG以降低企業總體汙染排放。電動車輛為新興產業,近年在國際政策帶動下銷量逐年成長,為響應政策亦成為消費者與物流及車隊營運商汰購的選擇。 為有效提升...
電動汽車與傳統機車在研發的過程中,在前瞻機種與既有車型的思維與導入時程上,為截然不同的情境(Scenario),如何以品質、成本、交期、創新的角度切入,與策略行銷的角度來分析,傳統機車製造業與號稱新世代的機車破壞創新者所面臨的挑戰下,運用...
國際上淨零排放趨勢已成為顯學,美國、歐盟及日本訂定2050年達全面碳中和目標,中國則訂定2060年達碳中和目標,交通運輸工具碳排量僅次於工業,但終端排放僅是一部分污染的顯現,整體生產流程的低碳化才是產業最終能達碳中和的重點,未來電動車產業...
雖位於電動車銷量快速崛起之歐洲地區,歐洲國家推動電動車強度仍存差異,其中德國、西班牙、英國、馬爾他及挪威等積極推動國家作法,可做為我國未來推動方式參考;瑞典、盧森堡、芬蘭及克羅埃西亞等積極度較中等,但致力於補助充電樁設置,此具備讓我國發揮...
雖位於電動車銷量快速崛起之歐洲地區,歐洲國家推動電動車強度仍存差異,其中德國、西班牙、英國、馬爾他及挪威等積極推動國家作法,可做為我國未來推動方式參考;瑞典、盧森堡、芬蘭及克羅埃西亞等積極度較中等,但致力於補助充電樁設置,此具備讓我國發揮...
印度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國,因應整體減碳需求,印度政府陸續公布多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投資電動車產業。除利用關稅機制與政策補貼引導投資外,印度政府更透過提供購買補助以及調降商品及服務稅等方式,希望進一步推升電動車消費需求。現階段印度電動汽車滲...
印度為全球機車銷量最多國家,因應產業轉型政策,宣布2030年電動二輪車總銷量比重提升至80%,為此政府向國內電動車企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獎勵措施。印度科技部則針對2030年電動車輛達總車輛30%,以及207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進行深度規劃,...
交通部訂定「交通部公路公共運輸補助電動巴士作業要點」,邀集經濟部及環保署召開多次協調會議,促成跨部會資源整合共同執行,經濟部結合製造廠商扶植車輛產業促進經濟發展,交通部結合運輸廠商,透過汰舊換新與新闢路線,新增車輛以提升公共運輸,達成環境...
電池電動巴士(Battery Electric Bus, E-Bus)在國際上屬於發展中產品,受制於電動馬達應用特性與輸出功率、電動馬達驅控器、動力電池與充電基礎設施建置等條件,導入市場尚未普及,除中國積極推動外,歐美等先進國家由公部門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