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專區
  • 登入
  • 註冊
焦點產業

events近期活動

      keyword關鍵議題

      expert熱門專家

        POP REPORT熱門文章

        i卡會員

        歡迎免費加入,享有多項免費權益!

        >

        PRESENTATIONS主題推薦

        POPULAR熱門專區

        F2020年終綜合篇:幫助全世界形塑更美好的未來
        Taiwan Helps the World Envision a Better Future
        • 2020/12/31
        • 31038
        • 443

        前言

        2019年12月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簡稱COVID-19),已造成全球確診人數到2020年底,突破8200萬,超過200萬人死亡。目前國外已經有些國家開始施打疫苗,但是也看到變種病毒開始全球竄起,台灣也剛宣布2021年1月要開始鎖國一個月,禁止外國人入境,因此還要觀察此疫情是否會比預期更難控制。從2003年的SARS,歷經2012年的MERS,到2019年的新冠肺炎(COVID-19),至今影響程度已遠超過16年前的SARS。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全球新興大規模傳染病復萌頻率已經縮短,顯示全球大規模致命疾病發生頻率未來可能正進入一個「新常態」的階段。

         

        重大人類行為模式改變

        綜整國內外研究報告,這次疫情過後,「新常態」將促使一些人們的行為模式有所重大改變,包含:

        低接觸社交互動方式:

        從以前蓬勃發展的社交網脈(Social networking),轉到維護安全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不握手或戴口罩逐漸見怪不怪。

        工作與生活場域混搭:

        以往是企業不太習慣員工利用遠距上班,未來將不只是會更習慣從家裡遠距上班(Work from home),逐漸走向無所不在的遠距上班(Work from anywhere),甚至更會進一步到在公司與家之間的工作站(Work hub)上班,避免在家被其他事情干擾。

        更適應數位消費:

        老少青族群更加習慣透過使用線上購物及虛擬體驗,也因為使用非接觸方式付款,更加速了第三方支付的使用。

        更重視公共衛生:

        更多人重視食品安全、自身健康、公共衛生,以及因為防疫更能接受健康電子履歷,與容忍防疫政策或接受個資使用的正當性。

        降低人群活動意願:

        人們將會降低參加大量人群活動,除了增加居家活動之外,也會較願意赴戶外空曠區域,因為無法忍受長期待在室內。

        減少大眾載具需求:

        人們會降低搭乘公共運輸,甚至減少乘車共享服務,進而增加使用私人車輛。

        其中「降低人群活動意願」「減少大眾載具需求」的行為改變,不僅將會影響人與人互動的關係,對於綠色運輸或共享載具的使用率也可能會降低,影響一直以來所倡導的節能減碳環保理念。未來應該要透過創新的防疫科技,才能增加大家對健康防護的信心度,重回原來努力的正軌。

         

        重大企業營運模式改變

        另外,如果大規模疫情成為「新常態」,很多企業為了增加風險控管以及接受新興員工職場行為,許多營運模式也會有所重大改變,包含:

        遠距工作興起:

        員工遠距工作將更被接受的選項之一,也將成為企業的新職場文化。

        1.5米經濟新常態:

        企業內部會更加注重具有社交安全之工作環境,也會因應自動化、無人化,低接觸新服務模式,而積極掌握相關商機。

        全通路行銷時代:

        客戶跨通路數位足跡,數據驅動的行銷與商業決策將影響數位行銷,提早迎接客製化精準行銷時代的來臨。

        數位技術投資增加:

        企業擴大投資在遠距協作工具和虛實整合,一方面強化客戶體驗數位整合,另外也提升網路安全防護。

        提升企業營運韌性:

        許多企業將提升營運復甦所需的能力,如供應鏈彈性、透明度、資源盤點、災害模擬、異地備援、快速移地製造等。

        疫情安全社會責任提升:

        這次疫情很多公司展現關懷員工、消費者和社會。同時,也會更加遵守履行政府衛生政策及旅行禁令。

         

        2020-2030年的5-0商機

        今年由於肺炎疫情和美中科技戰的原因,已經有許多台商回流臺灣,投入高階製造及高科技研發。未來,政府應該思考如何協助製造業全球布局,但鼓勵企業將高附加價值留在臺灣,提升強韌產業生態。首先,2020年臺灣產業要掌握的短中期商機,包含1.5米社交距離之「0接觸經濟」、全球布局之「0國界製造」。進一步,眺望2030年,長期性商機則代表更多的商業機會,但也有更高的挑戰性,包括智慧生活之「0距離創新」、健康樂活之「0負擔健康」、與永續環境之「0污染生態」。

        圖一:2020-2030年的5-0商機

        圖一:2020-2030年的5-0商機

         

        0接觸經濟:

        因為防疫需要避免實體接觸,許多食衣住行育樂等活動會盡量透過非接觸式的模式進行,包含以現場各種偵測科技,以及透過網路的遠距系統。以往發展數位經濟會強調擴增社會網脈,如今因為疫情卻要保持1.5米的社交安全距離。許多這次防疫已經大量使用的功能,像是遠距會議、遠距營運、線上教學、遠距照護、餐飲外送等應用,都是要立刻掌握的新興商機。從過去的歷史顯示,即使在疫情過後,民眾的使用習慣有可能會再稍微回復到疫情前的模式,但有些新使用行為或新生活習慣可能會加速被接受,甚至與原本的模式混合使用。

        0國界製造:

        因為美中科技分流、疫情風險控管二大趨勢,挑戰現有製造供應鏈分工模式,未來製造業將走向全球布局分散式製造,而非集中在極少數的國家。過去製造業多以人工成本較低的一兩個國家為成生產基地,透過WTO低關稅的互惠模式,出口到全世界各地。然而,最近幾年許多大國需要照顧在地經濟和就業機會,逐漸要求製造業轉移到各國家內製造,高度智慧化及自動化將會是在先進歐美國家降低製造總成本的科技創新應用重點。

        0距離創新:

        長期來看,智慧生活將從今天的「0接觸經濟」模式延伸,透過雲與端的科技整合,提供遠距使用者無距離的貼心、溫馨的體驗式服務和商業模式。所謂「遠在雲邊,盡在眼前」(Physically separated but virtually connected)的體驗式服務,就是將以前遠在天邊的使用情境,透過雲端科技,將彼此距離拉近及整合網宇實體,將所有體驗模式大量展現在眼前。以遠距視訊為例,雖然透過視訊系統隔空開會或閒聊,但透過目前的工具,較無法維持與人相處時的肢體語言或接觸、或了解遠在彼端的參與者之專注度等,也較無法讓科技展現「以人為本」的溫度。而這些挑戰代表未被滿足的需求、也就是潛在可以透過創新科技解決的未來商機。

        0負擔健康:

        因應高齡少子化的趨勢,未來健康照護將成為許多國家重視的社會政策,照護者和被照護者都是需要被關注的對象。只是,健康照護所延伸的社會成本,也將是政府財政要解決的課題。於是如何在朝向全民精準健康的方向邁進,並能夠做到最低的負擔,除了需要政府跨部會互相合作,財源收入也要透過跨產業跨領域的生態圈建置來解決,甚至透過資料數據的分析,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才可以分擔財政上的負擔。

        0污染生態:

        在疫情發生之前,一般的永續環境談到較多的議題為綠色能源、節能減排及循環經濟。如今,在疫情發生之後,大家已經警覺永續環境的範疇也應該包含韌性生態的元素。於是,與其在產品丟棄之後才要去用較高的成本做好回收與循環再使用,未來應該要在產品設計的源頭,就加入低汙染及循環再生的理念,才能減少回收及再利用的多餘成本。

        為了要超前部署後疫新時代,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提出的「0接觸經濟、0距離創新(0-Touch Economy, 0-Distance Innovation)」創新架構,就是要協助產業以敏捷的主題式創新,整合數位科技,透過雲與端的整合科技,提供遠距使用者「遠在雲邊,盡在眼前」的新興應用服務和商業模式,體驗0距離的貼心、溫馨的服務。此架構一共有四種模式(圖二)。

        「0接觸經濟、0距離創新」架構的4種模式

        圖二:「0接觸經濟、0距離創新」架構的4種模式

         

        時空煥新:

        COVID-19疫情發生後,一些原本不太被主流習慣的遠距模式,如遠距工作、遠距醫療、餐飲外送、線上遊戲、線上教育等,為了防疫避免近距離接觸,一開始是大家不得不接受的「0接觸經濟」裡的「時空煥新」,在大量使用者湧入後,因為過去系統未經過如此重大的「壓力測試」,陸續產生網路瓶頸、資安疑慮與用戶體驗不佳等問題,服務提供者在此時緊急調整軟硬體架構及服務設計,也因而令無法以實體授課的學校得以透過「線上直播」或「會議軟體」取代傳統線上教學多為非同步影音播放的模式,讓遠距教學就此迅速普及。

        作業革新:

        透過以智慧自動化、無人載具或智慧客服,以機器取代人上工,同樣可達到0接觸,於防疫期間生產與服務不間斷的效果。然而過去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談及智慧工廠、工業4.0或智慧客服因為導入門檻高、所費不貲,總被視為事不關己、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智慧機上盒的發展,讓廠商不用汰換全部設備,就可以進行製程資料統計收集、遠端監控與操作、機台溝通分工等智慧化製造程序。同樣的,雲端訂位、雲端點餐、行動支付等讓客戶在更衛生、更安全的前提下放心、樂意地前往用餐。

        服務圖新:

        而為了防疫,各機構或公共場所需偵測訪客或員工之體溫,過去坊間的熱影像感測儀雖已具備0接觸概念,但由於技術限制,仍需逐一排隊等待檢測的方式若遇上班上學或流量尖峰時刻,往往大排長龍徒增接觸感染的風險,工研院將由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原本設計應用在智慧長照領域的紅外線影像偵測技術,透過專案團隊的加值創新,從消費市場轉化至防疫領域,開發出「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以「室內外皆宜」、「多人動態測量」與「易於快速布建」的0距離的「服務圖新」解決痛點,迅速投入防疫與未來創新應用。

        產業翻新:

        而於此波疫情中受困最深的莫過於仰賴旅遊景點衍生「觀光財」的旅遊業者,可靈活交相運用前述的「0距離創新」策略,不需坐以待斃。例如:導入智慧客服與數位行銷工作做到的「作業革新」;運用360度全景技術或直播平台將景點及遊歷體驗遠距呈現的「時空煥新」;透過電子商務平台或應用工具推廣地方特色產品,將客戶從旅客擴大到一般消費者的「服務圖新」,均有機會在此波疫情中,開創副業財源、維繫客戶預訂未來消費,重建現金流。

        此外,其實我國傳統旅遊業的產業韌性普遍不足,造成近年來身受旅遊新創進逼,以及共享經濟崛起帶動的自由行消費習慣改變的經營挑戰。徹底思考自身產業角色定位的轉型。例如,善用人才資產建立觀光數位內容,活用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CR(Cinematic Reality,影像實境)與真實場景,透過這樣的MR(Mix Reality,混合現實)將國外景點透過線上搬來台灣、或台灣景點推銷到線上,甚至策畫創新景點,讓過去賴以景點維生的旅遊業者也能透過自己擁有觀光景點或主題樂園,重塑自己的產業角色,達到0距離的「產業翻新」,不僅可為自己開創新營收管道,也可強化自身企業韌性,在下次災難或變異病毒來臨,得以分散風險,迎接轉機。

         

        建議

        展望未來,在後疫情時代有許多新興應用及商機群起而生,建議臺灣應該要超前部署,加速推動以下重點產業發展政策:

        一、掌握防疫科技商機:

        這次臺灣在防疫成效讓世界看見,加上臺灣在醫療水準、健保資料完整度、電子資通訊製造等能力是被世界所認可,因此,未來在健康照護和防疫科技應用上,臺灣應該可以把握住此未來商機,開創三段五級「防疫科技」需求(圖三)。例如,跟「疫情前防護」相關的商機有:防疫設備(如口罩)、生理偵測(如熱像體溫偵測)、體溫監測、與快速篩檢;與「疫情中因應」相關的商機包含:病毒治療藥物、呼吸治療器、重症加護系統、遠距診療、線上監控與復健系統;另外,跟「疫情後照顧」的機會有:智慧復健系統與醫材、居家管理及自主移動機器人。甚至,臺灣產官學研跨界應該積極加入國際防疫相關的聯盟,一方面可以加入國際生態貢獻在生醫領域的專長,也同時幫助台商進軍國際生醫、機械及電子資通訊相關市場。

        圖三:開創三段五級「防疫科技」需求

        圖三:開創三段五級「防疫科技」需求

         

        二、強化智慧價值的製造臺灣

        臺灣雖然沒有廣大的內需市場,但是有眾多的台商製造工廠及供應鏈遍布全球,這些都是臺灣智慧機械及相關應用系統最大的準內需市場。但是臺灣過去薄利多銷的代工製造模式,經過這幾年透過「工業4.0」的思維持續強化智慧製造能力;也因為疫情與美中科技分流的原因,有許多台商已經把海外工廠轉回到臺灣及擴大在臺灣的產能;未來臺灣整體製造業政策,應該思考如何發揮「智慧臺灣價值(Smart Taiwan Value)」,啟動在臺灣總部及海外都有製造基地的「製造臺灣(Made by Taiwan)」全球布局策略。所謂「智慧臺灣價值」,就是將「創新經濟、包容社會、永續環境」的全方位價值,透過臺式「製造業功夫 × 服務業精神」的軟硬融合體系,與全球消費及供應生態緊密結合,讓臺灣成為共創共榮共好的關鍵夥伴。而「製造臺灣」的全球布局策略,就是建立以臺灣為基地的全球製造總部,透過遠距系統協助管理海外工廠的關鍵營運(如營運監控、不良率分析等),並負責智慧製造所需之先進技術研發,以及建置在地的試驗工廠,再推動到其他區域工廠。而在臺灣總部投入的研發人員,可以創造更高的在地價值,一方面可以讓臺灣更加走進全世界科技重鎮的生態系,也可持續在臺灣延攬與培育全球高階研發與應用人才,帶動整體臺灣科技產業的發展。

        例如:麥當勞在全球的展店策略是在每次一個加盟分店在全球開張的時候,雖然是在地消費營收,但是還是與美國總部有密切連結:如,食品研發、培訓系統、品牌權利金、操作軟體系統、品牌廣告、分潤制度等,因此針對整體的投資報酬率(ROI),總部的ROI比率會比每個分店還要高。另外,以著名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為例,其研發總部位於荷蘭費爾德霍芬,最先進製程EUV曝光機產品是高附加價值產品,一台新的EUV曝光機動輒超過一億美元,而研發的支出以員工人均計算名列歐洲第二,研發、採購、製造服務等高附加價值活動留在荷蘭;儘管如此,ASML積極在全球60據點中,運用混合實境(Mix Reality)科技進行遠距裝機與維護服務,並提供在地技術服務於人才培育、公益綠色環保活動,致力於在地半導體產業共創與共榮的關鍵夥伴,讓「智慧ASML價值」發揮到最高境界。

         

        三、以科技服務業協助中小企業

        臺灣服務業及中小製造業,雖然整體服務業占GDP及就業人數逾6成,及中小製造業占全體製造業96%,但因較無大型企業有雄厚的財務和人才,長期處於創新動能不足、較難吸引科技人才、面臨轉型升級與價值提升等困境。在疫情前就已經受到全球科技潮流衝擊,受到疫情衝擊後,現今不僅需要政府的「紓困」資源度過疫情的衝擊,也要在疫情當下及早規劃「振興」策略輔助方案,與其直接給魚吃,需要思考如何給釣竿及教會釣魚。例如,透過以新興科技為基礎的「科技服務業」(如軟體開發、系統整合、科技平台、研發測試及科技顧問),提供專業諮詢、規劃與導入科技解決方案,協助服務業及中小製造業產業成功轉型升級,強化未來競爭力。

         

        四、打造強韌產業生態鏈

        在面對數位科技所帶來數位轉型趨勢下,各國勢必有製造業在地化的需求,將迫使我國製造廠商需要全球布局,因此臺灣產業必須全方位轉型升級,有如鍛練身強體健、頭腦清晰的體質,共有四大產業需求:零接觸防疫讓免疫力更無慮;不間斷營運讓軀幹更強壯;分散式製造可讓手腳更敏捷;以及透過智慧化決策讓頭腦更智慧(圖四;摘自2020年經濟部技術處科專首長會議討論議題)。

        圖四:臺灣「強韌產業生態鏈」的產業形貌需求

        圖四:臺灣「強韌產業生態鏈」的產業形貌需求

         

        零接觸防疫:

        透過遠距監控/協作/維修,減少人員現場作業,零接觸環境避免人員染疫。這次疫情發生後,很多工廠復工後碰上設備廠商的機台,因為工程師無法從總部飛到客戶端而停產,因此未來遠距協作和維修的能力就成為競爭力的一環,設備廠商需要開發創新應用的相關技術。

        故「零接觸防疫」即強調企業運用網路安全、自動化或自主化科技,使企業員工或客戶具「零接觸」防疫環境;當疫情肆虐時,企業為防護員工或客戶健康,避免人員接觸或聚集,並啟動遠距作業(如在家上班、遠距維護/訓練),導入具強韌性、資料安全的作業平台。例如:疫情期間,愛微科和司圖科技合作,運用智慧防疫之體溫貼片,結合室內定位技術追蹤隔離者,提供居家隔離者與檢疫者需定時量測與回報體溫,可減少醫護人員定期查訪人力。

        不間斷營運:

        按客戶需求生產、掌握關鍵物資自主化,維持生產不斷料、機器不停運、服務不中斷,快速復原等。所以,除了單一生產基地必須具備多元化的備援系統,包含材料、設備、系統、人員等之外,還需要跨生產基地的緊急支援制度的設計。

        故「不間斷營運」即企業隨時為任何緊急事情做好準備,必須評估檢視價值活動中,依風險程度建立多元的備援系統,包含材料、設備、系統、人員等,還需要跨生產基地的緊急支援制度的設計,務使可快速復原。例如:美國汽車大廠General Motor於疫情期間,緊急與醫院討論呼吸器規格,透過3D列印翻模試製,按需製造關鍵零組件,終可以提供呼吸器給醫護救難人員使用,達成不間斷營運目標。

        分散式製造:

        即建構全時、全域、全連結、全球化的生產供應鏈體系,提升應對重大災害的風險管控能力。所以,全球分散式製造需要有規模的廠商之外,也需要能有在地的供應群聚,甚至要能控制總成本以保持國際競爭力。

        故「分散式生產」即建構24/7全時間、跨國界的生產與供應體系,除了就近客戶生產與供應外,也能異地產能布署與調度、零組件或耗材支援、即時在地技術服務等,都是在遭逢重大變故時,維持國際上競爭優勢的關鍵。例如:工具機大廠友嘉集團,平時即積極全球布局,擁有遍布十餘個國家50個生產基地,於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世界各地生產營運據點都受到衝擊,除了啟動防疫應變計畫外,也依客戶需求進行模具或零組件移地生產、在地技術服務支援,終獲得客戶更佳的信任,成為分散式生產的典範。

        智慧化決策:

        即透過人工智慧輔助專業經驗,達到高速精準決策,發揮核心系統指揮能力。尤其有些營運的專業知識需要受到高度保護,透過智慧化決策系統的運作,比起透過純人工的判斷,要較能發揮效益及訊息保密。

        故「智慧化決策」,是將工廠端生產大數據與營運端大數據整合,並運用人工智慧工具來輔助專業領域經驗,重視資安維護及透過數據蒐集分析與可視化,達到快速精準決策,發揮提前預警或核心系統指揮能力。例如:台積電有在上海松江廠、南京廠設廠,製程大多已數據化、自動化,且生產大數據掌握於臺灣總部,藉由資訊安全防護機制,交換重要關鍵資訊採「不落地」措施,不虞生產機密被竊,此即為智慧化決策最佳做法。

        傳統上,強韌的定義就是針對重大衝擊事件,如天災(疫情、地震、水災等)和人禍(失責、恐攻、戰爭等),要具有事前全面診斷(Diagnostics)、事前完善準備(Preparation)、事發前提前預警(Forewarning)、事發時快速反應(Response)、以及衝擊後迅速恢復(Recovery)的能力。但是除此之外,臺灣一定要以獨特的臺灣強韌特色,建置有高附加價值及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科技應用生態,包含仿效臺灣在地生物的四大強韌元素:高敏捷(蟋蟀)、高韌性(竹子)、高韌命(蚯蚓)、高價值(臺灣黑熊),才能打造「強韌產業生態鏈(Resilient Industry Eco-chains)」,成為全球產業價值鏈與經濟體系不可缺少的關鍵夥伴(Indispensable Key Partner)

        高敏捷(High Agility):

        像蟋蟀一樣善於跳躍,能夠彈跳避敵。隨著全球大客戶要求在地化生產,臺灣企業必須建立短鏈生產體系以外,還要能控制總成本。

        以國內工業電腦廠新漢智能為例,2018年底在林口啟用的智慧工廠,新工廠產線從零件配料、盤點、電路元件焊接、DIP插件、組裝、測試到裝箱,全部都由機器自動化自動完成。新漢董事長林茂昌表示:「新產線相較於舊產線,人力雇用從300人減少至180人,但整體生產效率反而高出20%~30%。」(資料取自天下雜誌訪問)。在美中科技分流與疫情風險控管兩大趨勢下,新漢是將工廠內OT(Operation Technology)端感測器與MES系統,以及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端如ERP、訂單管理系統、QA系統等異質數據進行整合,協助客戶達成「智慧工廠」。新漢所建置的戰情室讓企業決策者可即時掌握跨區/跨國生產線進度,因應接單狀況靈活進行異地生產調度,確保營運與獲利。在跨國製造、短鏈供貨成為常態下,新漢「智慧工廠」的解方是讓營運流程透明化,訂單可異地轉移,管理階層遠端監控,產線快速調整,因而提供更智慧、更強韌的製造服務。

        高韌性(High Resilience):

        如同竹子一般能隨風搖擺,而不易折斷。臺灣製造供應鏈能夠在受到災害衝擊時,要能持續營運而不斷鏈。

        以臺灣航太業龍頭漢翔航空為例,由於航太元件少量多樣之特性,容易產生訂單率不足、成本提高、庫存量增加,更容易影響生產速度及交期不穩定,因此如何簡化批量生產組件,加速開發速度,以及維持生產品質,成為競爭力關鍵。漢翔與工研院等法人合作,導入積層製造(3D printing),取代部分關鍵零組件的製造程序(如引擎零件),並可根據組裝團隊回饋進而持續且快速的打樣生產。由於積層製造數位化設計與按需生產的特性,可靈活因應航太產業少量多樣的訂單需求,並提升航太關鍵系統件的自主化能力;而積層製造的「加法」特性(要多少用多少),也使得漢翔在相同的製造工序下,達成成本降低30%、產量增加20%以上的效益。在供應鏈衝擊造成關鍵零組件短缺影響下,以積層製造翻模試製關鍵零組件,讓供應鏈恢復生產,可做為在地製造不間斷營運之備援能量。

        高韌命(High Survival):

        像蚯蚓被切斷仍然可以損傷癒合,甚至細胞再生。在現實的國際競爭環境中,臺灣企業要能夠求生存,即使在受制品牌廠商的代工製造模式,也能夠擠出利潤。

        以國內紡織大廠和明紡織為例,創辦人陳文進在1976年創立和明紡織,生產各式布料,而二代接班人陳富泉堅持做高單價、工序複雜的布料,也使和明成功拿下Burberry、Ralph Lauren等國際精品大廠的訂單。然而,在中國大陸與越南等新興市場崛起,紡織同業多受價格戰的衝擊而陸續外移或轉行;服飾業也面臨國際快時尚的挑戰,若無法讓客戶儘早拿到產品,便無法爭取及早上市的時間差溢價。和明紡織因此與萬里雲(CloudMile)合作,利用AI整頓製程,以機器學習辨識布料,有效簡化舊有作業方式及流程,以往從靈感發想、設計、看樣到提供樣布的時間,從原本1.5 ~ 3個月縮減為2 ~ 3天;而新設計帶到市場的平均所需時間也大幅降低25%(12個月縮短至9個月),成功改寫紡織業被視為夕陽工業的命運,不再做簡單重複易被取代的工作,創造出附加價值。

        高價值(High Value):

        如臺灣黑熊,身上的白色V字,有如代表臺灣獨特的價值(Value)。臺灣企業在全球製造競爭態勢中,不是在爭第一(如產值規模、市場占有率),而是要追求唯一(如關鍵夥伴、獨特技術),唯一是因為有創新的價值,可以開創新藍海,避免在紅海中競爭。

        以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為例,專注於先進製程的推進,2019年推出七奈米「強效版」製程後,已逐步超越國際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並預計在2022年進入三奈米量產的時代。另一方面,協助AMD製造CPU與繪圖晶片,挑戰龍頭英特爾,市值在二年內翻升八倍,成為AMD的關鍵夥伴。在台積電內部,則採用關鍵資訊「不落地」措施,要用才傳且用過立即刪除,強化品質控管與臺灣/南京廠區的資訊安全;另建構資料分析平台,協助跨廠區工程師製程開發,使台積電平均產出增加 60%、人力減少39%。綜言之,台積電在臺製造的附加價值占90%以上,並由臺灣企業總部掌握關鍵製程資訊,將研發、智財與高價值生產活動根留臺灣,以高規格資安強化自身營業秘密的保護。台積電持續提供領先全球的技術優勢,掌握未來快速成長的市場區塊(行動運算、高效能運算、汽車電子和物聯網平台),成為國際市場上不可缺少的關鍵夥伴,堪稱臺灣高價值表率。

        上述故事引人深省,若是未來因應分散式製造趨勢下,有更多臺灣企業將需要外移到美歐市場就地生產,則可能造成臺灣出口產值減少幾千億元以上,會牽動全球半導體及其他高科技與高階研發人才的一併外移。但是,在蒙古人傳頌的歷史中,據說成吉思汗大軍之所以驍勇善戰,攻無不克,建立橫跨亞歐的蒙古帝國,其中之一的關鍵因素,就是每一個蒙古騎兵通常會同時帶著三匹馬上戰場戰鬥馬備戰馬、及糧草馬。戰鬥馬是自己作戰時的主要坐騎,備戰馬則是在自己的坐騎跑累時換乘用的,讓戰鬥馬能在不載人時,仍然可以邊恢復體力邊趕路,也還可以替換受傷的戰鬥馬;糧草馬則是平常用來載著糧草做補給用,但是如果遇到沒吃沒喝的極端絕境,還可以被殺掉做食物用。所以,蒙古大軍才可以遠征或突襲時,日夜趕路提高作戰效率,往往對敵人發揮唯快不破的奇兵效益。若可以仿效蒙古騎兵的多馬戰略,思考如何以戰鬥馬備戰馬糧草馬,再外加騰雲馬(雲端運算加持數位轉型),快馬加鞭協助臺灣製造業布局全球,提升產業韌性,並將高附加價值留在本地,則可以開創臺灣製造業一番新局面。

         

        五、培育多元跨域人才

        俗話說「大軍未發,糧草先行」,是指出兵之前,要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不然再怎麼驍勇的軍隊,也會因為糧草事先準備不足,最後鍛羽而歸。製造業所需的糧草,除了整個生態鏈所需的基礎條件,包含上游的材料、生產的設備、環境的因素如供水、供電、供地、環保政策、法規等,還有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供應,其中包括研發、管理、行銷及工廠作業員等。

        對大型製造業而言,雖然國際趨勢有大者恆大的傾向,但是大型企業最需要的人才就是技術研發人才。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也是工研院院士,曾說臺灣的大企業都是在做全世界的頂尖對決,在每一個目標市場領域裡,都得力拼成為前三名的領導者,才有機會在殘酷的競爭局面中存活下來。但是,因為從臺灣的頂尖大學所提供的人才有限,及學校的國際排名也不在前十名內,因此,台商對人才供應的需求,除了要擴張國內學生培育的質與量之外,也希望能延攬國際人才或是跟國外機構合作

        近幾年成立的臺灣人工智慧學校已經跟企業合作,以實作的方式幫助訓練了很多梯次的工程師和應用者。由於臺灣人口有限,必需培養更多新興科技的專才,也要多培育一些跨領域的通才,並讓臺灣的人才能夠接軌國際,強化國際觀及國際歷練,所以如何吸引國際人才來到臺灣也是一項重要策略。

        另外,因為數位科技日新月異,最近幾年全球人工智慧當道,而身為臺灣產業之光的半導體也將透過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跟人工智慧、5G通訊及物連網結合。相較於大型企業,臺灣中小製造業,較無雄厚的財務和人才,長期受限於創新動能不足,較難吸引新興科技人才,因此要轉型升級與價值提升的挑戰較高。

        如果政府能夠在未來「振興方案」的規劃中,多透過以新興科技為基礎的「科技服務業」,提供專業諮詢、規劃、與導入科技解決方案,間接協助中小製造業產業成功轉型升級,可以促成建立不單靠政府資源、正面循環的產業合作生態。「科技服務業」包含五大類別:軟體開發系統整合科技平台研發測試、及科技顧問,很多過去幾年成立的新創公司或是加速器成員都是屬於這些類別,也有很多年輕人的投入。

        再者,臺灣最大的資源就是有多元文化為底蘊的人才,如果能夠以人為本,促進跨域創新,善用不同的創新產品與服務,來實現社會包容、環境永續、經濟均富的理想,臺灣就能有效培育產業所需的本地人才,加上吸引適當的國際人才,一起引領國內企業走進國際舞台。

         

        結論

        隨著數位經濟的來臨,創新的科技與商業模式的速度持續加快,大國及大公司的規模優勢有可能變成大者恆大、贏者通吃。未來臺灣產業既然無法決勝於規模,就應該力拼高度專業知識與應用科技的跨領域融合,創造在新藍海中的競爭優勢,才能提升本身的附加價值。未來,我們應該善用臺灣自有的產業優勢及新興數位科技,快馬加鞭布局「臺灣強韌產業生態鏈」,並加入全球的製造供應及消費應用的整合型生態,使臺灣產業成為全球可信賴的關鍵夥伴。

        最後,這波疫情讓全世界看到(Visible)台灣科技產業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期待台灣能夠幫助全世界形塑未來(Envision)多元化的創新應用與服務,發揮以「創新經濟、包容社會、永續環境」為核心思維的「智慧台灣價值」,將台灣的跨國供應生態與全球的消費生態緊密結合,成為共創共榮的產業關鍵夥伴。未來有一天,當我們回顧2020年這個充滿黑天鵝及灰犀牛挑戰的一年,我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在2020這一年,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協助產業及國家打過這美好的一仗,讓下一代有更美好的明天。

         

        本文內容經編輯後刊載於2020年12月【國土及公共治裡季刊】、2020年10月份【工業總會產業雜誌】等媒體
        著作權所有,內容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