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焦點產業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expert熱門專家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FIEKView:5G通訊布建 搭上ESG潮流
        • 2021/12/27
        • 5999
        • 161

        回顧2021年,受惠於疫後企業數位轉型與零接觸經濟的帶動,使全球網路設備、5G通訊產品的需求成長。台灣網通產業雖面臨零組件供應吃緊、海外生產基地疫情反覆,但總體而言,在2021年仍然取得不錯成績,預期國內5G用戶更可能在年底達到600萬戶

        展望2022年,隨著5G逐步擴大覆蓋率與產業垂直應用推出後,5G開放架構產業生態鏈在企業專網應用的推波助瀾下,預料將成為2022年5G發展的主旋律;而以低軌衛星為主的非地面網路、AI與毫米波通訊的優化,都成為B5G(beyond 5G)的重要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疫苗施打覆蓋率提高,各國政府擴大基礎建設投資以振興經濟,美國總統拜登宣布1.2兆美元基礎建設計畫的基礎建設法案,將撥出650億美元,用在寬頻網路基礎建設,希望結合光纖網路、衛星通訊及5G技術等方式,打造高速寬頻基礎設施。由於美國市場為台灣整體網通產品的最大出口國,預計將為我國帶來最直接的訂單機會。

        雖然5G市場前景看好,但在全球倡議淨零排放、低碳轉型及致力履行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趨勢下,已成為台廠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議題。為響應巴黎氣候協定與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或稱地球高峰會)提出的減碳時程表,各國開始研擬邊境碳稅,督促實現全球2050-2060的碳中和目標。

        ESG是指利用永續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來評估公司和國家在永續發展方面的進步程度。

        因應全球氣候危機,包含歐美、中、日、韓等超過130多個國家政府和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飛利浦(Philips)等跨國品牌,皆提出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承諾。其中部分國家更已入法,相關構面包含:環境減碳、能源供給(智慧電網、再生/替代能源)、生產活動(零碳生產、循環經濟)、消費模式(電動化、分享經濟)等;歐盟也將推出全球首個碳關稅計畫,將從2023年實施,2026全面生效。

        相較於2011年時,名列標普S&P 500(Standard & Poor's 500)的企業,只有二成會公開ESG資訊;而至2020年時,公開ESG資訊的企業已成長為95%,顯示ESG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

        在ESG的趨勢下,國際許多ICT廠商也進行轉型與布局,例如思科(Cisco)不斷改進產品能源效率與使用可回收材料,Cisco 8201路由器的電源要求比上一代NCS 6008低26倍;英特爾(Intel)關注水資源,在營運中盡可能重複利用、回收和節約用水,並投資先進水回收設施;蘋果降低公司設施的能源使用,致力於使用再生能源,並協助供應鏈實現同樣轉型。

        由於跨國品牌的淨零承諾,直接影響供應鏈的能源、資源使用方式,台灣身為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一員,又是外銷導向,面對淨零趨勢牽動的國際政經與金融脈動,承受巨大的減碳壓力,淨零承諾已是台灣無法迴避的國際責任。

        雖然ICT產業還不算高碳排產業,但是台灣為全球ICT供應鏈一環,主要跨國品牌皆提出2050達到淨零碳排的承諾,將直接影響台灣企業的應對作為。以往企業視投入更多資金以符ESG規範是一項成本,然在全球化ESG浪潮下,我國應提早掌握相關趨勢、布局相關項目以掌握商機,例如打造綠色供應鏈,落實供應鏈碳盤查,中小企業應開始製作ESG資訊報告並對外接露。

        除環境外,也應注重勞動權益與人權、健康與安全;企業也應善用數位科技,落實ESG布局,如打造綠色智慧工廠、提升自身產品能源效率、進行智慧電網、智慧綠建築、電動車、自駕車、遠端協作ESG解決方案等企業布局。

        此外,在數位轉型下,注重資通安全,也成為企業與供應鏈廠商在社會責任、安全治理上須面對的新議題。台灣身為全球網通產業供應鏈重要一員,將與國際大廠一同面對零碳趨勢、網路安全韌性要求,我國網通廠商應即早掌握相關趨勢、布局相關項目以掌握商機。

         

         

        本文同步刊載於2021年12月19日【經濟日報】
        著作權所有,內容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