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洲與馬來西亞低碳產業聚落發展看新與舊園區規劃之模式
Low-Carbon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in Australia and Malaysia: A Case Study Analysis of Existing and New Clusters
- 2025/06/30
- 105
- 9
本文將探討澳洲奎納納工業園區與馬來西亞邊佳蘭綜合石油化工園區在低碳產業聚落中的發展。奎納納工業園區自1955年起即為澳洲的重要重工業聚落,透過資源共享和技術創新推動現今持續發展,但面臨轉型挑戰。馬來西亞的邊佳蘭園區則是新興的油氣開發計畫,政府主導下以再生能源和循環經濟進行減碳。兩者在技術路線上各有側重,奎納納強調CCS技術,而邊佳蘭則集中於再生能源的應用。文章比較了新舊園區在規劃和技術上的不同,並聚焦在亞太地區在工業脫碳進程中的挑戰與機會。
【內容大綱】
- 一、前言
-
二、澳洲奎納納工業園區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場特性
- (三)技術發展
- (四)政策支持工具
- (五)商業模式
-
三、馬來西亞邊佳蘭綜合石油化工園區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場特性
- (三)技術發展
- (四)政策支持工具
- IEKView
【圖表大綱】
- 圖1、澳洲奎納納工業園區地理位置圖
- 圖2、Cliff Head Alpha海陸終端配置與CO2匯集站
- 圖3、KNCC LCO2-EP出口終端封存解決方案
- 圖4、整合Cliff Head CO2 Storage Project與Mid West Clean Energy Project商業模式
- 圖5、PIPC發展範圍
- 圖6、PIC永續發展藍圖
- 圖7、PIC六個支援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