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藝術合體:演算法藝術近期案例與商業潛力
Fus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Recent Cases in Algorithmic Art and Its Commercial Potential
- 2025/04/01
- 139
- 7
演算法藝術是結合科技與創意的藝術形式,以可編程邏輯為基礎創作藝術品,突破傳統藝術的限制。面對AI時代,藝術被視為人類不可取代的價值,而演算法藝術則是人機共創的代表。其創作強調程序與形式,可重複、生動並易於公共展示,具高度商業潛力。從伊斯蘭幾何圖案到結合AI與公共資料的作品,如Refik Anadol、池田亮司、Michael Hansmeyer等人的創作,皆展現演算法藝術在科學溝通、城市美學及集體參與中的多元應用與價值。
【內容大綱】
-
一、演算法藝術簡介
- (一)藝術是AI世代的人性最後期待嗎?
- (二)演算法藝術:一種擅長使用工程手法的藝術流派
-
二、演算法藝術案例
- (一)池田亮司(Ryoji Ikeda)用《超對稱》幫助科學機構與社群溝通
- (二)Refik Anadol把公共資料創作成視覺化藝術品
- (三)Michael Hansmeyer以植物生成演算法建構有機建築藝術
- (四)Jonas Lund & Sebastian Schmieg的網站演算法行為藝術“Other People Also Bought”
- (五)運用算法科技集眾創作的國家認同美學”Qatar ArtBeat”
-
IEKview:演算法藝術更具商業化潛力與優勢
- (一)演算法藝術可複製性高、長時間變化呈現
- (二)演算法藝術更適合公共展示
- (三)演算法藝術的創作理念更具公共性
【圖表大綱】
- 圖1、左圖為烏茲別克Bibi-Khanym Mosque清真寺的伊斯蘭幾何圖案;右圖為摩洛哥Marrakech市的Ben Youssef Madrasa伊斯蘭學院建築
- 圖2、Michael Hansmeyer演算法作品白塔
- 圖3、集眾人創作的Qatar ArtBeat