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雷射光通訊發展趨勢
The Evolution of Las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for Satellites
- 2025/03/31
- 97
- 15
傳統的衛星通訊採用射頻訊號,容易受到駭客攻擊,例如竊聽、竄改或使其中斷服務等,存在資安風險,且衛星通訊與遙測需求成長,資料傳輸量與速度需求提升,藉由傳統射頻傳輸資料將漸漸無法因應龐大的需求,需要進一步應用衛星雷射光通訊的傳輸優勢,以解決此問題。衛星雷射光通訊分為空對空、空對地兩大類別,在技術方面許多先進國家及大廠已有佈局,但仍有待克服部分阻礙,例如天氣敏感、高指向性需求等。目前,由於衛星雷射光通訊設備供應量有限且開發成本高,各國各廠商都極力開發符合衛星製造商、營運商需求的衛星雷射光通訊設備,依據不同需求也有不同規格的相應設備,大部分的計畫和廠商在試驗進行的階段,部分已有實際應用。
【內容大綱】
- 一、衛星雷射光通訊分為空對空、空對地兩大類別
-
二、衛星雷射光通訊優勢與採用
- (一)優勢
- (二)衛星營運商或政府單位採用情形
-
三、雷射光通訊設備關鍵業者或新創
- (一)德國TESAT
- (二)美國CACI
- (三)美國新創Skyloom
- (四)法國Cailabs
- IEKView
【圖表大綱】
- 圖1、衛星雷射光通訊兩大類型
- 表1、TESAT雷射光通訊設備產品規格
- 表2、CACI雷射光通訊設備產品
- 圖2、Cailabs於澳洲設立之地面站TILBA-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