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I.邊緣運算看台廠機會
              Taiwan ICT Industry Has the Relative Advantage to Develop A.I. in Edge Device
              - 2018/12/13
 - 2558
 - 105
 
A.I.邊緣運算技術發展正處於百家爭鳴的狀態,從電信營運商、IoT設備商、雲端平台大廠、系統整合業者、晶片半導體業等都積極各自部署AI邊緣運算的方式,生態系也各自成形。最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人工智慧技術還在發展當中,二是硬體運算的限制。而具有智慧硬體優勢的台灣廠商,該如何切入以取得全球AI邊緣運算生態系的一席之地,並且能做到不受雲端平台大廠和5G業者的制約。本文從全球AIoT生態鏈切入、機器學習所帶來AI邊緣運算的變革、目前AI邊緣運算主要解決方案比較等層面分析,台灣發展AI邊緣運算的機會,以提供給台灣有意願投入的業者們參考。
【內容大綱】
- 
		一、從AIoT產業生態系發展,看台灣產業機會:以智慧音箱為例
		
- (一) 歐美國家:平台大廠主導智慧語音生態系,A.I.軟體新創活躍
 - (二) 中國大陸:以A.I.中文技術為核心,大數據訓練A.I.語音進化
 - (三) 台灣:AI硬體有優勢,已切入國際大廠平台生態系
 
 - 
		二、台灣優勢在硬體,硬體的未來在Edge A.I.
		
- (一) AI in Edge:分擔雲端運算的機器學習任務與功能
 - (二) Edge AI 四大類型:MEC、CDN、Serverless、ML
 
 - 三、AI邊緣運算朝終端靠攏,晶片+演算法是全球趨勢
 - IEKView
 
【圖表大綱】
- 圖1、歐美-對話平台型生態系
 - 圖2、中國大陸-人工智慧語音技術與產業鏈
 - 圖3、台灣-人工智慧語音技術與產業鏈結構
 - 圖4、邊緣運算下機器學習變革
 - 圖5、邊緣運算技術解決方案列表
 - 圖6、AWS FaaS與IoT Edge功能
 - 圖7、arm機器學習運算平台架構功能
 - 圖8、A.I.邊緣運算發展趨勢
 - 圖9、arm機器學習/邊緣運算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