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IEKTopics 2020 紀念合輯|產科國際所的萌芽與壯大 跨領域為一切進步的根本

2000年,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成立。時至今日,二十年匆匆過去,日益茁壯、日漸堅實的產科國際所,起點是從哪裡開始的?

 

活化組織
打造開放實驗室

「真的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一手創立產科國際所的工研院前院長、現任工研院特聘顧問史欽泰笑稱,回憶跟著慢慢湧上他心頭。

1994年,史欽泰接任工研院院長後,一心想發展知識經濟並活化組織。他早就發現,企業問題不可能只存在單一領域,電子會有材料、汙染防治、能源等不同領域的問題,因此工研院做為產業升級的先驅,必須打造「開放實驗室」,一方面推動不同領域的單位相互合作,另一方面也鼓勵企業走進工研院這個沒有圍牆的知識寶庫,如此才能真正協助企業解決問題。

 

聚合人才
為不同單位提供跨域資訊

既然要跨域融合,就必須了解不同產業的脈動與技術,但過去工研院的單位都是各自為政,只顧著將自身的技術愈挖愈深,就算有負責情報工作的同仁,也只是各單位自己拉兩、三個人閉門研究。

對此,史欽泰心想,不如直接成立一個專責單位,專門提供產業資訊,「單位核心就是跨領域,然後將人才聚合在一起,進步才會快。」

除了史欽泰的跨領域融合、組織活化策略,其實,經濟部也注意到,在網路尚未普及的年代,資訊的蒐集、傳遞並不方便,但臺灣產業要升級,就必須有健全的產業知識服務體系,在其中扮演指南角色。

史欽泰透露,四十多年前,他剛進工研院時,完全沒有類似現今產科國際所般提供市場調查、擘劃未來願景的組織,「當時就是等經濟部、主計處的統計資訊,等我們拿到,時效性早就過了。」

為了提升臺灣產業競爭力,並促進產業升級,經濟部技術處提出「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Industry &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Service, ITIS),冀望透過政府的力量,階段性、系統化整合工研院、資訊工業策進會(簡稱資策會)、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簡稱金屬中心)、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等財團法人研究單位的研究人員,建構起臺灣的產業知識服務體系,例如:提供電子資訊、機械金屬、化學民生、生技醫藥和新興能源等領域的產業報告、評析與資料庫。

曾任工研院副院長、現任工研院特聘專家的林敏雄,是ITIS第二期計畫主持人。他回憶,如同史欽泰所說,在ITIS計畫之前,各技術單位自己就有同仁會蒐集資料,但當時市場研究的觀念不夠,他便主張一定要讓同仁出去學習,「我擔任計畫主持人後,先在工研院設計畫辦公室,接著將同仁送去美國史丹佛研究院和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受訓。」

2001年時,林敏雄便卸下工研院副院長職務,但他主持ITIS計畫,送院內人員出國受訓、開闊視野的遠見,為後續經資中心成立、人才網羅,率先奠定基礎。

 

海納百川
領導者皆為一時之選

隨著史欽泰組織活化、跨域融合的願景,以及林敏雄以ITIS計畫做為先導,2000年6月30日,產科國際所的前身,也就是經資中心正式成立,目的正是整合原先分散在各所的資訊服務體系,以便迎接未來技術創新、知識管理及多元價值的產業服務。

新單位啟航,想駛得又快又穩,舵手勢必扮演關鍵角色。經資中心剛成立時,接下這個任務的,便是卸下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局長不久的王弓,直至2004年卸任,任期將近四年。

王弓擁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博士學位,再加上竹科管理局局長的歷練,實務與理論兼具,「王弓就像外部客戶代表,他進來經資中心,可以從客戶角度思考,如何能讓客戶受益,」史欽泰解釋,經資中心不是把知識編得好就行,還要從客戶需求出發、了解客戶,尤其需要從短、中、長期掌握未來世界的樣貌和產業狀況,從竹科過來的王弓,便具備這樣的視野。

王弓卸任後,接掌經資中心的,有後來擔任科技部部長的徐爵民(副院長兼任)、曾在史丹佛研究院擔任資深顧問的王韶華,以及曾任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現為產業情報研究所)主任、在業界如拓墣產業研究院、宏碁電腦等民間企業歷練過的杜紫宸,皆為一時之選。

 

整合資訊
技術人員做後盾,提供優質服務

中心成立過程中,也曾遭遇挑戰。例如,臺灣產業情報單位不少,資策會有產業情報研究所,民間也有類似機構,經資中心如何能做出差異?

史欽泰透露,確實曾有聲音向他建議,經資中心乾脆技轉成立公司,自己經營算了,「但我說不行,你這樣和外界單位有什麼不同?這等於斷了工研院內對技術的堅實知識、對每個領域的觀點。」

他提到,一般單位雖然可以請到專業的技術人員擔任顧問,但畢竟和經資中心同仁天天與專業人員當鄰居、當同事,沉浸在技術氛圍裡的感覺不一樣。

林敏雄也贊同史欽泰的觀點。他認為,經資中心最強大的優勢,就是在做出各項產業報告、趨勢分析時,擁有臺灣各領域最優秀的技術人員做為後援。

 

接軌國際
做臺灣與世界的橋梁

隨著世界愈來愈平,經資中心也不斷加強與國際的鏈結。

2003年,史欽泰辭去工研院院長職務後不久,便受邀至美國史丹佛大學訪問。

史丹佛大學位於全球科技最前線的矽谷,能隨時掌握最新趨勢與脈動。時任經資中心主任的王弓認為,過去中心少有國際交流機會,便派遣同仁跟著史欽泰,一同前往史丹佛大學做市場調查、交流。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把經資中心和史丹佛的關係建立起來,辦了許多兩岸三地研討會、雙方互相交流參訪,直到現在都維持密切關係,」史欽泰說。

尤其2000年後,全球紛紛將目光聚焦大中華地區,相當關注中國大陸、臺灣等亞洲地區的發展,經資中心和史丹佛大學間的往來相當頻繁。

譬如,2005年,經資中心和史丹佛大學區域創新與創業課程(Stanford Program on Region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PRIE)便同辦理「ITRI-SPRIE大中華區資本市場與創新創業研討會」,會上聚集了印度、新加坡、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等地學者,深入探討亞洲的創新制度、資本市場、創投等議題。

「我常說工研院國際化最重要,臺灣產業國際化能量有限,經資中心可以做為平台,協助臺灣政府、學界、業界拓展視野,」史欽泰強調。

 

擘劃方針
見證歷史,前瞻未來

2006年1月,杜紫宸擔任中心主任時,因應外在環境變化,經資中心更名為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2009年5月,時任工研院副院長、後來曾任經濟部部長的李世光,曾短暫兼任主任五個月後;同年10月,現任產科國際所所長暨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主任蘇孟宗正式就任,一路領導至今。

產科國際所成立至今,發布的每一份報告、做出的每一份預測,都是歷史的見證。例如,現今科技高速進展,每個人起碼有一支智慧型手機,行動通訊技術從2G、3G、4G到2020年5G開台,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人工智慧(AI)、虛擬實境(VR)等相關科技應用蓬勃發展。

事實上,工研院是臺灣產業升級的火車頭,產科國際所更是工研院內的火車頭,正因如此,在快速變動的社會中,產科國際所持續從組織、業務內容等方方面面調整自身定位,因而有了今日的面貌。

現在亦是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講座教授的史欽泰就觀察到,學生做市場調查常常是拿著產科國際所的報告,他也看著每年參加所上年度趨勢大會的人愈來愈多,組成愈來與多元,「所上講趨勢大家都來聽,代表在臺灣已經有一個領導地位。」

因此,史欽泰和林敏雄也對產科國際所寄予厚望。他們心心念念的,始終是讓工研院做到跨領域融合。史欽泰認為,組織和管理策略會改變,但跨領域一定是努力不懈的方向;林敏雄則提到,在跨領域這件事上,產科國際所的角色至關重要。

 

洞察先機
為提升產品價值助攻

林敏雄進一步指出,首先,產科國際所的人才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能洞察市場先機;其次,同仁也相當了解院內有哪些單位、掌握什麼技術,因此能針對院內不同技術融合,提出產品創新議題。

所以,「產科國際所提出創新議題的同仁應該要跳下來當計畫主持人,他們不見得要懂技術細節,但知道哪些技術相互結合,能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林敏雄相當鼓勵工研院技術單位的資深人員到產科國際所,投入未來產品規劃。他甚至打趣稱,要是他還沒退休,他也會去所上貢獻自己的技術長才。

另外,史欽泰強調,產科國際所在提供知識、描繪未來藍圖的同時,必須注入人文思維,「當人類往前邁進時,產科國際所做的是要及早擘劃出情景,並提供身處其中的方針。所以在提出見解時,勢必要記得,科技發展永遠是為了人的需要。」

從經資中心、產經中心再到產科國際所,任務與組織持續與時俱進,產科國際所始終是工研院做為產業火車頭的前哨兵,跨領域的工作仍在繼續。

帶著前人的期許、抱著自身的使命感,產科國際所將從容沉著地邁向下一個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