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橫空出世!助力機器人自動化發展
- 2023/04/10
- 774
- 88
OpenAI將影像生成的服務整合到GPT中,未來它產生的內容將不只有文字,也會有圖像,可預期的是多模態人工智慧模型將會帶來更多的突破,它能夠自由探索、擁有自主權且能與環境互動。這可說是人工智慧史上的非凡時刻,新的AI技術及迅速普及的應用正...
OpenAI將影像生成的服務整合到GPT中,未來它產生的內容將不只有文字,也會有圖像,可預期的是多模態人工智慧模型將會帶來更多的突破,它能夠自由探索、擁有自主權且能與環境互動。這可說是人工智慧史上的非凡時刻,新的AI技術及迅速普及的應用正...
工具機製造業一直是臺灣機械產業之母,在「機器人」技術出現與發展,不僅解決人力短缺問題,也提升工具機產品品質與效率。本報告以2023臺北國際工具機展為例,探討機器人技術在工具機製造業的應用與發展趨勢。此次展覽是臺灣最大規模的國際專業展,超過...
能源轉型的趨勢已十分明確,這將會帶動儲能需求成長。在全世界各地儲能產業積極發展下,可望帶動相關製造設備的發展。本文將分析儲能系統的種類與特性,觀察工具機、機器人於儲能產業應用的現況。我們發現儲能電池的生產已進到機器人自動化,從寧德時代在德...
為實現淨零排放,國發會繼2022年3月發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後,又在2022年12月發布淨零轉型階段目標與具體政策;針對風電/光電、電力系統與儲能、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等12項淨零排放領域,提出關鍵執行戰略方案。這些措施方案也將...
製造場域中包含各類可能引發人員安全風險的作業環境與機台設備,因此如何保障人員安全,一向是政府管理部門、企業、勞工都相當關注的議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afety Council)統計,在2019年,美國各產業因為勞工傷...
全球在過去幾年受到疫情、少子化、缺工等因素,推升各行業導入機器人應用逐漸增加與重視,臺灣也在這波零接觸商機與數位轉型持續發酵中,本文首先觀測今年日本機器人工業會(JARA)的機器人訂單額、生產額、出貨額統計與預估,分析當前日本機器人發展趨...
2050淨零排放已是製造業必須面對的挑戰,根據國發會資料顯示,我國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287.06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其中製造部門排放量最多,為147.46 MtCO2e,約占排放總量51.4%。 製造業無論大...
當前各國正積極發展無人機應用與商業模式,無人機市場正以服務應用為導向,主要發展方向有山區、離島與高齡人口區的物資遞送、農用灌溉與噴灑、物流運輸,各國當地政府為加速推動無人機服務應用發展,也逐步修訂當地國家民航法規,同時支持民間企業與學研單...
在智慧製造的發展圖譜中,工具機與機器手臂是非常重要的板塊,臺灣有完整的工具機與機器人/手臂產業聚落,運用政府政策資源,已協助業者往智慧化發展,並輔導機器人產業導入3D機器視覺系統與人機協作技術開發,在經過國際級客戶場域驗證的淬鍊後,已成功...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舉辦「2023年臺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3年臺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工研院向下修正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4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4.76%。展望2023年,國際需求不振,...
日本正積極發展無人機物流運輸應用。主要應用情境與效益包括:改善山區、離島物資運補能力,協助高齡人口解決採購、拿藥問題,以及提高農業物流運輸能量。日本政府為推動無人機物流運輸應用發展,除了完善法規外,也支持地方與企業進行無人機物流運輸測試驗...
日本正積極發展無人機物流運輸應用。主要應用情境與效益包括:改善山區、離島物資運補能力,協助高齡人口解決採購、拿藥問題,以及提高農業物流運輸能量。日本政府為推動無人機物流運輸應用發展,除了完善法規外,也支持地方與企業進行無人機物流運輸測試驗...
在通膨及升息壓力、中國大陸清零措施、俄烏戰爭、美中貿易科技紛爭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全球經濟仍存多重風險,成長動能平疲,因此已看到有國內的企業傳出無薪假;為了更進一步探討機械設備的技術競爭力,特別是在智慧化發展的這一面向上,本文訪談了法人研究...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自2018年開始,帶領全院單位以「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規劃長期技術開發方向,持續觀測重大國際趨勢變化,包含COVID-19疫情,並不斷更新藍圖內容。之後,工研院於2022年提出對於臺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的技術發展...
人形機器人技術沿革出自於日本,自1970年起,由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作為該類機器人研究開端,此類機器人發展至今,各國家已有不少知名廠商製作出多款人型機器人產品,例如:日本HONDA的ASIMO、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的Atlas、美國Agili...
2022年8月舉行的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及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在四天的展期下來,總計超過23萬人次參觀,不畏疫情影響,觀展人次再創新高。此展為國內外自動化與機器人相關廠商展出新品、新技術、新解決方案的重要盛宴。近幾年,因缺工問題、...
德國漢諾威工業展(Hannover Messe)是全球重要的工業產品與自動化、智慧化製造應用方案展會。受到COVID-19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展會停辦,2021年改為線上展。在2022年,重新恢復實體展會,並配合線上展示。雖然展會規模...
在邁向智慧製造的同時我們看到製造業盡力地要把生產經驗數位化。經驗的傳承要靠量化,但是經驗很難量化,生產經驗的量化基礎是數位化,掌握數位科技於企業經營上的使用,才有商業模式創新的可能。本文將探討影響生產經驗量化的生產管理系統。生管系統意指企...
隨著全球人口朝向高齡化、少子化趨勢下,外骨骼機器人技術發展日益重要,先進國家在相關技術上正積極研發與試驗,伴隨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的技術推新,現今除了應用在醫院、康復中心提供物理治療外,在製造業、石化業、建築業、軍事和國防以及汽車業亦有所應...
推動淨零碳排已成為製造業必須面對的挑戰;無論是大型企業或中小企業,都需要持續投入相當資源來實現淨零碳排目標。製造企業一方面要從能源供應角度,透過使用低碳、無碳能源來減少總體碳排放。另一方面則需要努力提高製程中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