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與無人機整合應用關鍵議題-降落篇
Key Issues in Vehicle-UAV Integration – Focus on Docking and Securing Solutions
- 2025/10/16
- 1016
- 26
根據美國(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指出,全球商用多旋翼無人機市場2025年將達1,292億美元。但目前量產車載無人機系統,仍限制起降時車輛時速須低於25公里,影響車輛原有機動性,進而讓車載無人機多樣化應用方向與商機潛力受到限制;亦顯現「行進間即時部署」、「高速動態協同」與「高速精準起降」均為後續技術發展重點。全球專利佈局顯示,業界正從不同面向思考降落解決方案,包括透過擴大接觸面積或攔截裝置來提高容錯率的「引導式降落」;追求瞬間精準鎖定的「固定式降落」。相較於燃油車控制引擎轉速到變速箱提速的多段機械控制,電動車的電控馬達反應更為快速與單純,可為無人機降落創造穩定的對接,成為搭載無人機的較佳選項。
【內容大綱】
-
一、決定應用廣度的關鍵:「降落」
- (一)追蹤、預測,高速移動下的降落過程
- (二)產學兩界:精進無人機動態降落限制
-
二、全球專利解析:動態降落的兩大技術類型
- (一)引導式降落:載具主導,降落平台牽引降落
- (二)固定式降落:無人機主導,精準降落於降落平台
-
三、降落的現實考驗:氣流、延遲與成本
- (一)最後一公尺的混沌氣流
- (二)不受控的降落通訊延遲
- (三)規模化無法迴避的成本
- IEKView
【圖表大綱】
- 表1、車載無人機潛力應用方向與商機
- 圖1、車載無人機降落流程
- 表2、車載無人機規模化所須通過認證
- 表3、ISO 26262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ASIL)分級
- 表4、賓士的「Vision Van」和比亞迪「方程豹豹8」無人機系統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