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發展趨勢下,汽車電子產業機會與挑戰
              Coming with the self-driving vehicle development, the analysis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s industr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 2017/12/12
 - 4700
 - 120
 
隨著Google, Apple 與Tesla 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物聯網進入聯網車輛領域,吸引原本消費性ICT領域的業者積極參與。臺灣部分業者具備海內外供貨實績,如LiteOn, Garmin, Advantech, Actron, UMC, ASE, Delta, tsmc, Winbond etc。臺灣車電約為車輛零組件37%,產值超過新台幣2,080億元,國發會正在研擬亞洲矽谷與台南沙崙自動駕駛場域草案,經濟部通過自動駕駛周邊次感知計畫,本文將以自動駕駛發展趨勢下的汽車電子產業商機探討臺灣如何整合推出高自動駕駛車的關鍵系統,以協助臺灣汽車電子產業發展。
【內容大綱】
- 一、前言
 - 二、全球自駕車與汽車電子產業觀測
- (一) 智慧城市面對的課題:交通效率、空氣品質、人車安全
 - (二) 汽車產業朝共享經濟發展
 - (三) ADAS結合車聯網系統成為自動駕駛發展基礎
 - (四) 全球汽車電子產值在2025年可望達到3599億美元
 - (五) 預測2030年因自駕車、車聯網與分享時代來臨,汽車MaaS 將有8,000億美元商機
 
 - 三、自動駕駛對汽車電子產業結構的影響
- (一) 自動駕駛未來將衍生新汽車零組件供應鏈生態
 - (二) 超過1,700家新創公司進入自動駕駛領域
 
 - 四、IEKView:臺灣需要跨領域的整合
 
【圖表大綱】
- 圖1、經濟共享對自動駕駛的影響
 - 圖2、自動駕駛與車聯網之關聯
 - 圖3、汽車電子產值在2025年以動力、車體產值較高
 - 圖4、2023年汽車電子與車聯網可望達4,511億美元
 - 圖5、自動駕駛後的產業生態鏈注入新廠商
 - 圖6、目前自動駕駛缺乏演算邏輯、軟體、資安專才的投入
 - 圖7、目前自動駕駛影像感測系統上下游之合作動向/li>
 - 圖8、自動駕駛缺乏演算邏輯、軟體、資安專才的投入
 - 圖9、法人整合平台、建置車輛控制的投入此系統之驗證
 - 圖10、基礎面亟待建置智慧車路的感測融合核心四大系統
 - 圖11、高密度運具之場域驗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