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03
- 871
- 0
2025年APEC資深官員會議於2月24日在韓國慶州市揭開序幕,PPSTI舉辦的政策對話聚焦於新興技術的發展與治理,涵蓋人工智慧(AI)、先進生物技術(Advanced Biotechnology)與量子科技(Quantum)等領域。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經濟體在促進科技創新與技術風險管理之間尋求平衡。今年PPSTI的主題為「透過開放創新與新興技術,發展APEC人力資源以促進包容性發展」,並設定三大優先事項:加強STI能力建設、透過開放創新促進研發合作以應對重大挑戰,以及強化新興技術的社會經濟價值鏈結。
韓國作為2025年APEC的主辦國,特別強調科技創新與人力資源發展的關聯性,並將此議題納入PPSTI政策對話的核心討論範圍。向各經濟體呼籲,面對全球科技競爭,應強化區域合作,提升技術轉移與產業應用能力,並確保技術發展符合社會需求與道德規範。本次對話提供了一個跨國合作的平台,使各經濟體得以分享經驗與挑戰,共同探索科技創新的最佳實踐。
人工智慧(AI)在智慧製造、農業科技與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潛力備受關注,與會者特別關切AI如何促進數據分析與自動化,例如我國的智慧機械雲系統提升製造業效率,AIoT技術協助遠洋漁業減少燃料消耗、提升捕撈效率。然而,各國代表亦指出,AI發展帶來數據隱私、偏見與公平性等挑戰,需建立更完善的治理框架,確保技術應用的透明性與信任度。
先進生物技術方面,討論聚焦於再生醫療、細胞與基因工程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並關注技術倫理與隱私保護問題。多位專家強調,生物技術雖能為慢性病與罕見疾病患者提供新選擇,但同時也引發基因資料安全與公平取得醫療資源的爭議。部分經濟體分享了醫療科技與生物製藥方面的合作案例,顯示透過跨境合作與標準化發展,可以提升區域內醫療創新的可及性。
量子科技方面,各經濟體特別關注其在資安防護、模擬複雜系統、金融運算以及能源管理上的應用。量子運算可能影響現有的加密技術與資料安全架構,因此與會者建議建立跨國合作機制,以共同研究量子科技對資安與數據保護的影響。部分經濟體已投入量子計算與通信安全領域的產學合作,並強調透過人才交流計畫培養下一代量子技術專家。
除了三項新興科技的各自發展外,其彼此間亦能夠融合應用,例如,AI驅動的基因分析平台、量子運算支持的分子設計、AI與量子技術結合的疫病預測與疫苗設計等,都顯示跨技術整合所蘊含的潛力,值得深度探索。
不過在新興科技蓬勃發展之際,亦需謹慎管理衍生風險。OECD於會議中提出「前瞻治理框架」,強調科技發展需兼顧價值導向、戰略情報、利害關係人參與、靈活監管及國際合作五大面向。該框架試圖在鼓勵創新的同時,確保新興技術的永續性與社會責任。OECD代表指出,新興技術的發展應納入長期社會影響評估,以降低風險並最大化其正面影響。
各經濟體的科技政策亦成為本次對話的焦點。其中,泰國代表分享其觀察,已開發國家作為領頭角色,更著重於新興科技的創新應用,開發中國家則專注於如何透過新興科技解決眼下的社會問題,亦能夠從各國代表的分享中獲得印證。已開發國家如美國、韓國等積極推動AI應用於智慧製造、先進醫療科技與環境監測,並透過政策支持AI教育與數據治理。開發中國家如印尼聚焦於數位經濟與包容性發展,推動數位轉型計畫,強化中小企業(MSMEs)對AI與數據科技的應用能力。秘魯則強調科技創新與社會永續發展,特別關注AI在環境保護、農業技術與水資源管理方面的應用,並透過科技人才培育計畫提升競爭力。
量子科技發展方面,韓國重視其在資安與通信安全的應用,並鼓勵跨國合作以促進技術標準化。加拿大則積極參與量子計算、量子加密與量子通訊技術的產學合作,並透過政策確保量子技術的安全性,強調國際合作在因應量子科技對資安與數據保護潛在影響上的重要性。相對而言,開發中國家現階段仍尚未在量子科技領域有太多著墨。
在科技治理與創新政策方面,加拿大推動負責任創新,強調科技應用應符合道德規範,並透過國際合作確保技術發展的透明度與公平性。OECD則建議各國透過標準化科技治理機制降低技術風險並提升社會信任度。此外,印尼亦積極參與區域數位基礎建設合作,以提升數據治理能力與網絡安全標準。
韓國展示其透過政策引導AI應用與技術融合的具體作法,展現其作為本次APEC東道主在推動科技發展方面的領導角色。韓國政策報告強調,科技創新應與人力資本投資並行,政府應支持教育與研發計畫,確保科技發展惠及所有社會階層。
政策對話促成技術交流,也為APEC成員提供共商新興科技發展策略的平台。正如OECD科技政策委員會(CSTP)主席Dr. Jang所言,「一切皆為治理」,各國需確保技術應用符合社會價值,並透過國際合作實現更包容且永續性的未來。
韓國此次作為APEC主辦國,透過文化與科技展示強化國際影響力。選址於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慶州,並結合新羅時代文化與現代科技應用,如AI教育、智慧美妝檢測等,展現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的雙重戰略。在會場周邊,韓國安排了傳統舞蹈、茶道展示、燈籠製作及鋼畫藝術等文化體驗,向來自全球的與會者展現豐富的文化遺產。
此次政策對話深化了區域科技合作,並為未來APEC在新興科技治理方面奠定基礎。在全球科技發展快速變遷的背景下,如何推動創新並維持公平與社會責任,成為APEC各成員共同關注的課題。這場對話揭示了科技治理不僅是一項技術議題,更是涉及科技政策制定、國際合作與社會價值的深刻討論。
小辭典:
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成立於1989年,是由21個成員經濟體組成的區域經濟論壇,旨在促進亞太區域的經濟成長、合作、貿易和投資自由化。APEC強調自願性和非約束性的合作,通過共識決策推動區域一體化和經濟技術合作。每年舉行領袖會議和部長級會議,討論影響區域的關鍵經濟議題。
PPSTI(科技創新政策夥伴會議,Policy Partnership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PSTI是APEC下的工作小組,成立於2012年。其使命是透過政府、學術界、私部門和其他APEC論壇之間的合作,支持科學技術合作以及制定有效的科技創新政策建議。PPSTI旨在加強區域科技能力建設,促進創新環境,提升科學技術的連通性,並利用科技創新應對區域內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