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式房屋技術發展趨勢
Technology Developing Trends of Passive House
- 2024/11/21
- 1244
- 29
被動式房屋(Passive House)以舒適性標準作為前提,透過高能源效率的建築配件、建築構法以及通風技術等被動節能策略,達成近零能耗建築(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 nZEB),成為建築領域面對氣候韌性(Climate Resilience)的解決方案。本文介紹被動式房屋的技術原則與發展趨勢,並以台灣的被動式房屋案例,研析被動房技術針對不同氣候條件下的適應性。總結而言,被動房設計可因地制宜,而建築外殼被動節能,可助建築內部高能效的用電設備事半功倍。
【內容大綱】
-
一、被動式房屋簡介
- (一)被動房發展歷程
- (二)技術衡量指標
-
二、被動式房屋發展趨勢
- (一)被動房標準發展現況
- (二)台灣的被動房案例
-
IEKView
- (一)建築外殼被動節能,可助建築內部高能效的用電設備事半功倍
- (二)被動房設計宜因地制宜,落實應用需考量投資成本
【圖表大綱】
- 圖1、第一座被動式房屋
- 表1、Darmstadt Kranichstein被動房的構件規格
- 表2、被動房舒適性指標
- 圖2、被動房運作五項技術原則
- 圖3、被動房認證等級
- 圖4、建築物投影面積(PBF)示意圖
- 表3、EnerPHit建築構件改造標準
- 表4、EnerPHit能源需求標準
- 表5、EnerPHit一般標準
- 圖5、台南安平被動房所使用的斷熱與低熱橋窗框和玻璃
- 圖6、台南安平被動房所使用的PIR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