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焦點產業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expert熱門專家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FNVIDIA GTC 2025即時觀測-總體趨勢
        NVIDIA GTC 2025 Highlights- General Trends
        • 2025/03/20
        • 1469
        • 153

        趨勢1 行銷重點轉向Share-of-Wallet,產品重點轉向機櫃系統

        創辦人黃仁勳剛在2月底輝達財報會議上,向投資者解釋如DeepSeek的開源推論模型興起,讓各產業有更低的AI落地成本,同時也需要大量的post-training,將引發市場更多運算晶片需求,並稱Blackwell正是為推論設計,「就是為了這一刻」;本次GTC中,黃仁勳印證先前論述,秀出全球資料中心CapEx仍將持續快速成長,相對來說輝達資料中心營收僅佔此CapEx的一小部分,還有極大成長空間,故輝達選擇將行銷重點放在增加AI伺服器市場的Share-of-Wallet,而非AI晶片市占率(請參考圖一所示)。

        為追求AI伺服器市場的Share-of-Wallet,在產品面呈現的實質變化,就是將開發重心從傳統HGX型態(由x86CPU+GPU組合)轉向由超級晶片(自有Arm CPU+GPU在同一封裝中)組成的機櫃系統,為支持系統算力提升也確立全液冷系統在Blackwell Ultra之後成為標準配備。在去年6月Computex中輝達已揭露2026年的Rubin及2027年的Rubin Ultra兩個新平台,本次GTC中則不僅揭露了預定於2028年問世的Feynman平台外,同時也揭露了Blackwell Ultra NVL72、Vera Rubin NVL144以及終極的Rubin Ultra NVL576等媲美超級電腦的超級機櫃系統(請參考圖二所示)。

         

        資料來源:NVIDIA GTC 2025
        圖一 全球資料中心CapEx預測與輝達資料中心營收相比較

        資料來源:NVIDIA GTC 2025
        圖二 Rubin Ultra NVL576可結合576個GPU共同運算

        趨勢2 CUDA開發轉向領域專用,與策略夥伴合作轉向AI全面導入

        CUDA本為軟硬體整合的統一運算架構,透過此技術讓輝達的GPGPU使用者可進行圖像處理之外的任務,特別是AI運算。同樣地在去年6月Computex輝達展示了8個CUDA-X;CUDA-X是以CUDA為基礎涵蓋一系列微服務、函式庫、工具、技術的應用程式;本次GTC輝達則秀出13個領域專用CUDA-X,同時喊出「CUDA-X for Every Industry」;可見輝達正積極將全球各領域專精人才投入在CUDA-X開發,希望藉此增加各特定領域使用者的黏著性,鞏固CUDA護城河(請參考圖三所示)。

        在揭露與全美第一車廠通用汽車的策略合作中,其亮點已不侷限在自駕系統導入或是自駕演算法的共同開發,黃仁勳提到將協助通用汽車在AI全面導入的三大主軸:AI for Manufacturing、AI for Enterprise、AI for in the Car;第一項包含生產自動化與機器人運用,第二項包含如何設計與模擬車輛,第三項包含智慧感測、自動駕駛、智慧座艙等,可說輝達完全擔任通用汽車數位轉型升級的顧問角色。

         

        資料來源:NVIDIA GTC 2025
        圖三 領域專用CUDA從去年8個擴充到現今13個

        趨勢3 推出完整的企業運算產品線及嶄新的AI工廠操作系統

        除資料中心外,輝達也推出了工作站等級和個人電腦等級的企業AI運算系統。前者為DGX Station使用超級晶片具784GB記憶體,可執行大模型的訓練和推論任務,補足原先伺服器與個人電腦間的產品線空白。後者為DGX Spark,即黃仁勳在CES中公布的Project Digits,使用與聯發科合作的GB10系統單晶片,支援FP4格式且算力達1000 TOPS,適合微調模型或推論。至此輝達有了完整的企業高速運算系統產品線,黃仁勳也評論道「This is the Computer for Edge AI」。

        而針對未來AI工廠主要跑的是AI代理(AI Agent)而非企業應用程式(Enterprise application),故傳統像VMWare軟體僅適用於資料中心或企業資訊系統,而非AI工廠,故輝達也推出Dynamo分散式推論函式庫作為新型態的替代操作系統(請參考圖四所示)。

         

        資料來源:NVIDIA GTC 2025
        圖四 Dynamo為新型態的操作系統

         

        對台灣產業的意涵

        前述的機櫃系統已成為新產品主流,光靠輝達自己難以完成,需要充分仰賴台灣AI伺服器代工生態系,由領先大廠將公版機櫃一起研發完成;而哪家台廠對超級晶片、液冷系統、電源機箱等關鍵模組的軟硬整合掌握度越高,就可以加入領先大廠搶第一波商機。另機櫃等級系統周邊衍生多種技術例如矽光子傳輸,可將資料中心傳輸速度由400G/800G一舉提升至1.6T,在此方面台灣的矽製程廠、光通訊廠、封裝廠都有相當投入,也讓台廠科技生態系建立了另一道資料中心的護城河技術。

        而輝達欲建立完整企業高速運算產品線的企圖,也讓台灣的工作站及PC生態系業者有機會帶動一波產品升級;雖然目前微軟、英特爾、輝達三大廠對個人電腦進行AI運算的詮釋方式不盡相同(Copilot vs. NPU vs. GPU),但諸多PC台廠皆積極參與相關此類高端產品研發;而「AI工作站」概念的出現除填補先伺服器與個人電腦間的空白外,也能讓全球原先許多產業中,對AI伺服器資本投入門檻望之卻步的中小企業,有個「高性價比」的選擇,讓中小企業可有更低的AI應用落地成本,也能帶動市場更多對高端工作站建置的需求,值得本地廠商持續關注。

         

        資料來源:NVIDIA GTC 2025
        圖五 矽光子生態系包含多家台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