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聲紋辨識系統 助酪農貼心照護
- 2025/08/15
- 8
- 0
對酪農業而言,乳牛並非「普通家畜」,從育成到穩定泌乳需3年養成,每頭牛均為高價值生產個體。然而,當乳牛生病、焦躁或進入分娩前兆時,牧場主若無法即時察覺,輕則乳量下降,重則牛命難保。 為了避免乳牛在生產過程中出意外,老一輩牧場主多選擇在母牛分...
對酪農業而言,乳牛並非「普通家畜」,從育成到穩定泌乳需3年養成,每頭牛均為高價值生產個體。然而,當乳牛生病、焦躁或進入分娩前兆時,牧場主若無法即時察覺,輕則乳量下降,重則牛命難保。 為了避免乳牛在生產過程中出意外,老一輩牧場主多選擇在母牛分...
一台裝載著乾草與營養補給品的電動車,正沿著牛舍食槽緩緩行駛,精準演算之下,均勻地將飼料落在每頭牛前方。沒有柴油引擎的轟鳴,也聞不到廢氣,行進過程不僅寧靜,也展現投餵的高效率。 這台電動飼餵車,是工研院團隊歷經3年,專為牛舍打造的國產智慧電動...
根據國際乳業聯合會資料,全球乳製品供應近年穩定成長,未加工牛奶產量在2022年增加1.1%,2023年再增2.1%,其中又以亞洲地區成長幅度最大。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資深研究員詹睿然指出,乳品需求上升與經濟成長、飲食習慣的改變密...
車過內灣,彎彎繞繞1個小時,宇老的壯麗山景不經意映進眼簾,而目的地石磊部落,還在山的另一邊。初來乍到的都市人至此已暈得眼冒金星,只見走部落如走廚房的沛錦科技總經理宋智達,依舊神采奕奕,講起在部落種電養菇的事,喜悅,全寫在臉上。 「15年前...
3月某天午後,米切斯(Johannes Michels)身處全球最古老的沙漠裡,望向一排又一排的太陽能板。這些太陽能板占地約40座足球場,延伸至遠方的鋸齒狀山脈,矗立於赭紅色的沙地與萬里無雲的藍天之間。米契斯左側有一棟建築物,裡頭擺放了一台...
去年諾貝爾獎是很有代表性的分水嶺,物理獎和化學獎分別頒給了跟AI人工智慧相關的學者,這是諾貝爾獎之前從沒發生過的事。物理獎得主辛頓(Geoffrey E. Hinton)是深度學習之父,他得獎不用多說;Google DeepMind CEO...
當AI學會「聽牛說話」、當乳牛也有「迴轉壽司車」自動飼餵草料、當清糞機器人成為不怕累、不怕苦的牧場新工友,科技牧場已逐漸成為畜牧業的幸福日常。本期以「科技牧場」為主題,分享畜牧業的創新實例,以及提升農產品的多元價值,感受智慧科技助力農牧業永...
中颱丹娜絲重創全臺近2,500支電線桿,台電同仁連日搶修。工研院以科技應援,在災情期間緊急調度「E-CUBE」移動式光儲系統,攜手新創公司氫豐馳援氫燃料電池,提供災區民生、醫療、基地台等緊急用電。並開放工研院六甲院區員工宿舍,讓台電人員休憩...
當螢幕不再只是被動地播放畫面,而能「感知」觀看者的視線與動作,即時回應並呈現對應資訊,顯示技術開始走向一個全新的時代。工研院與友達光電旗下的達擎公司攜手合作,透過AI與透明顯示技術的結合,為育樂、零售、交通等場域開啟全新應用想像。 工研院...
高雄壽山動物園內,一場科技與自然的跨界合作,正悄悄改變人們與動物的互動方式。園區內,被大家戲稱是工讀生的臺灣黑熊「波比」,因為酷似人類的站姿,一「站」成名,許多遊客都為了牠,專程造訪壽山動物園。 但是因黑熊作息穩定,喜歡躲在不易觀察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