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焦點產業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expert熱門專家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F從2024台北紡織展觀測再生材料料源變動趨勢
        Trends in Recycled Material Sources at the 2024 Taipei Innovative Textile Application Show (TITAS)
        • 2024/10/23
        • 1018
        • 0
         

        一、再生織物料源從寶特瓶轉向廢織物,趨向原級再利用

        2024年台北紡織展(TITAS)於10月17日閉幕,展出重點聚焦在「永續環保、機能應用、智慧製造」三大主題,展出各式高新技術和永續環保兼具機能的紡織品。國內紡織相關業者如遠東新世紀、南亞塑膠、新光合纖等大廠,均主打織物回收技術,使用回收聚酯、衣物、漁網等廢織物再製成各式時尚與機能服飾,也就是「纖維到纖維」(Fiber to fiber)的原級再利用(Recycling on the same level),有別於升級再利用(Upcycling)以及降級再利用(Downcycling)。

        以國內主要聚酯原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為例,主要用於製造塑膠容器、人造纖維,應用比例約為一比二。寶特瓶是一種常見PET容器,在臺灣推行回收再利用政策已執行多年,具有相當高的回收率,但早期受限於雜質、再生產品變質問題,這些回收寶特瓶只能降階再利用。近年隨著紡織業對於再生材料的需求增加,將回收寶特瓶做成各式高性能再生織物曾一度興起成為紡織業推動再生產品的目標。而今,隨著塑膠容器也朝向「瓶到瓶」(Bottle to bottle)的原級再利用發展,回收寶特瓶成為搶手原料,紡織業開始將再生材料的來源回歸到量更大的廢織物。

         

        二、廢塑膠容器再利用法規跟進,實現食品容器「瓶到瓶」原級再利用

        雖然國內業者早已開發出符合國際食品級容器的再生技術,但受限於國內衛福部《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法規限制,臺灣以前回收的塑膠製食品容器及包裝不得回收使用。然而,考量循環經濟及提升資源使用效益已為國際趨勢,參考美國、歐盟等國際管理模式,衛福部於111年5月12日訂定《供作食品容器具包裝製造使用之PET 再製酯粒原料適宜性申請作業流程》,經回收之PET食品容器產品,以清洗、切碎、熔融、去污等製程,再製為酯粒且通過評估者,可供作製造食品器具容器包裝之原材料。國內業者如遠東新世紀、南亞塑膠、新光合纖等大廠,也紛紛通過評估,使臺灣市場可利用回收寶特瓶再製食品容器。其他廢塑膠容器所製造的再生材料,應用在非食品的包裝容器,已有多家製造業者、品牌商導入使用,實現「瓶到瓶」原級再利用。

         

        三、廢棄物再利用未來將朝向更高技術之永續封閉循環

        受限於再生材料的純度、技術與成本因素,仍有部分低階再生材料只能採用降階再利用;相對的,高階再生材料若能往更高價值的產品市場再利用,對於業者將更具投入經濟誘因。然而,無論是何種再利用技術,在目前國際趨勢強調減廢、循環、低碳趨勢下,再生產品最終是否能回到循環再利用體系,實現永續封閉循環,是相關價值鏈業者必須從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去思考的問題。2024年底即將於韓國釜山召開最後一次協商討論會議的《全球塑膠公約》,即以塑膠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進行檢討、制定對策,可做為產業開發再生材料市場的借鏡。

        近年石化、紡織產業面臨中國低價傾銷、歐盟法規趨嚴及國內徵收碳費的多重因素驅動,亟待轉型避開紅海低利市場,而朝向永續、低碳、高值化轉型,將是開拓先進國家市場,增加產業競爭力要素之一。業者透過跨域結盟封閉循環價值鏈業者或政府機關,鎖定自身產品廢棄物料源,作為自身產品再生材料來源,成為新型態的商業模式。

         

         

        本文檔案: 不提供檔案下載!
        0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